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山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第I卷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4分,共48分1、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2022年8月3日下午16时30分,云南鲁甸发生6.5级地震,B.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C.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D.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22年要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等五大任务2、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维的产物。人们长期形成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这表明()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 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精神力量③文化素养是逐步培养出来的④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时不有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3、博物馆是人类遗产的保护和传播机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播和展示文明成就和发展水平的重要窗口,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阵地()①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③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④文化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4、下列对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B经济是工农创造,政治是政治家创造,文化是文人创造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D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5.学史可以着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这说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B.科学文化修养决定思想道德修养C.自觉接受优秀文化熏陶,能促进人的发展D.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6、.某校特别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校内设有古今中外名人苑、论语书卷夫子园、名言警句文化长廊……最让人难忘的是道路的命名:爱生路、尊师路、弘德路、孝母路……若以此为素材写一篇宣传报道,你认为最合适的关键词是()A.深远持久 发扬传统 立足实践 B.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 文化融合C.潜移默化 熏陶情操 道德修养 D.博大精深 色彩斑斓 文化竞争7、目前,我国已成为仅次于意大利的世界第二大遗产国。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它是()①展现中华文化的凝固艺术②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生动体现③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④研究人类文明演进的重要载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8.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的法治体系,需要吸收国外法律文明的成果,借鉴国外法治有益经验,但绝不能照搬外国法治理念和模式。这一要求的文化生活根据是()-5-\n①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实践具有共性②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③文化是民族的,文化间存在差异④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9、下列关于右图的理解错误的是()①“文化是民族的”指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②各民族文化之间是完全对立不相容的③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消灭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④尊重文化多样性,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中秋节,许多东南亚国家也将这一天作为传统节日。中华文化对东南亚地区的影响,主要来自于中国唐代向东南亚地区的持续不断的移民。这反映了()A.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B.中国人移居境外,入乡随俗C.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D.人口迁徙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11.央视公益广告《筷子篇》通过一双双筷子诉说着不同人生和情感:小孩通过筷子第一次尝到人生的酸甜苦辣,老人通过筷子尝到了儿孙满堂的幸福滋味,孤独的人通过添双筷子找到了人情的温暖,相守的人通过筷子找到了彼此心灵的依靠……这则公益广告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由此可见,公益广告()①集中体现了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②已成为先进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③能够引领文明风尚,激发正能量④能够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12、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依据对其理论的理解,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A.①→③→④→② B.④→①→③→②C.①→②→③→④D.③→④→①→②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5-\n14、(3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美国日本韩国在全球文化产业中所占比重(%)343106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42520约7注:我国居民文化娱乐服务消费仅占城乡居民消费总额的10%左右,而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30%以上。 材料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充分释放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这是我国文化产业实现为支柱产业的基本立足点,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内在要求。材料三: 时下,国际交流中,传统文化“中国元素”无所不在。“皮影剪纸灯笼花轿,亭台楼阁宝塔城堡,小桥流水小巷古道,国粹凤凰国宝熊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投资时,也开始加入中国文化的元素。吉利汽车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用原汁原味的京剧脸谱做表演,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驻足,取得了不菲的经济效益。(1) 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文化发展上存在哪些问题?(3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充分释放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依据?(12分)(3)结合材料三,根据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元素”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影响不断增强的原因。(9分)(4)根据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完成以下表格(8分)措施依据培育文化产业为支柱产业示例: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宣传推介民族节日,以增强民族凝聚力①②请你举一事例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整理和抢救本民族山歌、雕刻等非物质文化③加强对互联网的引导和管理④14、(20分)党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并阐述了实现这个总目标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等五个基本原则。“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5-\n,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推进依法治国;让法治真正成为政府的行政方式、全民的生活方式,推进依法治国。(1)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相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蕴含的哲学道理。(10分)(2)联系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的意义。(10分)-5-\n巫山中学高2022级期末考试政治试题答案14、(1) 材料一反映出我国文化发展上存在哪些问题?(3分)(1)问题:文化产业比重不高,文化消费总额较低,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2)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说明充分释放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依据?(12分)①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充分释放居民的文化需求,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民主政治的进步。②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充分释放居民的文化需求,有利于培育文明风尚,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推动社会的发展。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重要,充分释放居民的文化需求,有利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每点4分)(3)结合材料三,根据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中国元素”在世界经济领域的影响不断增强的原因。(9分)(3)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因此,富有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国际经济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3分)②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商业贸易活动,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3分)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或文化反作用经济)。(3分) (4)根据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完成以下表格(8分)①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例举一个具体活动,如阅读、运动会、黑板报等③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从文化遗产角度回答同样得分)④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2)联系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相关知识,说明“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的意义。(10分)(2)(10分)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有利于让法治真正成为政府的行政方式、全民的生活方式,推进依法治国。(5分)②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可以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推进依法治国。(5分)-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