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22-2022学年高一地理11月月考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图中的各层中,构成地壳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右图为“地球内部结构图(部分)”。读图完成第2~3题。2.地震波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重要手段,当c处岩层发生地震时,地表科研人员测得地震波在经过f界面时的变化是( )①纵波速度加快 ②纵波速度减慢 ③横波速度加快 ④横波速度减慢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下列组合表示岩石圈的是( )A.a+b+cB.a+c+dC.b+c+dD.c+d+e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完成第4~5题。4.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 )A.5千米处B.17千米处C.33千米处D.2900千米处5.该地可能位于( )A.四川盆地B.青藏高原C.南极点D.太平洋阅读下面的材料和图,回答6~9题。地球的大气圈对太阳辐射具有选择性吸收作用,其中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则主要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层射到地面上来,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是很少的。6.图中A、B、C三个箭头所表示的辐射依次是(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7.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8-A.地面辐射 B.太阳辐射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8.大气对太阳辐射产生吸收作用的主要成分是( )A.氧、臭氧B.氮、氧C.氧、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臭氧9.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主要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B.大气的反射作用——DC.大气的吸收作用——B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C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模式图”。读图回答第10题。10.图中甲、乙、丙、丁四地()A.甲地气温低于丁地B.丁地气温低于丙地C.乙地气压高于丙地D.甲地气压低于乙地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读图回答下题。11.关于图中气温和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A.①比②气温高B.②比③气温高C.③比④气压低D.④与①气压相同12.读下列四幅海陆风示意图,判断能正确表示近地面大气运动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13.如下图所示,A点吹正南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A.这是高空等压线分布图B.乙地为低气压C.图示地区在南半球D.甲地气流上升14.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C.风从南侧吹来D.风从北侧吹来读“气压带和风带移动规律模式示意图”,回答15~16题。15.图甲反映的时间是( )A.1月份B.6月份C.9月份D.3月份16.图乙表示的北半球的季节是( )A.冬季B.夏季C.春季D.秋季珀斯是一个多风的城市。夏季以微风为主,一天中风向多变,冬季风力强劲,素有澳大利亚“风城”之称。读图完成17~18题。17.珀斯夏季风向日变化明显的原因是()A.地处沙漠,昼夜温差大B.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大-8-C.地处沿海平原,地形平坦D.植被常绿茂密,减弱风力18.珀斯风力强劲的时期()A.亚洲低压强盛B.正值当地葡萄的收获季节C.是享受珀斯海滩阳光浴的最佳季节D.西欧南北温差大19.关于季风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有( )A.季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B.风向的季节变化是形成季风环流的主要原因C.东亚的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东南部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唯一原因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题。20.图中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 )A.①B.②C.③D.④读北半球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等压面变化状况示意图,完成第21~22题。21.图中气压最低的点是( )A.①B.②C.③D.④22.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甲乙间大气运动状态相符的是( )读图,完成第23~24题。23.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A.减弱①B.增强②C.减弱③D.增强④24.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读热力环流示意图,完成第25~26题。-8-25.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关系为(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乙>甲>丁>丙D.甲>乙>丁>丙26.若图中甲、乙为近地面,图中的环流表示的是黑夜的山谷风,则表示山坡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7.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28.下图为某气压场中的受力平衡风向图,图中字母a代表的是( )A.水平气压梯度力B.地转偏向力C.摩擦力D.近地面风向读下图,回答29~30题。29.若该图中心为北半球的气压中心,P点气压为1005百帕,M点气压为1000百帕,则M点的风向为( )A.西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东南风30.若该气压中心位于印度西北部地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低压中心切断B.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高压中心切断C.此时气压带和风带相对南移-8-D.北太平洋海域主要受低压控制二、综合题(4题,共40分)31(10分)读下图,图中B、C两地受冷,A地受热,回答下列问题。(1)A、B、C三地中,空气下沉的是;判断理由;空气上升的是____。判断理由____。(2)近地面的①②③三处中,形成高压的是___,判断理由__;形成低压的是___,理由。(3)④⑤⑥三处中高压是___。(4)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空气运动方向。32.(10分)读下面实际大气中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①,②___,③____,④____。(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其方向是___。(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4)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南或北)半球。33.(10分)读“北半球气压带、风带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纬度为0°、30°、60°、90°的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2)A处的降水类型常年以____雨为主;B是___风带,它是____环流圈的组成部分。(3)D所在的风带若在南半球吹____风;终年在D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在___洲分布最广。(4)在极点上空观察F风带,其风向呈____时针方向运动。34.(10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1)根据题图说明亚洲1月、7月盛行风向的季节变化情况。(4分)__(2)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六地风向的形成原因中,主要因为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有____。(1分)(3)(5分)受图示季风影响,东亚地区形成的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____气候、____气候,比较其气候特征的主要不同点。-8-高一月考三地理答案2022.11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BAADBADDCBBDBA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BAAABBDDDADBCA31.(每空1分,共10分)(1)A、B、C三地中,空气下沉的是__B、C__;判断理由__地表冷却,气温低,气体收缩下沉__;空气上升的是__A__。判断理由__A地受热,气体膨胀上升__。(2)近地面的①②③三处中,形成高压的是__①③__,判断理由__大量气体下沉,密度大;形成低压的是__②__,理由__气体上升,近地面空气稀薄,密度小__。(3)④⑤⑥三处中高压是__⑤_。(4)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空气运动方向。(标注略)32.(每空1分,共10分)(1)图中箭头表示的含义是:①__气压梯度力__,②__风向__,③__地转偏向力__,④__摩擦力__。(2)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垂直__,其方向是__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__。(3)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平行__。此时①与③的关系是__大小相等,方向相反__。(4)实际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斜交__。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北__(南或北)半球。33.(每空1分,共10分)(1)纬度为0°、30°、60°、90°的点依次是__A__、__C__、__E__、__G__。(2)A处的降水类型常年以__对流__雨为主;B是__信__风带,它是__低纬__环流圈的组成部分。(3)D所在的风带若在南半球吹__西北__风;终年在D风带控制下形成的气候类型在欧洲分布最广。(4)在极点上空观察F风带,其风向呈__顺__时针方向运动。34.(10分)(1)东亚地区:冬季(1月)为西北风,夏季(7月)为东南风;南亚和中南半岛等地区:冬季为东北风,夏季为西南风。__(4分)(2)图中①②③④⑤⑥六地风向的形成原因中,主要因为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而形成的有__②⑤__。(1分)(3)(5分)受图示季风影响,东亚地区形成的面积较大的两种气候类型分别是__温带季风__气候、__亚热带季风__气候,比较其气候特征的主要不同点。__温带季风气候的冬季气温在0℃以下,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冬季气温在0℃以上;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比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量大;亚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变率比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变率小。__-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