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江一中2022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卷注:①考试时量:80分钟,满分:100分②请将所有答案填到答题卷相应题序位置,否则相应题计0分③本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i59Pb207Cu64Zn65Pt19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列关于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B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相比较,冰的能量高B.化学反应必定同时遵循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C.化学反应在物质变化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其表现形式只有吸热和放热两种D.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ΔH>0,所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且能导电的是AA.熔融状态的Na2OB.NaCl晶体C.液态H2SO4D.硫酸溶液3.反应2SO2+O22SO3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SO3的浓度增加了0.8mol/L,在这段时间内用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L-1·s-1,则这段反应时间为BA.2.5sB.4sC.5sD.10s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次酸雨的pH为5.6B.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C.若Ksp(H)<Ksp(R),则H的溶解度一定小于R的溶解度D.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将溶解度较小的固体电解质转化为溶解度较大的固体电解质5.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BA.溶液中HSO3-的水解离子方程式:HSO3-+H2OSO32-+H3O+B.Fe(OH)3的溶解平衡方程式:Fe(OH)3(s)Fe3+(aq)+3OH-(aq)C.溶液中SO32-的水解离子方程式:SO32-+2H2OH2SO3+2OH-D.CaCO3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CaCO3Ca2++CO32-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A.c(H+)/c(OH-)=1012的水溶液中:NH4+、Al3+、NO3-、Cl-B.c(Fe3+)=0.1mol/L的溶液中:K+、ClO-、SO42-、SCN-C.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D.水电离出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Ca2+、K+、Cl-、HCO3-7.已知,T℃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ΔH<0的平衡常数K=9。向容积固定的某真空容器中充入N2(g)、H2(g)和NH3(g),使其浓度分别为3mol/L、1mol/L和50mol/L,在T℃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反应开始后,反应要放出能量B.建立平衡状态时c(N2)<3mol/L-5-\nC.该条件下,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为D.反应条件变化时,其K值也一定发生变化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钢铁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是:Fe-3e-=Fe3+B.将钢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钢铁被腐蚀C.在镀件上镀铜时纯铜作阴极D.钢铁腐蚀中,吸氧腐蚀比析氢腐蚀更普遍9.碳纤维是一类功能强大、使用广泛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某种碳纤维R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该类结构简式为键线式,又如:CH3CH=CHCH2Cl的键线式可写为Cl)。根据你所学知识判断,合成碳纤维R的单体最有可能的是CA.CH2=CH2和N2B.CH3-C≡C-NH2C.HC≡C-C≡ND.CH2=CH-CH=NH10.在浓度均为0.1mol/L的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DA.c(Na+)>c(CO32-)>c(HCO3-)>c(OH-)>c(H+)B.c(Na+)-[c(CO32-)+c(HCO3-)]=c(OH-)-c(H+)C.c(Na+):[c(CO32-)+c(HCO3-)+c(H2CO3)]=2:3D.c(HCO3-)+2c(H+)+3c(H2CO3)=c(CO32-)+2c(OH-)11.已知:常温下,1.5mol/LH2SO4溶液的密度为ρ1g/mL,1mol/LNaOH溶液的密度为ρ2g/mL。现将V1mL1.5mol/LH2SO4溶液与V2mL1mol/LNaOH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呈碱性,测得混合液的密度为ρ3g/mL。则混合溶液中c(H+)为(单位:mol/L)CA.B.C.D.12.金属镍(Ni)有广泛的用途,某粗镍中含有少量Pb、Zn、Cu、Pt等杂质,可用电解法将该粗镍制成高纯度的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已知,氧化性:Zn2+<Pb2+<Ni2+<Cu2+)DA.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包括:Cu2++2e-=CuNi2++2e-=NiB.电解过程中,阳极减少的质量可能等于阴极增加的质量C.电解后,电解槽底部的阳极泥中含有Cu、Pb和PtD.