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期中模块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本练习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0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2.第Ⅰ卷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选出的答案标号涂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共62分)某地理小组于春分日在我国某地(如右图所示,等高距为200米)进行地理观测。据此回答1~2题.1.图中Q地的海拔高度可能是A.160米B.380米C.680米D.1080米2.18时(地方时)位于Q地的观测者看到太阳在P地方向落下,据此判断图中A河段大致的流向是A.北流向南B.东北流向西南C.南流向北D.西南流向东北下图中虚线a为北极圈,实线b为晨昏线,Q点与P点分别是a和b的中点。M、N为晨昏线与北极圈的交点,且M、N两点的经度差为120°。回答3~5题。3.如PM为晨线,则此时N点为( )A.4∶00 B.8∶00C.20∶00 D.16∶0021*cnjy*com4.如果PN为晨线,则Q点的日出时间为( )A.4∶00 B.8∶00C.20∶00 D.16∶005.一架飞机沿最短航线自M地飞行到N地,则其飞行方向是A.由东向西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由西向东D.先向西北,后向西南读不同纬度四地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玫瑰图(下图2),回答6~7题。9\n6.图示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7.冬至日图中四地白昼时间由长到短依次是A.①④③② B.②①④③C.④③②① D.③②①④下图中左图为北半球某区冬季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单位:hPa),气压数值①<②<③<④。右图为该地区局部气温分布图。读图完成8~9题。8.图2中的甲处,最有可能位于图1中的 A.①地 B.②地C.③地 D.④地9.与甲地天气状况最相近的描述是A.温暖干燥 B.低温阴雨 C.风和日丽 D.细雨连绵读表1和图2回答10~11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京晴转多云,最低气温出现在午夜B.上海中雨,应防范滑坡、泥石流灾害发生C.哈尔滨有雾,大气能见度低,需注意行车安全D.西宁晴,外出应做好防晒、防中暑准备11.该日上海与北京最高气温不同,图2中能正确解释其根本原因的序号是A.① B.② C.③ D.④9\n下图示意某河流径流特征与降水、气温的关系。读图回答12~13题。12.该河所在的地区可能是 A.密西西比河平原 B.亚马孙平原 C.巴西高原 D.恒河平原13.下列有关该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 A.补给水源主要为大气降水 B.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C.地表径流先从坡度较缓的地方开始 D.降水强度越大,越有利于该河流水量的增加图3为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大陆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14~16题。14.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位于()A.北美洲B.大洋洲C.非洲D.南美洲15.以下为该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记录的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说法有误的是()A.甲湖泊对丁河流CD段的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B.乙湖泊属于咸水湖C.丙河流在该地冬季时流量最大D.丁河流下游无结冰期16.以下为该小组对图示海域的洋流及其影响的推测,符合实际的是()A.该海域的洋流属于风海流B.与暖流交汇形成海雾,影响航运C.该处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D.造成图示海岸处形成沙漠气候9\n右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17.该游牧活动A.需要穿越热带雨林B.随着雨季南北移动C.向南可至南回归线D.易受飓风灾害侵扰18.游牧至甲地的时间最可能是A.1月 B.4月C.7月 D.10月 古北岳恒山--神仙山(又称大茂山),雄驻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869.8米。山上布满长满神眼的奇异巨石,当地人称之为“天眼石”,偶见巨石中镶嵌黑白泥岩和大理岩,当地人称之为“黑白妖石”。下图是某地理课外小组绘制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19~20题。19.该区域在沉积岩Ⅱ形成后先后发生了A.地形褶皱、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火山喷发B.火山喷发、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形褶皱C.沉积作用、地形褶皱、火山喷发、外力侵蚀D.地形褶皱、外力侵蚀、沉积作用、火山喷发20.关于该地区地质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天眼石”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黑白妖石”是火山喷发时携带的谷底沉积物C.“天眼石”是侵入岩表面气体挥发形成的D.“黑白妖石”属于沉积岩下图为30°S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示意图,R河流正值汛期。读图回答21~22题。21.关于R河的说法,正确的是9\nA.河流流向自西向东B.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水C.北岸泥沙淤积较多D.河流冰期较长22.关于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A.向斜成谷,背斜成山B.①处比②处更可能找到石油C.②处比①处建地下隧道更合理D.图示地貌由内力作用形成下图是我国某山东坡的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回答23~24题。23.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B.