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36分)线圈多用表1.如图所示,一毛同学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一个线圈的电阻,以判断它是否断路.为方便测量,同桌的二毛同学用双手分别握住线圈裸露的两端,一毛用两表笔与线圈两端接触,读出阻值,再将表笔与线圈断开。在测量的过程中,二毛在某瞬间感到有强烈的电击感,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线圈没有断路,在表笔与线圈断开瞬间,二毛有电击感B.线圈没有断路,在表笔与线圈接触瞬间,二毛有电击感C.线圈一定断路,在表笔与线圈断开瞬间,二毛有电击感D.线圈一定断路,在表笔与线圈接触瞬间,二毛有电击感SPAB3.胡老师在物理课上摆出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做“探究感应电流与磁通量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胡老师将要演示的是以下A、B、C、D 4种操作。你认为这4种操作中不会引起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操作是A.闭合开关SB.断开开关SC.闭合开关后拔出小线圈AD.在开关S处于断开状态下,将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4.如图所示,一带负电的金属环绕轴以角速度匀速旋转,在环左侧轴线上的小磁针最后平衡的位置是A.N极竖直向上B.N极竖直向下C.N极沿轴线向左D.N极沿轴线向右5.教室的实物投影机有10个相同的强光灯L1~L10(24V/200W)和10个相同的指示灯X1~X10(220V/2W),将其连接在220V交流电源上,电路如图,若工作一段时间后L2灯丝烧断,则A.X1的功率减小,L1的功率增大B.X1的功率增大,L1的功率增大C.X2的功率减小,其他指示灯的功率减小D.X2的功率增大,其他指示灯的功率减小6.磁电式仪表的线圈常用铝框做骨架,把线圈绕在铝框上而不用塑料做骨架是因为A.塑料材料的坚硬程度达不到要求B.在铝框和指针一起摆动时更容易使指针很快停止摆动。C.其它相同下,在通电后铝框比塑料框更容易摆动起来8\nD.塑料是绝缘体,塑料框和指针一起摆动时更容易使指针很快停止摆动。7.如图所示,装有导电液的玻璃器皿放在上端为S极的蹄形磁铁的磁场中,器皿中心的圆柱形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内壁边缘的圆环形电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电流方向与液体旋转方向(从上往下看)分别是A.由边缘流向中心、顺时针旋转B.由边缘流向中心、逆时针旋转C.由中心流向边缘、顺时针旋转D.由中心流向边缘、逆时针旋转abcdvIIIIIIMNPQB8.一磁感强度为B的有界匀强磁场,如图所示。图中虚线MN和PQ是它的两条平行边界.现有同种材料制成的粗细均匀的单匝正方形线圈abcd(线圈边长小于磁场宽度),从右向左以速度v匀速通过该磁场区域.线圈在图中I、II、III三个位置时对应的a、b两点间的电势差分别为UI、UII、UIII,则UI:UII:UIII的大小为A.1:1:1 B.1:2:1C.3:4:1 D.1:4:39.如图所示为电磁轨道炮的工作原理图。待发射弹体与轨道保持良好接触,并可在两平行轨道之间无摩擦滑动。电流从一条轨道流入,通过弹体流回另一条轨道。轨道电流在弹体处形成垂直于轨道平面的磁场(可视为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与电流强度I成正比。弹体在安培力的作用下滑行L后离开轨道。离开轨道时的速度大小为v0。为使弹体射出时的速度变为2v0,理论上可采用的方法有弹体轨道轨道IA.只将轨道长度L变为原来的2倍B.只将电流I变为原来的2倍C.只将电流I变为原来的4倍D.只将弹体质量变为原来的2倍10.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两电压表可看作是理想电表,当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由左端向右端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灯泡L2变暗,V1表的读数变小,V2表的读数变大B.小灯泡L1变亮,V1表的读数变大,V2表的读数变小C.小灯泡L2变亮,V1表的读数变大,V2表的读数变小D.小灯泡L1变暗,V1表的读数变小,V2表的读数变大11.如图(a),线圈ab、cd绕在同一软铁芯上。在ab线圈中通以变化的电流,用示波器测得线圈cd间电压如图(b)所示。已知线圈内部的磁场与流经线圈的电流成正比,则下列描述线圈ab中电流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中,正确的是8\n12.如图为回旋加速器的结构示意图,两个半径为R的D形金属盒相距很近,连接电压峰值为UM、频率为的高频交流电源,垂直D形盒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现用此加速器来加速电荷量分别为+0.5q、+q、+2q,相对应质量分别为m、2m、3m的三种静止离子,最后经多次回旋加速后从D形盒中飞出的粒子的最大动能可能为A.B.C.D.二、不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每小题3分,共18分)13.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观测、假说、实验和逻辑推理等方法都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叙述符合史实的是A.奥斯特通过理想实验,推理出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用实验的方法总结出来的C.法拉第首先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变化的关系D.安培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的相似性,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V1V2ARR0SEr14.小李同学为测量某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并同时测出定值电阻R0的阻值,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实验时他用U1、U2、I分别表示电表V1、V2、A的读数,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不同位置时,记录了U1、U2、I的一系列值。并作出下列甲、乙、丙三幅U-I,利用这些图线可以对应求出物理量是甲 乙 丙U01U02U03I01I02I03OOOA.甲图像可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B.乙图像可求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C.丙图像可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D.丙图像可求电阻R0的阻值15.如图所示,在线圈上端放置一盛有冷水的金属杯,现接通交流电源,过了几分钟,杯内的水沸腾起来。若要缩短上述加热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有A.增加线圈的匝数 B.提高交流电源的频率C.