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22年上学期娄底市双峰县双峰一中高二化学9月入学考试题答案1、A2、C3、C4、A5、B6、D7、B8、A9、D10、D11、C12、C13、B14、D15、B16、D17、C18、A19、B20、B21.(10分)答案:(1)>;(2)71.4%;0.125mol·L-1·min-1;(3)①③;(4)②④解析:(1)因为t1时化学反应没有达到平衡,反应仍然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即v正>v逆。(2)根据图像分析4min内CO2的变化量为(0.7mol·L-1-0.2mol·L-1=0.5mol·L-1,转化率为0.5mol·L-1/0.7mol·L-1≈71.4%;CO在4min内的变化量为0.5mol·L-1,则4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CO)=0.5mol·L-1/4min=0.125mol·L-1·min-1。(3)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知道①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降低,故①正确;②因为铁粉是固体,减少铁粉的质量不影响化学反应速率,故②错误;③保持压强不变,充入He使容器的体积增大相当于减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③正确;④保持体积不变,充入He使体系压强增大,但不影响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分压,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故④错误。(4)①当v(CO2)正=v(CO)逆,说明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而v(CO2)=v(CO)不能表示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不能由此确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故①错误;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CO2的同时生成nmolCO说明化学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②正确;③由反应Fe(s)+CO2(g)FeO(s)+CO(g)知是前后气体体积数相等反应,所以改变压强,对化学平衡无影响,故③错误;④因为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与气体的质量和气体的体积有关,容器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而变化时,说明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④正确。22.(8分)答案:(1)吸热;低(2)(3)不变解析:(1)焓变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根据题给数据可知,的,是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1mol与1mol的总能量比2molNO的总能量低。(2)的。3/3\n(3)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的反应热,所以,使用机动车尾气催化转化器,不变。23.(12分)答案:(1)(2)①>;②随着温度升高,尿素水解释放氨气的速率加快,增大;催化剂活性增加(其他合理答案均可);温度过高,发生反应,生成了NO(其他合理答案均可)(3);升高解析:(1)将题给两个已知反应分别命名为①、②,根据盖斯定律由①—②×3得。(2)①其他条件一定时,增大尿素的量可提高NO的转化率,即尿素与NO物质的量的比值越大,NO的转化率越大,结合题图知a>b。②随着温度升高,尿素水解释放氨气的速率加快,增大,可使反应速率加快且温度适当升高,催化剂活性增加,也会导致化学反应速率加快。温度过高时,可能发生反应,生成NO,导致NO的浓度升高,NO转化率下降。(3)从题图可看出在Pd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消除的总反应为,故用该法处理后水体的pH升高。24.(10分)(1)CO(g)+3H2(g)CH4(g)+H2O(g)ΔH=-203kJ·mol-1(2)2NH4HS+O2===2NH3·H2O+2S↓(3)小于 大于 1.6(4)①温度超过250℃时,催化剂的催化效率降低②增大反应压强或增大CO2的浓度[解析](1)根据盖斯定律,由“第2个反应+第3个反应-第1个反应”可得CO(g)+3H2(g)CH4(g)+H2O(g) ΔH=-73kJ·mol-1-171kJ·mol-1+41kJ·mol-1=-203kJ·mol-1。(3)反应CO2(g)+CH4(g)2CO(g)+2H23/3\n(g)是一个熵增反应,增大压强,化学平衡逆向移动,CH4平衡转化率减小;而同温条件下,压强p1时的转化率大于压强p2时的转化率,因此压强p1小于p2。压强为p2时,在y点,由于还未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一直向正向进行着,因此v正大于v逆。由图可知,在y点对应温度下,该反应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为80%,则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过程如下: CO2(g)+CH4(g)2CO(g)+2H2(g)起始浓度/(mol·L-1) 0.1 0.1 0 0转化浓度/(mol·L-1) 0.08 0.08 0.16 0.16平衡浓度/(mol·L-1) 0.02 0.02 0.16 0.16平衡常数K=≈1.6。(4)②由于催化剂的催化效率在温度超过250℃时会降低,因此为了提高CH4的转化率,可以在催化剂催化效率最大时的温度条件下,采用增大反应压强或增大CO2的浓度的方式来提高CH4的转化率。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