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一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l35.5Mg24S32注意事项:1.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交卷时只交答题卡,不交试题,答案写在试题上的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4每小题2分,15~20每小题3分,共46分。1.“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将纳米碳均匀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一种分散系,下列有关该分散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溶液B.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粒子能透过滤纸D.纳米碳粒子能够发生布朗运动2.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HCl气体,另一个盛有H2和Cl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是A.原子数 B.相对分子质量 C.质量 D.密度3.下列括号内的气体是需要检验的杂质,检验的方法合理的是A.H2、CO2(CO) B.H2(CO2、HCl) C.O2(CO) D.CO(H2O、CO2)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H2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22.4LB.22.4LO2中一定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C.在标准状况时,20mLNH3与60mLN2所含的原子个数比为2∶3D.将80gNaOH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5.下列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配制稀盐酸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B.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倒入烧杯后,再用水洗量筒2~3次,洗液倒入烧杯中C.称量11.7gNaCl配制0.2mol/LNaCl溶液时,砝码错放在左盘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6.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7\n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食盐水是电解质B.氯化氢是电解质,所以液态氯化氢导电,气态氯化氢不导电C.CuSO4是电解质,CuSO4·5H2O不是电解质D.蔗糖、乙醇等多数有机化合物和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非电解质8.下列四种化学操作名称从左到右分别是w.w.w.k.s.5u.c.o.mA.过滤、蒸发、蒸馏、萃取B.过滤、蒸馏、蒸发、萃取C.蒸发、蒸馏、过滤、萃取D.萃取、蒸发、蒸馏、过滤9.在Na2SO4、NaCl、NaOH的混合溶液中,含有Na+、SO、OH-的个数比是8∶1∶2,则溶液中Na2SO4、NaCl、NaOH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1B.1∶4∶2C.1∶2∶4D.1∶3∶210.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质量分数为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第二步:NH4NO2===N2↑+2H2O。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NH4NO2是氧化剂;②NH4NO2是还原剂;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④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⑤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①③B.①④C.②③④D.③④⑤11.下列反应中,离子方程式为H++OH-===H2O的是A.CH3COOH+NaOH===CH2COONa+H2OB.HNO3+KOH===KNO3+H2OC.H2SO4+Ba(OH)2===BaSO4↓+2H2OD.2HCl+Cu(OH)2===CuCl2+2H2O12.相等物质的量的KClO3分别发生下述反应:①有MnO2催化剂存在时,受热分解得到氧气;②若不使用催化剂,加热至470℃左右,得到KClO4(高氯酸钾)和KCl。下列关于①和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发生还原反应的元素相同C.发生氧化反应的元素不同D.生成KCl的物质的量相同13.实验中需2mol/L的Na2CO3溶液95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的Na2CO3的质量分别是A.950ml,201.4gB.1000ml,212gC.任意规格,572gD.500ml,286g7\n14.厨房中的化学知识很多,下面是有关厨房中的常见操作或者常见现象,其中发生的变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B.食物长时间放置后变质腐败C.燃烧液化石油气为炒菜提供热量D.烧菜用过的铁锅出现红棕色斑迹15.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碱酸盐酸性氧化物A纯碱盐酸烧碱二氧化硫B烧碱硫酸纯碱二氧化碳C苛性钠醋酸石灰石水D苛性钾硝酸苏打一氧化碳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氯化钠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钠离子和氯离子B.溶于水后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酸C.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不属于电解质D.二氧化碳溶于水能导电,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电解质17.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K+、Na+、MnO4-、SO42-B.NH4+、K+、NO3-、SO42-C.Na+、K+、Cl-、CO32-D.Fe3+、Cu2+、Cl-、SO42-18.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盐酸滴在石灰石上:CO32-+2H+=H2O+CO2↑B.少量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O2+2OH-=CO32-+H2OC.NaOH溶液和NaHSO4溶液反应:HSO4-+OH-=SO42-+H2OD.稀H2SO4滴在铜片上:Cu+2H+=Cu2++H2↑19.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以下五项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NaOH溶液;③加适量稀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是 A.⑤②④①③B.④①②⑤③C.①④②⑤③D.②④⑤①③20.标准状况下有以下四种气体:①6.72LCH4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H2S④0.2molNH3.下列对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小到大表示不正确的是A.质量:④<①<③<②B.体积:④<①<③<②C.物质的量:④<①<②<③D.