若不考虑阳离子的水解,则电解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的总数目不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52分)13.(9分)(1)H2R属于二元弱酸。已知NaHR的水溶液呈弱酸性,请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简要的文字说明其呈弱酸性的原因HR-存在电离:HR-H++R2-,使溶液呈酸性;HR-存-5-\n在水解:HR-+H2OH2R+OH-,使溶液呈碱性;HR-的电离强于水解,所以溶液呈酸性。(2)二元弱酸H2R有NaHR和Na2R两种钠盐,一定温度下,若向NaHR和Na2R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浓溶液,则溶液中将减小(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或“无法判断”)(3)已知:T℃温度下,0.1mol/LHB酸溶液的pH=3。T℃温度下,向0.1mol/LHB酸溶液中加入适当浓硫酸得到混合溶液R(滴入浓硫酸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若R溶液中c(SO42-)=0.05mol/L,则R溶液中c(B-)约为④(填序号)①0.1mol/L②0.01mol/L③1×10-4mol/L④1×10-5mol/L14.(21分)硫酸盐主要来自地层矿物质,多以硫酸钙、硫酸镁的形态存在,硫酸盐有着许多重要的应用。(1)已知某温度下的四个反应:①Na2SO4(s)=Na2S(s)+2O2(g)ΔH1②C(s)+O2(g)=CO2(g)ΔH2=-394.0kJ/mol③2C(s)+O2(g)=2CO(g)ΔH3=-221.5kJ/mol④Na2SO4(s)+4C(s)=Na2S(s)+4CO(g)ΔH4=+569.0kJ/mol;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中ΔH1=+1012.0kJ/mol;反应①中反应物(Na2SO4)的总能量比生成物(Na2S、O2)的总能量低(填“高”或“低”)2>工业上利用反应④制备Na2S时,往往会采取下列两种措施:a.加入过量的炭,目的是保证Na2SO4得到充分反应或提高Na2SO4的利用率;不能答加快速率b.通入适量的空气,目的是C和CO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维持反应④所需的能量废液ClO-+H2OMgPtOH-Mg(OH)2ClO-Cl-(2)高温时,用CO还原MgSO4可制备高纯的MgO。1>750℃时,测得反应后的气体中含等物质的量SO2和SO3。写出该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MgSO4+CO2MgO+SO2+SO3+CO22>目前已经制成“镁——次氯酸盐”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右图所示,该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程式为Mg+ClO-+H2O=Cl-+Mg(OH)2。(3)PbSO4难溶于水但可溶解于醋酸溶液,你认为下列原因中最有可能的是①③⑤(填序号) ①醋酸铅可溶于水 ②醋酸铅属于强电解质 ③醋酸铅属于弱电解质④醋酸是弱酸,所以醋酸能与PbSO4反应⑤醋酸铅在水中形成电离平衡时的c(Pb2+)小于PbSO4形成溶解平衡时的c(Pb2+)15.-5-\n(9分)某课外化学兴趣小组准备进行下面探究实验,请你共同参与并完成实验设计中有关的空白。1>实验:取适量的Mg(OH)2悬浊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H4Cl浓溶液。现象:悬浊液变澄清。2>实验猜想:猜想一:NH4Cl水解产生H+,H+使Mg(OH)2固体溶解;猜想二:NH4Cl溶液中存在NH4+,NH4+使Mg(OH)2固体溶解。3>实验论证:①实验:取适量的Mg(OH)2悬浊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下列某种试剂D(填试剂的代号)A.浓盐酸B.浓氨水C.(NH4)2SO4浓溶液D.CH3COONH4浓溶液(已知该溶液呈中性)②实验现象:悬浊液变澄清③实验探究结论:上述猜想二成立16.(13分)某课外活动小组欲用0.10mol/L的NaOH溶液滴定0.10mol/L的稀盐酸,其操作步骤如下:①将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用待测稀盐酸润洗后,再注入待测稀盐酸;调整滴定管的尖嘴部分使之充满溶液,并调节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某位置,记下读数;将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用待测稀盐酸润洗锥形瓶2次;从酸式滴定管中放出25.00mL待测稀盐酸到锥形瓶中。②将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再用0.10mol/L的NaOH溶液润洗2次后,向其中注入0.10mol/LNaOH溶液,调整滴定管的尖嘴部分使之充满溶液,并调节液面处于“0”刻度以下的某位置,记下读数。③向锥形瓶中滴入酚酞作指示剂,进行滴定。滴定终点时,测得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1mL。④重复以上过程,测得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2mL。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描述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该错误出现在步骤①中,由此测定的稀盐酸浓度偏高(填“偏高”或“偏低”或“无影响”)(2)右图中滴定管中的液面读数是22.60mL(3)步骤③中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滴入最后一滴NaOH溶液,锥形瓶中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颜色不再改变(4)若向锥形瓶中滴入25.00mLNaOH溶液,则NaOH和盐酸恰好中和;若在此基础上多滴1滴NaOH溶液,则锥形瓶中溶液的pH=10(忽略混合时溶液的体积变化;假定1滴溶液的体积为0.05mL),该实验操作下,锥形瓶中会(填“会”或“不会”)出现滴定终点时溶液颜色的突变现象。-5-\n-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