将金属杯换为瓷杯D.取走线圈中的铁芯8\n16.阿尔法磁谱仪(AlphaMagneticSpectrometer)是一个安装于国际空间站上的微观粒子物理试验探究的设备。图为某简化了的磁谱仪部分构件的示意图,图中永磁铁提供匀强磁场,硅微条径迹探测器可以探测粒子在其中运动的轨迹。假设有a、b、c三种微观粒子从宇宙中垂直磁场方向飞入图中的匀强磁场(只考虑磁场对粒子的作用力),三粒子的质量与电量分别为a(m、+q)、b(m、-q)、c(1800m、q)。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有硅微条径迹探测器永磁铁永磁铁A.a与b的偏转方向一定不同B.a与b在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半径一定相同C.仅依据粒子运动轨迹无法判断该粒子是b还是cD.三粒子都不可能在该磁场中运动出完整的圆周轨迹17.如图所示,用两支相同的弹簧秤吊着一根铜棒,铜棒所在的虚线框范围内有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棒中通入自左向右的电流。当棒静止时,两弹簧秤示数均为F1;若将棒中电流反向而保持大小不变,当棒静止时,两弹簧秤的示数均为F2,且F2>F1,根据上面所给的信息,能求出A.安培力的大小B.磁场的方向C.铜棒的重力 D.磁感应强度的大小18.如图所示,以直角三角形AOC为边界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磁感应强度为B,∠A=60°,AO=a。在O点放置一个粒子源,可以向各个方向发射某种带负电粒子,粒子的比荷为,发射速度大小都为v0,且满足,发射方向由图中的角度θ表示。对于粒子进入磁场后的运动(不计重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0θCOAA.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最长时间为B.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最短时间为C.在AC边界上只有一半区域有粒子射出D.在三角形AOC边界上,有粒子射出的边界线总长为2a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A-V-ΩV图(a)图(b)8\n20.有一内阻未知(约20kΩ~60kΩ)、量程(0~10V)的直流电压表V.某同学想通过一个多用表中的欧姆档,直接去测量上述电压表的内阻,该多用表刻度盘上读出电阻刻度中间值为30,欧姆档的选择开关拨至倍率_______挡。先将红、黑表棒短接调零后,选用下图中方式连接。21.选择正确的选项填空(选填字母序号)(1)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测绘“2.2V0.25A”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应选择的电源与电流表量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A.一节干电池、0.6AB.一节干电池、3AC.两节干电池、0.6AD.两节干电池、3A(2)某同学做“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电路如图所示.测得电流与路端电压的数据见下表:其中存在测量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CR2R3R4R1A.第1组B第2组C.第3组D.第4组22.如图所示,电路中接一电动势为4V,内电阻为2Ω的直流电源,电阻R1、R2、R3、R4的阻值均为4Ω,电容器的电容为30μF,电流表的内阻不计,当电路稳定后,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__。电容器上所带的电荷量_____________23.如图所示,一正方形线圈的匝数为n,边长为a,线圈平面与匀强磁场垂直,且一半处在磁场中。在Δt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方向不变,大小由B均匀地增大到2B。在此过程中,线圈中的磁通量改变量大小△φ=___________,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___________ErASPbaR0R四、计算题24.(7分)在如右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18\nΩ,保护电阻R0=3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20Ω,闭合电键S。电流表内阻不计。求:(1)滑片滑到最下端a时,电流表示数值I(2)在滑片P从a滑到b的过程中,保护电阻R0两端的最低电压值U25.(9分)如图,在x轴上方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在x轴下方存在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电场方向与xoy平面平行,且与x轴成450夹角。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以速度v0从y轴上P点沿y轴正方向射出,一段时间后进入电场,进入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从粒子进入电场开始经过某一段时间T0(T0未知),磁场方向变为垂直纸面向里,大小不变,结果能使粒子返回到P点(不计粒子重力)(1)粒子磁场中运动半径R(2)粒子第一次经过x轴时的坐标位置(3)从P点出发到再次回到P点的时间(1)cd下滑的过程中,ab中的电流方向;(2)ab将要向上滑动时,cd的速度v多大;(3)从cd开始下滑到ab刚要向上滑动的过程中,cd滑动的距离x=3.8m,此过程中ab上产生的热量Q是多少。附加题(10分)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调控带电粒子的运动,通过改变左端粒子入射速度的大小,可以控制粒子到达右端接收屏上的位置,装置的上下两个相同的矩形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8\n、方向与纸面垂直且相反,磁场区域的宽度均为h,磁场区域长均为15h,P、Q为接收屏上的二点,P位于轴线上,Q位于下方磁场的下边界上。在纸面内,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装置左端的中点射入,方向与轴线成370角,经过上方的磁场区域一次,恰好到达Q点。不计粒子的重力(sin370=0.6、cos370=0.8)。 问:(1)上下两磁场间距x为多少?(2)仅改变入射粒子的速度大小,使粒子能打到屏上P点,求此情况下入射速度大小的所有可能值。6d8\n四 24.(3分+4分)(1)1.5A (2)2v 25.(3分+3分+3分)(1)(2)(3)附加题(4分+6分)(1)设粒子磁场中圆周运动半径为R15h=3Rsin370+h=R(1-cos370)得x=3h(2) 一情况:设粒子经过上方磁场n次,下方磁场n次后到达P点,由题意可知:15h=4n(+4nRNsin370解得:讨论:又15-8n>0,即n<15/8 故n=1,另一情况:经过上方磁场n次,下方磁场n-1次后到达P点15h=(4n-2)(+(4n-2)RNsin370 由于粒子经过上方的磁场区域一次,恰好到达Q点,因此粒子不可能只经过上方一次射出后直接到达P点,因此有:n≥2与19-8n>0得n=2。故只有一解: 不讨论,直接得结果不给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