氢原子个数:②<④<③<①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54分)7\n21.(12分)化学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要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A.不慎碰翻燃着的酒精灯使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应立即用湿抺布灭火B.不慎将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应立即用浓NaOH溶液清洗C.用托盘天平称量物品质量时,物品应置于右盘D.实验时应节约药品,实验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试剂瓶E.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验纯F.使用分液漏斗前必须检查其是否漏水(2)请将下列错误实验操作可能会引起的不良后果填在表格中。实验向试管中加锌粒对量筒中液体读数浓硫酸的稀释错误操作不良后果1.15229.2%22.(1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右图为某试剂瓶上的标签,试回答下列问题。(1)该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B.溶液的浓度C.溶液中Cl-的数目D.溶液的密度(3)某学生欲用上述较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150mol·L-1的稀盐酸。①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_mL上述较浓盐酸进行配制。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括号内填A表示“偏小”,填B表示“偏大”,填C表示“无影响”)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c.配溶液用的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经干燥( )。23.(15分)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重要的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验证臭氧的氧化性强于氧气,进行了下述实验,请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验证臭氧的氧化性强于氧气。2KI+O3+H2O===2KOH+I2+O2,淀粉溶液遇单质碘变蓝色。臭氧消毒碗柜、a溶液、碘化钾溶液、滤纸、玻璃片、温度计。7\n①取a溶液与碘化钾溶液混合。②取两片用滤纸剪成的纸条,在a和碘化钾的混合液中湿润后分别置于两块洁净的玻璃片上。③将一块玻璃片(Ⅰ)置于臭氧消毒碗柜中并接通电源生成臭氧。将另一块玻璃片(Ⅱ)置于可控温度的温箱里,尽量地使温箱的温度与消毒碗柜中的温度相等。④观察现象并进行记录:时间/min01530456090120滤纸的颜色变化玻璃片(Ⅰ)上的滤纸白色白色灰色浅蓝色蓝色蓝色浅蓝色玻璃片(Ⅱ)上的滤纸白色白色白色白色灰色灰色浅蓝色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步骤及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药品中的a溶液是________溶液。(2)写出在臭氧消毒柜中产生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整个实验过程要保持两块玻璃片所在环境的温度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实验数据记录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填序号)。A.空气中可能也有一定浓度的O3,所以实验数据不可靠,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氧气也能氧化碘化钾中的碘离子C.O3的氧化性比O2强D.O3不仅氧化I-的速率比氧气快,而且有漂白作用(5)在O3氧化KI的反应中,若有24gO3发生反应,则转移电子的数目为________。24.(15分)在0.24L由NaCl、MgCl2、CaCl2组成的混合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该混合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mol,含溶质MgCl2的质量为________g。(2)该混合液中Ca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mol,将该混合液加水稀释至体积为1200mL,稀释后溶液中Ca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3)向该稀释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得到沉淀________mol。7\n附加题(10分):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在于,让学生亲历知识产生与形成的过程。我校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欲以CO2为主要原料,采用下图所示装置模拟“侯氏制碱法”制取NaHCO3,并对CO2与NaOH的反应进行探究.【资料获悉】“侯氏制碱法”原理:NH3+CO2+H2O+NaCl=NaHCO3↓+NH4Cl,然后再将NaHCO3灼烧制成Na2CO3.【实验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探究】(1)装置乙的作用是.(2)若在NaHCO3灼烧中时间较短,NaHCO3将分解不完全.取经短暂加热的NaHCO3样品29.6g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曲线b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该样品中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0.10.30.50.7abdc离子的物质的量∕mol盐酸的量图2(3)若将装置甲产生的纯净的CO21.68L(标准状况下)缓慢地全部通入到100mL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将溶液低温蒸干,得到不含结晶水的固体W,其质量为7.4g,则W的成分为(填化学式),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7\n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14小题每小题2分,15~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6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AABCBDDDBD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DBABDBBAC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4分)21.(12分)(1)AEF(2)试管易破损 读数偏小 水会因局部过热而外溅,可能会炸裂量筒22.(12分)(1)9.2 (2)AC (3)8.2 A AC解析:先读懂标签。(1)c(HCl)==9.2mol·L-1。(2)溶液的浓度和密度不随所取量的多少而变化。(3)根据c(浓)×V(浓)=c(稀)×V(稀),则取浓盐酸的体积V(浓)==8.2mL。23.(15分)(1)淀粉 (2)3O22O3(3)温度会影响反应速率,保持温度相同是为了消除温度不同带来的误差(4)BCD (5)NA(或6.02×1023)24.(15分)(1)0.24 11.4 (2)0.12 0.1 (3)0.72附加题(10分):解:(1)除去CO2中的HCl;(2)HCO3﹣;3﹕1;(3)Na2CO3和NaHCO3;1.25mol/L.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