自然带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坡度D.甲处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24.形成图中河谷半干旱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受东南信风影响 B.盛行下沉气流 C.盛行上升气流 D.受西北季风影响联合国历年发布的“人类发展程度指标(HDI)”,是以“预期寿命、教育水准和生活质量”三项基础变量按照一定计算方法组成的综合指标,用来衡量各国的发展水平。下表为四个国家2022年的统计资料,阅读分析表格,完成25~26题。国家人口密度(人/km2)HDI平均寿命网]国民平均就学年数老年人口比例(%)甲4030.38551.13.32.98乙1260.38554.64.33.41丙1110.71976.910.411.04丁80.71967.28.815.2625.就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过程的四个阶段而言,最可能已经进入“低增长阶段”的国家是A.甲、乙 B.甲、丁 C.乙、丙 D.丙、丁26.关于四个国家发展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人口数量最多B.乙国老年人口数量比甲国多9\nC.丙国目前城市化速度最快D.丁国最易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下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27~28题。27.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A.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节省基础设施投资28.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就分别安排在A.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②处和③处 D.②处和④处下图为“某平原地区大城市区域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第29~30题。29.图中所示区域与城市功能区对应正确的是A.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最大通勤带、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B.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外缘区、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C.商业区—主城区、工业区—内缘区、住宅区—城市影响区、卫星城—外缘区D.商业区—内缘区、工业区—最大通勤带、住宅区—内缘区、卫星城—城市影响区30.该城市高速铁路通车后,汽车长途客运站拟搬迁至M地,其主要原因是①减轻城市影响区的环境污染 ②加强铁路与公路的联运,便于旅客集散 ③缓解城市中心区交通运输压力 ④城市边缘地带土地租金较低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③第Ⅱ卷(选择题共40分)9\n31.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两日天气图,图中H为高气压、L为低气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1)分别说明20、21日赣州的天气状况并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6分)(2)说出21日赣州的风向,并说明其两日风力大小的变化及判断理由。(3分)(3)简述L1发展强烈时给所经地区带来的天气现象及产生的影响。(4分)32.图甲为福建省7月份气温分布图,图乙为图甲中B地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图;图丙为北京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的分布图。(13分)(1)根据图甲和福建省的海陆位置,推测福建省的地形特征。(2分)(2)结合地形,说出图甲由A地经戴云山、B地到黄岗山一线的气温分布特点;说明A地气温比B地低的原因。(4分)(3)与北京相比,B地降水有什么特点?为什么?(5分)(4)福建省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之一,森林消防工作已积累了许多经验。结合图乙分析,说出B地一年中森林防火的重点季节及理由。(2分)33.(14分)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图甲为“1950~2022年中国人口增长统计图”,图乙为“1950~2050年中国和全球14岁以下与65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统计折线图(预测值)”。9\n(1)结合材料中图甲,说明我国1950-2022年人口的基本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中图乙可以看出,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首次超过14岁以下人口数量的时间大约在________年,试说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及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带来的负面影响。(6分)(3)据材料分析世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特点。(4分)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模块监测高三地理参考答案2022.1132(13分)(1)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中西部高,东南部低,沿海平原面积狭小(2分)(2)平原和内陆河谷气温较高,戴云山和黄岗山地区气温较低(2分);A地处于沿海,受海洋影响显著,增温较慢,气温较低。(2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9\n(3)降水量大;雨季长;降水季节变化较小;(3分)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锋面雨带来得早、去的迟,雨季长,降水量大;受台风影响大;(2分)(4)冬春(1分)B地冬春季节降水少、风干物燥,易引发森林火灾。(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