林虑中学2022级高二10月调研考试化学试题一、单选题(共16题;共48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由于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少或不变C. 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D. 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2.关于自发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的自发反应一定是不需要条件就能自发的反应,因此氮气和氢气合成氨气的反应在常温下不能自动发生 B. 常温下自然界发生的任何反应都是自发反应,光合作用是自发反应C. 电解水在通常状况下是非自发反应,因此水在任何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均为非自发反应 D. 某个反应是放热、熵增大的反应,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3.在密闭容器发生下列反应:aA(g)cC(g)+dD(g),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a<c+dC.D的体积分数增大D.A的转化率变大4.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 2v(NH3)=v(CO2) B. 密闭容器中c(NH3)∶c(CO2)=2∶1C.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 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5.在新制的氯水中存在平衡:Cl2+H2OH++Cl-+HClO,若向氯水中投入少量碳酸钙粉末,溶液中发生的变化是( )A. H+浓度减小,HClO浓度减小 B. H+浓度增大,HClO浓度增大-11-C. H+浓度减小,HClO浓度增大 D. H+浓度增大,HClO浓度减小6.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N2(g)+3H2(g) 2NH3(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并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N2与NH3的浓度均为cmol·L−1。若将容器的体积压缩为原来的1/2,当达到新的平衡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新的平衡体系中,N2的浓度小于2cmol·L−1大于cmol·L−1 B. 新的平衡体系中,NH3的浓度小于2cmol·L−1大于cmol·L−1C. 新的平衡体系中,混合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大于 D. 新的平衡体系中,气体密度是原平衡体系的2倍7.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3Y(g)2Z(g)Δ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新的平衡时,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 )改变条件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A升高温度X的转化率变小B增大压强X的浓度变小C充入一定量YY的转化率增大D使用适当催化剂X的体积分数变小A. A B. B C. C D. D8.利用I2O5可消除CO污染,其反应为:反应为I2O5(s)+5CO(g) 5CO2(g)+I2(s);不同温度下,向装有足量I2O5固体的2L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测得CO2气体体积分数φ(CO2)随时间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点时,CO的转化率为20% B. 容器内的压强保持恒定,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b点和d点的化学平衡常数:Kb>Kd D. 0到0.5min反应速率v(CO)=0.3mol·L-1·min-1-11-9.下列有关化学反应方向及其判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1mol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s)]<S[H2O(g)] B.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C. CaCO3(s)⇌CaO(s)+CO2(g)△H>0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 D. 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10.对于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444.3kJ·mol-1 ΔS=-280.1J·mol-1·K-1。在常温、常压下反应能自发进行,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 熵变 B. 温度 C. 压强 D. 焓变1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 ) A. HBr、HF、BaSO4 B. NH4Cl、CH3COONa、Na2SC. NaOH、Ca(OH)2、NH3·H2O D. HClO、NaF、Ba(OH)212.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1的醋酸溶液与10mL0.1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中,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 H+的物质的量 B. 醋酸的电离常数 C. 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 D. CH3COOH的物质的量13.pH相同的氨水、NaOH和Ba(OH)2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Y、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X、Y、Z的关系是( )A. X=Y=Z B. X>Y=Z C. X<Y=Z D. X=Y<Z14.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H3COOHH++CH3COO- B. NaHSO4Na++H++SO42-C. H2CO32H++CO32- D. NaHCO3Na++HCO3-15.氢氰酸(HCN)的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它是弱电解质的是( )-11-A. HCN易溶于水 B. 1mol/L氢氰酸溶液的pH约为3C. 10mL1mol/LHCN恰好与10mL1mol/LNaOH溶液完全反应 D. HCN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溶液的弱16.在25℃时,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0mol•L-1.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溶液一定呈酸性 B. 该溶液中c(H+)可能等于10-5mol•L-1C. 该溶液的pH可能为4也可能为10 D. 该溶液有可能呈中性二、综合题(共5题;共52分)17.在一个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2A(g) B(g)+C(g),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其中实验Ⅰ、Ⅱ都在800°C,实验Ⅲ在950°C。B、C的起始浓度都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时间(min)的变化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Ⅰ中,反应在20〜40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实验Ⅱ和实验Ⅰ相比,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2)该反应的ΔH________0,其判断理由是________。