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地理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读右图某个时刻太阳系局部示意图,完成1~2题。1.关于图中四个天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这四个天体的级别相同B.地球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C.图中共有4级天体系统D.小行星带位于M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2.若想知道M星球上是否有生物存在,应该了解哪些信息①是否有火山活动 ②是否有水 ③是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④温度是否适宜 ⑤是否围绕太阳公转A.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二战期间的一个早晨,英军指挥部接到各雷达站的报告,说雷达受到了来自东方奇怪信号的干扰,这种干扰方向与太阳移动的方向一致,而且只出现在白天。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第3题。3.干扰雷达的原因,可能是A.德军使用了一种秘密武器B.雷达本身出现的故障C.气候的干扰D.太阳活动的影响右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4~5题。4.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多的一段是A.甲—乙段B.乙—丙段C.丙—丁段D.丁—甲段5.2022年2月8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A.甲B.乙C.丙D.丁6.下列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8\n①大气环流 ②金属矿产资源 ③地震 ④森林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7.当某地人影达一天中最短时,北京时间为12时16分,则该地的经度为A.116°EB.124°EC.104°ED.136°E8.某船在太平洋上航行,船员们连续过了两个“五一”劳动节,这是由于该船A.从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B.从日界线的西侧进入东侧C.从日界线的东侧进入西侧D.从180°经线的西侧进入东侧9.一条河流沿北纬35°自西向东流,受冲刷强烈的河岸是A.北岸B.西岸C.南岸D.东岸00太阳光AEDCFB读右图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回答10~11题。10.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D.赤道上昼夜平分11.当晨昏线从CD→AB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C.地球公转线速度逐渐变快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小读右下图“某地昼长随季节变化图”,回答12~13题。12月22日012.该图反映的地点是A.北极点B.南极点C.北极圈D.南极圈13.下列日照图所示日期与图中B点所代表的日期相同的是(图中阴影处表示黑夜)读右下图“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的变化情况图”,回答14~15题8\n0°14.该地位于A.南半球温带地区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C.赤道到北回归线之间D.赤道到南回归线之间15.图中P点表示的这一天A.太阳直射赤道B.太阳直射北回归线C.太阳直射南回归线D.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最小值读下图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结构图,回答16~17题。①②③④16.火山喷发的岩浆源于A.①——地壳B.②——地幔C.③——地核D.①——软流层17.要从北极点经过地心到达南极点,那么在穿越地心前,依次要穿越的是A.地幔—莫霍界面—地核—地壳—古登堡界面B.地壳—莫霍界面—地核—古登堡界面—地幔C.地壳—古登堡界面—地幔—莫霍界面—地核D.地壳—莫霍界面—地幔—古登堡界面—地核18.如果黄赤交角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带范围变大B.有太阳直射的范围变小C.温带范围变大D.有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小下图是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地面太阳宇宙大气①④②③8\n19.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A.①B.②C.③D.④20.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会使A.①减少B.②不变C.③减弱D.④增强读下图,甲、乙两地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21~22题。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甲、乙分别代表夏季的陆地和海洋,则乙地为海洋B.若甲、乙分别代表城市和郊区,则甲地为城市C.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D.气压值①>②CD22.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中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23.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下表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并结合下图,回答24~25题。城市[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理论日照间距(L)①24°45′2.02h②40°28′1.18h③35°21′1.41h④26°36′1.86h24.表中的四个城市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8\n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②①③④D.②③④①25.表中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日照间距(L)A.由南向北逐渐缩小B.由南向北逐渐扩大C.由西向东逐渐缩小D.由西向东逐渐扩大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本卷共4小题,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6.读下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虚线表示回归线或极圈),回答下列问题。(共13分)(1)该图所示的日期是。(2)此时,A地的地方时为,C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C地的太阳高度是。(4)此日,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D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5)此日,D地的昼长是小时,C地的昼长是小时,图中A、B、C、D四地中,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6)图中A、B、C、D四地中,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序为,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27.读下图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代表夜半球,虚线分表示回归线或极圈)和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1。(共13分)8\nEF太阳光线(1)ME为晨昏线中的线(填晨或昏),A地正(填日出或日落)。(2)左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右图中的_____(填写数码)处。此日,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此日,忻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3)太阳直射点位于右图中③处时的日期为。(4)一年中忻州日出时间最晚的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右图中的_________(填写数码)处。(5)左图中地方时6:00的点是(填字母)。(6)D点在F点的方向,B点在C点的方向。(7)C点位于五带中的带。28.读下图,图甲为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图(从地球北极上空俯视),图乙和图丙为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共9分)(1)图甲中A、B两位置代表的节气名称分别是A,B。(2)在图甲A、B、C、D四位置中,地球公转角速度最快的是。(填字母)(3)图甲中,地球由A向B运动时段,忻州的昼长逐渐。(4)2022年9月3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时,地球运行至距图甲中(填字母)点最近。(5)图乙所示日期,地球处于图甲A、B、C、D四点中的点(填字母);图丙所示日期,地球处于图甲A、B、C、D四点中的点(填字母)。29.下图中,左图是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示意图,右图是“亚洲某月季风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共15分)HMN8\n(1)图中C气压带为(填名称);E气压带为(填名称)。(2)图中B风带为(填名称);D风带为(填名称),其风向为。(3)在左图中画出B风带和D风带的风向。(4)左图各气压带中,多雨的是(填字母)。(5)右图表示的季节是北半球,图中H处的气压中心名称是。(6)M处盛行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N处盛行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8\n忻州一中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DADCBCABCDBCB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CBDABCCBADB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共13分)(1)12月22日前后(2)12:0010:00(3)(23º26´S,120ºE)(2分)0º(4)90°66º34´(5)124BADC(6)DACB相等27.(共13分)(1)昏线日落(2)②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昼长夜短(3)9月23日前后(4)④(2分)(5)F和C(2分)(6)正东东北(7)北温带28.(共9分)(1)冬至春分(2)A(3)变长(4)D(5)A(2分)D(2分)29.(共15分)(1)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2)东北信风带盛行西风带西南风(3)略(2分)(4)AE(2分)(5)夏季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6)东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南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