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Ⅰ卷(60分)本卷共有30题,每题只有一项正确的选项。2022年8月20日科学网消息:据美国《科学日报》报道,目前,天文学家发现了早期宇宙的“残骸”——一颗宇宙大爆炸之后形成的第二代恒星。它位于距离地球29万光年之遥的矮星系玉夫星座。据此回答1~2题。1.下列对于该二代恒星的判断,正确的是A.由炽热气体组成,能发光发热B.自身不发光,但能反射太阳光而明亮C.由气体和尘埃组成,呈云雾状外表D.该恒星所在天体系统内有生命存在2.该恒星所处的天体系统是A.银河系B.河外星系C.太阳系D.地月系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等厚度线图”,完成3~4题。3.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A.由西向东逐渐增厚B.由北向南逐渐增厚C.由东向西逐渐增厚D.由南向北逐渐增厚4.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A.海平面B.岩石圈底部C.莫霍面D.软流层中部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5~6题。-10-\n5.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6.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包括地壳和地幔 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 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7~8题。-10-\n7.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成反比 D.没有相关性8.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太阳活动影响地球降水的干湿变化,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扰动地球电离层,影响树木生长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进而影响树木生长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会在两极地区产生极光,进而影响树木生长下面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9~10题。9.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10.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北京时间2022年11月5日至11日,中国北京成功主办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据此回答11~12题。11.下列日期中,与此段时期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最接近的是A.3月初 B.10月初C.4月初 D.2月上旬12.从11月15日到元旦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位于南半球,向南移 B.位于北半球,向北移C.位于南半球,先南移后北移 D.位于北半球,先北移后南移 读“我国某城市政府机关作息时间表(表中均为北京时间)”,回答13~14题。夏季(5月至9月底)冬季(10月至次年4月底)上午9:30-13:30上午10:00-14:00午休午休下午16:00-20:00下午15:30-19:3013.根据表中信息判断,该城市最可能是 A.沈阳 B.西安 C.乌鲁木齐 D.武汉-10-\n 14.该城市不同季节调整作息时间,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B.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C.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D.日地距离的变化北京时间2022年8月1日5时30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轨道。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16题。15.卫星发射时,某人正好乘飞机从北京飞往美国华盛顿(西五区),途中飞行时间为6小时,则到达当地时间为A.7月31日22:30B.7月31日16:30C.8月1日11:30D.8月1日18:3016.卫星发射当时,和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是A.0°经线向东到180°经线B.0°经线向西到180°经线C.37.5°E向东到180°经线D.37.5°E向西到180°经线2022年3月26日,全球数千个城市分别在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以此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结合下图,回答17~19题。17.活动当天,图中四城市中熄灯最早的城市为A.里约热内卢B.新加坡C.北京D.哥本哈根18.图中四城市自转线速度最大和最小的依次为A.北京、里约热内卢B.新加坡、哥本哈根C.里约热内卢、北京D.哥本哈根、新加坡19.活动当天,北京日落时世界某城市开始熄灭电灯,该城市可能位于A.巴西B.印度C.澳大利亚D.英国20.某军舰在西经20°,南纬59°的海面上,沿20°W经线向南发射导弹,射程为80千米,落弹点将在A.东半球的中纬度地区B.东半球的高纬度地区C.西半球的中纬度地区D.西半球的高纬度地区21.太阳直射某地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一定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一天 B.该地位于热带范围C.该地一定是一年之中气温最高的一天 D.此地的地方时和区时都为12时 22.下列有关地球昼和夜的叙述,正确的是A.晨昏线与经线不可能重合B.如果没有地球自转就不会有昼和夜的产生C.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利于人类的休养生息D.地球上任何地点一天中昼和夜的时间之和都是12小时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在行程中发生了一些地理事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3~24题。23.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A.调快1小时B.调慢1小时C.调快24小时D.调慢24小时-10-\n24.从广州到美国的飞行中,旅客观察窗外的昼夜状况,发现这天的白昼时间较平常的A.长B.短C.一样D.无法判断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25~26题。25.当地球公转由D向A运动的过程中,我国出现的现象是A.吃月饼,共庆团圆B.荡秋千,踏青插柳C.放鞭炮,守岁迎春D.望双星,鹊桥相会26.在地球公转由B向C运动的过程中A.北半球白昼变长,但短于夜长B.南半球白昼变长,且长于夜长C.北半球黑夜变长,但短于昼长D.南半球黑夜变长,且长于昼长读下图,完成27~28题。-10-\n27.图中白昼时间最长的是A.①B.②C.③D.④28.②地日落时刻是A.16时B.18时C.20时D.22时吉安(27°N)某同学对传统的太阳能热水器进行改造(如下图):将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大玻璃箱里,并将热水器的支架改造成活动形式。据此回答29~30题。29.12月22日正午,为使热水器受热最多,需调节活动支架,使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为A.23°26ˊ B.33°34ˊ C.50°26ˊ D.3°34ˊ-10-\n30.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尽可能使一年内正午太阳光线与集热板保持垂直,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调整幅度为A.23°26ˊ B.27° C.46°52ˊ D.63°Ⅱ卷(40分)3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1)图中共包括________级天体系统。(2)彗星的出现与流星现象在我国古代都被认为与吉凶祸福有关,其实它们都是普通的天体。晴朗的夜空中,我们看到一闪即逝的现象是__________;拖着长尾的是__________。(3)按结构特征分,木星属于________行星,属于该类行星的还有__________;木星轨道以内还有________颗行星,它们属于________行星。(4)如果人类想移居外行星,该行星除了需具备适宜的温度、液态的水以外,还需要具备条件。32.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6分)(1)该图是以_______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F点在N点的________方向,E点地方时为________时。(2)MPN为晨昏线,其中MP是________线。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_____。(3)此时,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情况是______________。-10-\n33.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黑夜,空白部分代表白昼,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据此完成下列要求。(每空2分,共12分)(1)画出太阳光线(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上有极昼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A两点此时的地方时分别是时。(4)若图示日期为12月初,则此后至我国春节前后,图中经线与晨昏线的夹角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4.读下图甲、乙两图,判断并回答。(每空2分,共14分)-10-\n(1)A、D两地的纬度分别是:A________ D________(2)B地在夏至时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C地最有可能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带。(3)假如其他条件相同,仅从纬度考虑,四点中发射卫星最佳的是________地,能观察到极光的是______地,相同高度楼房南北间距最小的________地。-10-\n吉安一中2022—202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答案1-5:ABCCC6-10:BAAAA11-15:DCCAA16-20:CCBCA21-25:BCDBB26-30:BBCCC(3)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夜(3分)33.(12分)(1)略(2分)(2)(20°S,150°E)(2分);从20°S向南北逐渐减小(2分);70°S及以南地区(70°S到南极点之间)(2分)(3)12(2分)(4)(至12月22日前后)先逐渐增大至23°26′,再逐渐减小(2分)34.(14分)(1)23°26′N (2分);66°34′N (2分)(2)21°34′(2分); 热带(2分)(3)C (2分);D(2分);C(2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