(3)实验Ⅰ第40min末,若降低反应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A的浓度不可能为________(填序号)。A. 0.35mol·L−1 B. 0.4mol·L−1 C. 0.7mol·L−1 D. 0.8mol·L−1(4)若反应在800°C进行,在该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A、0.2molHe,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应____________。-11-A. 等于86% B. 等于50% C. 小于50% D. 在50%〜86%18.已知 Fe2O3(s)+3CO(g)⇌2Fe(s)+3CO2(g) 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表:温度/℃100011501300平衡常数42.950.764.0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K=________,△H________0(填“>”、“<”或“=”)。(2)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300℃时加入 Fe、Fe2O3、CO、CO2各1mol,反应经过10min 后达到平衡.求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v(CO2)=________,CO 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3)欲提高(2)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A. 增加Fe2O3的量 B. 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C. 移出部分CO2 D. 提高反应温度.19.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德国人哈伯在1905年发明了合成氨的方法,其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 ΔH=-92.4kJ·mol-1,他因此获得了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在密闭容器中,将2molN2和6molH2混合发生下列反应:N2(g)+3H2(g)2NH3(g)ΔH=-92.4kJ·mol-1。(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浓度比是________;N2和H2的转化率比是________.反应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84.8kJ。(2)降低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平衡常数K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________(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4)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2倍。20. (1)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有1%的CH3COOH分子发生电离,则溶液的pH=________;可以使0.10mol·L-1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的是________。a.加入少量0.10mol·L-1的稀盐酸b.加热CH3COOH溶液c.加水稀释至0.010mol·L-1d.加入少量冰醋酸e.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f.加入少量0.10mol·L-1的NaOH溶液-11-(2)将等质量的锌投入等体积且pH均等于3的醋酸和盐酸溶液中,经过充分反应后,发现只在一种溶液中有锌粉剩余,则生成氢气的体积:V(盐酸)________V(醋酸)(填“>”、“<”或“=”)。(3)0.1mol/L的某酸H2A的pH=4,则H2A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4)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盐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6,则NaOH溶液与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为________。21.已知在25℃时,醋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醋酸碳酸亚硫酸Ka=1.75×10﹣5Ka1=4.30×10﹣7 Ka2=5.61×10﹣11Ka1=1.54×10﹣2 Ka2=1.02×10﹣7(1)写出碳酸的第一步电离平衡常数表达式:Ka1=________.(2)在相同条件下,试比较H2CO3、HCO3﹣和HSO3﹣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如图表示常温时稀释醋酸、碳酸两种酸的稀溶液时,溶液PH随水量的变化图象中,曲线I表示的酸是________(填化学式).②a、b、c三点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填字母).林虑中学2022级高二10月调研考试化学答案1.【答案】C【解析】【解答】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为:△G=△H﹣T△S,当△G=△H﹣T△S<0,反应能自发进行;当△G=△H﹣T△S=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G=△H﹣T△S>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自发反应判断依据不能判断该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也不能判断熵的变化,自发反应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必须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故答案为:C.2.【答案】D【解析】【解答】A、自发不自发是反应进行的趋势,反应条件是对反应的启支,氮气和氢气的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动发生,但速率太慢,通常采用升温或使用催化剂的途径改变反应速率,选项A不符合题意;B、光合作用是非自发反应,选项B不符合题意;C、自发反应是有条件的,水在低温下变为氢气和氧气是非自发的,在高温下可能是自发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D、放热和熵增均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ΔH<0且ΔS>0,则一定有ΔG=ΔH-TΔS<0,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选项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11-3.【答案】B【解析】【解答】假定平衡不移动,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D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实际再次达到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即a<c+d,压强增大,速率加快,新平衡的正、逆速率都大于原平衡;A.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A不符合题意;B.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反应物气体体积小于生成物,a<c+d,故B符合题意;C.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D的浓度为原来的1.8倍,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D体积分数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D.