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一中2022级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班级姓名考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H:1O:16N:14S:32P:31(时量:90分钟总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5分,共50分。)1.25℃时,水中存在电离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 )A.将水加热,增大,不变B.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增大,不变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平衡逆向移动,降低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平衡正向移动,增大2.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O32-的水解方程式:CO32-+2H2OH2CO3+2OH-B.H2SO3的电离方程式H2SO32H++SO32-C.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HCO3-+H2OH3O++CO32-D.CaCO3的电离方程式:CaCO3Ca2++CO32-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B.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C.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D.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导电能力相同4.在下列实验方法中,不能证明醋酸是弱酸的是( )A.25℃时,醋酸钠溶液呈碱性B.25℃时,0.1mol·L-1的醋酸的pH约为3C.25℃时,等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前者比后者的导电能力强D.25℃时,将pH=3的盐酸和醋酸稀释成pH=4的溶液,醋酸所需加入的水多5.已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因此一定不能自发进行-7-\nC.碳酸盐分解反应中熵增加,因此任何条件下所有碳酸盐分解一定自发进行D.该反应中熵变、焓变皆大于06.下列关于反应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101kPa时,2H2(g)+O2(g)=2H2O(l)ΔH=-571.6kJ·mol-,H2的燃烧热为571.6kJ·mol-B.Zn(s)+CuSO4(aq)=ZnSO4(aq)+Cu(s)ΔH=-216kJ·mol-,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C.H+(aq)+OH-(aq)=H2OΔH=-57.3kJ·mol-,含1molNaOH的氢氧化钠的溶液与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混合后放出57.3kJ的热量。D.相同条件下,如果1molH所具有的能量为E1,1molH2所具有的能量为E2,则2E1=E27.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A.①②B.②⑤C.③⑤D.④⑥8.将①H+ ②Cl- ③Al3+ ④K+ ⑤S2- ⑥OH- ⑦NO ⑧NH分别加入H2O中,基本上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①③⑤⑦⑧B.②④⑦C.①⑥D.②④⑥⑧9.pH相同的氨水、NaOH和Ba(OH)2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Y、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X、Y、Z的关系是( )A.X=Y=ZB.X>Y=ZC.X<Y=ZD.X=Y<Z10.常温下,下列各组数据中比值为2:1的是( )A.K2SO3溶液中c(K+)与c(SO)之比B.0.2mol·L-1的CH3COOH溶液与0.1mol·L-1的盐酸中c(H+)之比C.pH=7的氨水与(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c(NH)与c(SO)之比D.pH=12的Ba(OH)2溶液与pH=12的K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11.根据以下3个热化学方程式: 2H2S(g)+3O2(g)=2SO2(g)+2H2O(l) △H=Q1 kJ/mol 2H2S(g)+O2(g)=2S(s)+2H2O(l) △H=Q2 kJ/mol 2H2S(g)+O2(g)=2S(s)+2H2O(g) △H=Q3 kJ/mol 判断Q1、Q2、Q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A.Q2>Q1>Q3 B.Q1>Q3>Q2 C.Q3>Q2>Q1 D..Q1>Q2>Q3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7-\n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几率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若增大压强(缩小容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13.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若反应开始时充入2molA和2molB,达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为a%。其它条件不变时,若按下列四种配比作为起始物质,平衡后A的体积分数大于a%的是()A.3molB和6molC B.2molA、1molB和1molHe(不参加反应)C.1molB和1molC D.2molA、3molB和3molC14.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可以作为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有()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1O2的同时生成2nmol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生成2nmolNO③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15.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pC(g)△H,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右下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时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P1>P2,m+n>p,△H<0B.T1>T2,P1<P2,m+n>p,△H>0C.T1<T2,P1>P2,m+n<p,△H<0D.T1>T2,P1<P2,m+n<p,△H>016.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aA(气)cC(气)+dD(气),反应达到平衡后,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7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的转化率增大 B.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D的体积分数变大 D.a<c+d1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酸HX、HY、HZ的溶液,其pH依次为4、5、6,则相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X、KY、KZ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KX、KZ、KYB.KX、KY、KZC.KZ、KY、KXD.KY、KZ、KX18.在由水电离出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K+、Na+、HCO3-、Cl-B.K+、NO3-、Cl-、I-C.Na+、Cl-、NO3-、SO42-D.NH4+、Al3+、Cl-、SO42--7-\n19.