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关于质点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B.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起跑动作时,可以将运动员看成质点C.研究列车从北京到上海过程中运动快慢时,可以把列车看成质点D.研究车轮的转动时,可以把车轮看成质点2.如图所示,一箱苹果沿着倾角为θ的斜面,以速度v匀速下滑.在箱子的中央有一只θv质量为m的苹果,它受到周围苹果对它作用力的方向A.沿斜面向上B.沿斜面向下C.竖直向上D.垂直斜面向上3.如图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参考点的x-t图象,由图象可判断A.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t2时刻,甲和乙相距最远C.乙比甲早出发t1的时间D.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A.滑动摩擦力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B.只有静止的物体所受的摩擦力才叫静摩擦力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方向相反D.两物体间存在弹力,则这两物体间一定存在摩擦力风向θmO5.右图是一种测定风力的仪器的原理图,质量为m的金属球,固定在一细长的轻金属丝下端,能绕悬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有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θ,角θ的大小与风力大小F有关,下列关于风力F与θ的关系式正确的是A.F=mg·tanθB.F=mg·sinθC.F=mg·cosθ D.F=mg∕cosθ 6.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当物体的加速度为负值时,物体的速度一定减小D.物体的速度变化率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7.在力的合成中,下列关于两个分力与它们的合力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保持两个力之间的夹角θ不变,使其中一个力F增大,合力一定增大B.两个分力大小不变,夹角在0°~180°变化时,夹角越大合力越小C.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D.合力一定小于两个分力中较大的那个力7\n8.雨滴从高空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作用,其加速度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下落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A.速度保持不变B.速度的变化越来越快C.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D.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6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得得0分。9.下列各组的三个共点力,可能平衡的有A.3N,4N,8N B.3N,5N,7N C.1N,2N,4N D.7N,6N,13N10.如图所示,一个小球用两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球静止,绳1倾斜,绳2恰好竖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个数A.一定是两个 B.一定是三个C.不可能是一个D.可能是两个,也可能是三个t/s甲乙10123v/m·s-1O11.两个质点甲与乙,同时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4s末甲、乙将会相遇B.在第2s末甲、乙将会相遇C.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D.前4s内,在第2s末甲、乙相距最远12.如右图所示,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悬挂于O点,用方向未知的力F拉小球a,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且悬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0°,则F的大小A.可能为mgB.可能为mgC.可能为mgD.可能为mg三.实验题(共计12分,每空2分)13.(1)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a)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______.(b)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2)某同学在做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7\n,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________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14.如图所示为“用打点计时器研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较理想的纸带,纸带上A、B、C、D、E、F、G为七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距离如图,单位是cm,D点的速度VD=__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答案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共48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提,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0分)高速公路给经济发展带来了高速度和高效率,但也经常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某媒体报道了一起高速公路连环相撞事故,撞毁的汽车达到数百辆,原因除雾天能见度低外,另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大部分司机没有遵守高速公路行车要求.某大雾天能见度为50m,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5s,汽车在车况良好时刹车可达到的最大加速度为5m/s2,为确保安全,车速必须控制在多少以下(换算为千米每小时)?注:若能见度过低,应限时放行或关闭高速公路,以确保国家财产和公民生命安全。16.(12分)如图所示,弹簧AB原长为35cm,A端挂一个重50N的物体,手执B端。将物体置于固定在地面倾角为30°的斜面上,当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时,弹簧长度为40cm;当物体匀速上滑时,弹簧长度为50cm。(取g=10m/s2,sin300=0.6,cos300=0.8)AB300求(1)弹簧的劲度系数k。(2)物体与斜面的滑动摩擦系数μ。17.(12分)从离地面8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1)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2)自开始下落计时,在第1s内的位移大小、最后1s内的位移大小。(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大小和速度大小。7\n FAB18.(14分)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粗糙,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体的斜面是光滑的,倾角为300,现用一端固定的轻绳系一质量也为m的小球,小球静止时轻绳与斜面的夹角为300,重力加速度为g。求(1)当斜面体静止时绳的拉力T。300300(2)若地面对斜面体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地面对斜面体支持力的k倍,为了使整个系统始终保持静止状态,k值必须满足的条件。7\n江苏省邗江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试卷答案一.单选题(24分)1.C2.C3.D4.C5.A6.D7.B8.D二.多选题(16分)9.BD10.AC11.ACD12.CD三.实验题(共12分)13.(1)(a)F′(b)B(2)105014.VD=___0.678_____m/s,a=___1.59_____m/s2四.计算题(48分)15. (10分) 解析:司机从发现意外情况到做出相应动作所需时间即为反应时间,该时间内汽车仍匀速前进,之后进入减速阶段.设车速为v0,则前一阶段匀速运动通过的位移s1为 s1=v0t=0.5v0① 第二阶段是以v0为初速度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因无需了解时间信息,可 选用 vt2-v02=2as,其中vt=0,a=-5m/s2 第二阶段的位移s2为 s2=(vt2-v02)/2a=(02-v02)/2(-5)=v02/10② 两段位移之和即为s=s1+s2=50m,将①②代入后得 s=s1+s2=0.5v0+v02/10=50 解上述方程可得v0=20或v0=-25,取v0=20m/s 换算后得v0=72km/h 即汽车的行驶速度应控制在72km/h以下,方可保证安全.16.(12分)匀速下滑:mgsin300+k×0.05=μmgcos300匀速上滑:mgsin300+μmgcos300=k×0.15K=500N/mμ=17.(12分)解:(1)由(2分)得物体下落到地面的时间为(2分)(2)在第1s内的位移(2分)最后1s内的位移由得7\n(2分)(3)下落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时的位移大小和速度大小分别为:(2分)(2分)18.(14分) (1)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它受到重力mg,方向竖直向下;轻绳拉力T,方向沿着绳子向上;斜面体对它的支持力F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根据平衡条件可知,T、FN的合力竖直向上,大小等于mg,根据几何关系可求得T=mg.(2)以斜面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重力mg,方向竖直向下;小球对斜面体的压力F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下(与FN等大反向);地面支持力F,方向竖直向上;地面静摩擦力Ff,方向水平向左.竖直方向F=mg+FN′cos30°水平方向Ff=FN′sin30°根据(1)可知FN′=FN=T=mg又由题设可知Ffmax=kF≥Ff=FN′sin30°综合上述解得k≥.某次在实验中,使b弹簧秤按图所示位置开始顺时针缓慢转动,在这过程中保持O点位置不变和a弹簧秤的拉伸方向不变。则在整个过程中,关于a、b弹簧秤的读数变化正确的是()A.a增大、b减小B.a减小、b增大C.a减小、b先增大后减小D.a减小、b先减小后增大7\ntv0t1t2t3某科技兴趣小组用实验装置来模拟火箭发射卫星.火箭点燃后从地面竖直升空,t1时刻第一级火箭燃料燃尽后脱落,t2时刻第二级火箭燃料燃尽后脱落,此后不再有燃料燃烧.实验中测得火箭竖直方向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设运动中不计空气阻力,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推力大小恒定.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2时刻火箭到达最高点,t3时刻火箭落回地面。B.火箭在0~t1时间内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的加速度。C.t1~t2时间内火箭加速上升。D.在t2~t3时间内时间内减速下降,火箭做自由落体运动。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