平衡向逆反应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故D不符合题意4.【答案】C【解析】【解答】A、未体现正逆的关系,A不符合题意;B、只要反应发生,密闭容器中就存在c(NH3):c(CO2)=2:1,B不符合题意;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气体质量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C符合题意;D、从反应开始到平衡,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一直不变,D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5.【答案】C【解析】【解答】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而强于次氯酸,向氯水中投入少量碳酸钙粉末后,它与盐酸反应,而不与次氯酸反应。又由于H+浓度减小,平衡Cl2+H2OH++Cl-+HClO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HClO浓度增大。故答案为:C6.【答案】B【解析】A.将容器的体积压缩为原来的1/2,若平衡不移动,则N2与NH3的浓度均为2cmol·L−1,体系的压强为原来的2倍。事实上将容器的体积压缩为原来的1/2时,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右移,N2的浓度小于2cmol·L−1,又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新的平衡体系中,N2的浓度应大于cmol·L−1,A不符合题意。B.平衡右移必定使NH3的浓度大于2cmol·L−1,B符合题意。C.平均摩尔质量=m(总)/n(总),如果平衡不移动,则不变,事实上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增大,故C不符合题意。D.由于气体的质量不变而容器的体积为原来的1/2,故气体密度为原来的2倍,故D不符合题意。7.【答案】A【解析】【解答】A、由反应X(g)+3Y(g)2Z(g);△H<0可知,正反应放热,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X的转化率减小,故A符合题意;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气体的计量数之和大于反应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X转化的不如增加的多,X的浓度反而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C、充入一定量Y,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但增加的Y比反应的多,Y的转化率反而较小故C不符合题意;D、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X的体积分数不变,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分析】根据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转化率、浓度等的变化即可。8.【答案】C【解析】【解答】A.5CO(g)+I2O5(s)5CO2(g)+I2(s)起始(mol)20-11-转化(mol)yyb点(mol)2-yy根据b点时CO2的体积分数φ(CO2)=y÷2=0.80,得y=1.6mol,转化率等于=(变化量÷起始量)×100%=(1.6÷2)×100%=80%,A不符合题意;B.两边计量数相等,所以压强始终不变,不能做平衡状态的标志,B不符合题意;C.b点比d点时生成物CO2体积分数大,说明进行的程度大,则化学平衡常数:Kb>Kd,C符合题意;D.0到0.5min时:5CO(g)+I2O5(s)5CO2(g)+I2(s)起始(mol)20转化(mol)xxa点(mol)2-xx根据a点时CO2的体积分数φ(CO2)=x÷2=0.30,得x=0.6mol;则从反应开始至a点时的反应速率为v(CO)=(0.6mol÷2L)÷0.5min=0.6mol·L-1·min-1,D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C。9.【答案】B【解析】【解答】A.相同物质的量的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熵值,固态最小,气态最大,所以1mol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S[H2O(s)]<S[H2O(g)],A不符合题意;B.放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自发进行,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以自发进行,有些吸热反应在常温下就能自发进行,如八水合氢氧化钡与氯化铵的反应,B符合题意;C.CaCO3(s)⇌CaO(s)+CO2(g)△H>0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因为其△S>0,其在高温下可以自发进行,B不符合题意;D.常温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因为其△S>0具备自发进行的条件,若其△H<0,在常温下一定能自发进行,所以该反应的△H>0,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0.【答案】D【解析】【解答】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 ΔH=-444.3kJ·mol-1 ΔS=-280.1J·mol-1·K-1,ΔH<0且ΔS<0,而反应能自发进行,说明ΔH-TΔS<0,焓变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故答案为:D11.【答案】B【解析】【解答】A.HF是弱电解质,不符合题意;B.三种物质都属于盐类,属于强电解质,符合题意;C.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不符合题意;D.HClO属于弱电解质,不符合题意;12.【答案】A【解析】【解答】A.醋酸为弱电解质,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两种溶液溶质都为0.001mol,则100mL0.0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mL0.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较,H+的物质的量前者大,故A符合题意;B.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故B不符合题意;-11-C.由于溶质n(CH3COOH)都为0.001mol,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应相同,故C不符合题意;D.0.01mol/L的醋酸电离程度大,则溶液中CH3COOH分子的物质的量小,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3.【答案】B【解析】【解答】氨水是弱电解质、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在稀释过程中,会促进氨水的电离,所以要使稀释后的pH相等,则氨水稀释的倍数要大于强电解质的,即.X>Y=Z。故答案为:B。14.【答案】A【解析】【解答】A、醋酸是一元弱酸,电离方程式正确,A符合题意;B、硫酸氢钠是强电解质,应该用等号,B不符合题意;C、碳酸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C不符合题意;D、碳酸氢钠是强电解质,应该用等号,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15.【答案】B【解析】【解答】A.HCN易溶于水,与该酸是强酸还是弱酸无关,A不符合题意;B.1mol/L氢氰酸溶液的pH约为3,c(H+)=0.001mol/L<1mol/L,则可证明盖酸是弱酸,B符合题意;C.一元酸与一元碱混合发生反应,若二者的物质的量的比是1:1,恰好完全反应,与物质的酸性强弱无关,C不符合题意;D.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的强弱与溶液中自由移动的离子的浓度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16.