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右下图中曲线表示反应2NO(g)+O2(g)2NO2(g)(△H>0)达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图上标有A、B、C、D、E点,其中表示未达平衡状态且V正>V逆的点是()A.A或EB.B点C.C点D.D点20.若室温下0.1mol·L-1NaX溶液中pH=9,则该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的X-占全部X-的( )A.0.09%B.0.01%C.1.0%D.无法确定第Ⅱ卷(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50分)21(14分)I、工业上一般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可以采用下列反应合成甲醇:(1)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温度250℃300℃350℃K2.0410.2700.012①由表中数据判断该反应的△H__________0(填“>”、“=”或“<”);②某温度下,将和充入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达到平衡时测得,此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2)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a.升温b.加入催化剂c.增加CO的浓度d.加入加压e.加入惰性气体加压f.分离出甲醇II、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原理为:N2(g)+3H2(g)2NH3(g) ΔH=-92.4kJ/mol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某温度下,若把10molN2与30molH2置于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内,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测得混合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为20%,则该温度下反应的K=________(可用分数表示)。(2))对于合成氨反应而言,下列有关图像一定正确的是(选填序号)________。-7-\n(3)下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NH3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t4—t5改变的条件可能是22(10分)(1)FeCl3的水溶液呈(填“酸”、“中”、“碱”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实验室在配制FeCl3的溶液时为了抑制其水解,常将FeCl3固体先溶于较浓的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2))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①KNO3、②Na2CO3、③NaHCO3、④NaHSO4、⑤CH3COOH、⑥NaOH、⑦Ba(OH)2、⑧NH4Cl,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填数字代号)(3)盖斯定律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很重要的意义。有些反应的反应热虽然无法直接测得,但可通过间接的方法测定。现根据下列3个热化学反应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24.8kJ/mol3Fe2O3(s)+CO(g)==2Fe3O4(s)+CO2(g)△H=―47.2kJ/molFe3O4(s)+CO(g)==3FeO(s)+CO2(g)△H=+640.5kJ/mol写出CO气体还原FeO固体得到Fe固体和CO2气体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23(12分)某课外兴趣小组欲测定某NaOH溶液的浓度,其操作步骤如下:①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后,再注入待测溶液,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溶液润洗锥形瓶2~3次;从碱式滴定管中放出25.00mL待测溶液到锥形瓶中。②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立即向其中注入0.1000mol·L-1标准盐酸,调节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充满溶液,并使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位置,记下读数。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至终点,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1mL。④重复以上过程,但在滴定过程中向锥形瓶中加入5mL的蒸馏水,测得所耗盐酸的体积为V2mL。试回答下列问题:(1)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锥形瓶中的溶液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小组在步骤①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造成的测定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3)步骤②缺少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上图是某次滴定时的滴定管中的液面,其读数为_______________mL;-7-\n(5)在滴定读数时,若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会使测定结果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24(14分)现有室温下浓度均为的几种溶液:①盐酸、②硫酸、③醋酸、④氯化铵、⑤氨水、⑥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将③、⑥混合后,若溶液呈中性,则消耗两溶液的体积为③________⑥(填“>”、“<”或“=”)。(2)将等体积的⑤、⑥溶液加热至同温度后,溶液的⑤_____⑥(填“>”、“<”或“=”)(3)向相同体积的①、②、③溶液中分别加入相同的且足量的锌粒,反应的初始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_(用序号表示,下同),最终产生总量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4)将等体积的①、⑤混合,则溶液的pH________7(填“>”、“<”或“=”),用离子方程式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t℃,KW=1×10-13,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的溶液bL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2,则a∶b=___________________。-7-\n化学选择题答案(每题2.5分,共50分)填空题参考答案(每空2分,共50分)12345678910BCDCDBBBBC11121314151617181920CCBADDCCCB21(14分)I、(1)①<②250℃(3)dfII、(1)(2) a、c (3)t3——t4升温22.(10分)(1)酸性:Fe3++3H2OFe(OH)3+3H+盐酸。(2)⑦⑥②③①⑧⑤④(3)CO(g)+FeO(s)==Fe(s)+CO2(g)△H=―218.0kJ/mol23.(12分)(1)_红色变为无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_;(2)___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_,_偏高(3)_用标准液润洗滴定管2~3次___;(4)_22.60__mL;(5)偏低24.(14分)(1)(2)(3)②①③②>①=③(4)(5)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