【答案】C【解析】【解答】在25℃时,KW=10-14,某稀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10 mol•L-1,比正常水的电离程度小,说明此溶液中的水的电离受到了抑制,可能是酸抑制的,也可能是碱抑制的,所以溶液可能是酸性的,也可能是碱性的。若是酸性的,c(H+)等于10-4mol•L-1,则pH=4;若是碱性的,c(H+)等于10-10mol•L-1,则pH=10。二、综合题17.【答案】(1)7.5×10-3;实验Ⅱ中使用了催化剂(2)>;根据实验Ⅲ和实验Ⅰ的比较,可推测该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正反应为吸热反应(3)A,B(4)B【解析】【(1)在实验Ⅰ中,反应在20~40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A)===7.5×10-3mol·L-1·min-1。实验Ⅱ和实验Ⅰ的平衡状态相同,且在实验Ⅱ中的反应速率更大,说明实验Ⅱ中使用了催化剂。(2)实验Ⅲ和实验Ⅰ相比较,温度升高,A的平衡浓度减小,说明正反应是吸热反应,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实验Ⅰ在第40min末,A的平衡浓度为0.5mol·L-1,降低温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达到新的平衡时,A的浓度必大于0.5mol·L-1,不可能是AB。(4)根据800℃时A的起始浓度为1.0mol·L-1,达到平衡时A的浓度为0.5mol·L-1,说明A的转化率为50%。若加入1molA和0.2molHe,则使压强增大,因为是恒容条件,稀有气体对平衡无影响,则A的转化率仍为50%。-11-【分析】(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进行计算,结合催化剂对反应速率华平衡的影响进行判断;(2)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花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进行分析;(3)根据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进行判断;(4)根据惰性气体在容积不变的条件下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进行分析.18.【答案】(1);>(2)0.006mol/(L•min);60%(3)C,D【解析】解析:(1)化学平衡常数是在一定条件下,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的幂之积和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的比值,因此根据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这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ΔH>0。(2) Fe2O3(s)+3CO(g)2Fe(s)+3CO2(g)起始(mol/L)0.10.1转化(mol/L)xx平衡(mol/L)0.1-x0.1+x则根据平衡常数可知,解得x=0.06,则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0.06mol/L÷10min=0.006mol/(L·min),CO的平衡转化率为。(3)A.增加固体Fe2O3的量不能改变平衡状态,转化率不变,A错误;B.加入合适的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转化率不变,B错误;C.移出部分CO2,降低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转化率提高,C正确;D.正反应吸热,提高反应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转化率提高,D正确,答案选CD。19.【答案】(1)1:3;1:1;小于(2)增大;不变;增大(3)逆向(4)向左移动;小于【解析】【解答】解:(1)加入的氮气和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无论反应到什么程度,用氮气和氢气表示的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氮气和氢气的浓度之比永始终是1:3,转化率之比1:1。故答案为:1:3;1:1。(2)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降温,平衡正向移动,气体物质的量减小,但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质量不变,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气体质量总和除以气体物质的量总和,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因容器体积没变,气体质量不变,所以密度不变;因K只与温度有关,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则生成物浓度增加、反应物浓度减小,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K增大。故答案为:增大;不变;增大。(3)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体积变大,相关气体的分压变小,平衡向体积增大的逆向移动。故答案为:逆向。(4)-11-升温,平衡向吸热的逆向移动,使体系温度降低。故答案为:向左移动;小于。20.【答案】(1)3;bcf(2)<(3)H2AH++HA-(4)9∶1【解析】【解答】解:(1)根据c(H+)=c(HAc)×ɑ,则c(H+)=0.1×1%,pH=3;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a、加入盐酸增大了溶液c(H+),对醋酸的电离起抑制作用,a错误;b、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加热,有利用向电离反应方向进行,b正确;c、加水稀释,降低了浓度,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浓度增大的方向进行,即向电离反应进行,c正确;d、加入冰醋酸,电离程度降低,d错误;e、加入氯化钠固体,对电离无影响,e错误;f、加入氢氧化钠,消耗H+,促使平衡向电离方向进行,f正确。答案选bcf;(2)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相同pH时,弱酸的浓度大于强酸,则盐酸的物质的量小于醋酸,反应后只有一种溶液中有锌剩余,此溶液是盐酸,即产生氢气的体积V(盐酸)<V(醋酸);(3)常温下,0.1mol/L的某酸H2A的pH=4,说明该酸部分电离,则为弱酸,H2A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2AH++HA-;(4)25℃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盐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6,则盐酸过量,则有:c(H+)混===10-6,则NaOH溶液与盐酸溶液的体积比为9∶1。21.【答案】(1)(2)H2CO3;HSO3﹣;HCO3﹣(3)CH3COOH;C【解析】【解答】解:(1)碳酸的第一级电离方程式为H2CO3⇌H++HCO3﹣,电离平衡常数为生成物浓度幂之比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则K1=,碳酸的第二步电离由于第一步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对第二步有抑制作用,所以比第一步困难,故答案为:;(2)H2CO3、HCO3﹣和HSO3﹣的电离平衡常数分别是:4.30×10﹣7、5.61×10﹣11、1.02×10﹣7,所以酸性顺序是:H2CO3>HSO3﹣>HCO3﹣,故答案为:H2CO3;HSO3﹣;HCO3﹣;(3)酸的酸性越强,加水稀释时pH变化越大,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所以曲线I表示的酸是CH3COOH;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越大即pH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所以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C点,故答案为:CH3COOH;C.-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