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上学期桂林中学段考试题高二(文科)政治(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序号字母填入答题卡中。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A.2022年10月19日至23日,习近平主席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B.2022《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决赛在河南安阳举行C.2022年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D.2022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2.什么是文化?著名作家龙应台说:“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电梯门打开,他是谦抑地让人,还是霸道地推人?一个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绿灯亮了他会搀那盲者一把吗?”这告诉我们①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着人②文化是可以通过人的行为体现出来的③文化是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④文化是在个人成长中自发形成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3.2022年8月26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微信”“失联”“正能量”“吐槽”“拍砖”“接地气”“细颗粒物”等媒体上高频热词都被收入其中。每一个热词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个热点、一种生活方式。这说明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B.文化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C.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D.大众传媒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4.2022年2月27日,“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于敏、木拉提·西日甫江等每一位“感动中国”的人物都以其崇高的精神、优秀的品质激励着每一位华夏子孙,催人奋发进取,推动社会进步。这说明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文化对社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C.文化就是一种精神现象D.文化对社会发展、个人成长具有深刻影响5.目前,世界上不包括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和地区,学习汉语总人数已达4000万,有100多个国家近4000所高等学校开设汉语课程。“汉语热”的出现折射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潜力。该观点看到9\nA.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C.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D.文化教育对经济具有重大影响6.七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如今早已演变成中国的情人节。随着2022年“七夕情人节”的到来,各商家纷纷抢抓节日商机推出各种特色商品、活动招揽顾客,由此催生的“浪漫经济”异常红火。这表明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④文化是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基础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7.555“天人合一,顺时而食。”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暑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我们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比较看重“实在”、“直来直去”、“实事求是”、“大恩不言谢”、“刀子嘴豆腐心”的价值。在西方,即使是朋友间也信奉“不批评、不抱怨”的价值。西方人对你的赞美之辞,你不必沾沾自喜,那很可能是他对你礼节性尊重的表示。这说明A.文化的差异影响人的交往方式的差异B.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风俗习惯C.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异D.文化差异影响实践活动的差异9.“与善人之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下列观点所蕴含的文化道理与之相一致的是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白沙在涅,与之俱黑③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④薪火相传,一脉相承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10.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也逐渐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重视。比如韩国、越南也同中国一样在同一天过春节,但三个国家的春节习俗各不相同。中国是贴对联、放爆竹、包饺子;韩国是祭拜祖先、喝米糕汤;越南是祭祖祭神、吃粽子、炙肉。由此可见①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社会实践的产物②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④春节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节日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1.2022年6月23日报道,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6月21日通过审议,将中国新疆天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6月22日9\n通过审议,将中国云南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增至45处,超过西班牙成为拥有世界遗产地数量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拥有48处世界遗产的意大利。关于文化遗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遗产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②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的作用③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保护文化的多元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2.雄伟的长城、高耸的埃菲尔铁塔、神秘的金字塔,令无数中外游客着迷,得到了中外游客的由衷赞叹。不同地区的景观却能引发游客的共鸣,说明:A.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B.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人文情怀C.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D.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13.2022年春节,抢红包成了老少皆宜的游戏。过年发红包、收红包,是一个古老的习俗,寓意祝福和团圆。不管是传统红包还是微信红包,都是为了促进家庭和谐,促进家人之间的感情传递。这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征是A.具有强大生命力B.相对稳定性C.一脉相承性D.鲜明的民族性14.三月三,拜轩辕。2022年4月2日,以“同根同祖同源,和平和睦和谐”为主题的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新郑市举行,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约7000名炎黄子孙参加了这一祭祀活动,盛况空前。这表明①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②文化交流促进了世界和谐发展③固守传统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5.习近平出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会时发表演讲指出: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彩多姿、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下列诗句中与习近平强调的观点相一致的是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志愿者们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上述内容说明①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③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④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9\n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7.穿越剧以“穿越”的手法演绎历史,满足了不少人的欣赏需求,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以“穿越”的方式解读历史也引来了更多的反思,甚至受到批评。这就要求影视作品的创作要能够A.满足大众的娱乐化需求B.提高人们辨别异质文化的能力C.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D.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18.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举办“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图片展、学党史、唱红歌等,宣传和学习优秀共产党员坚持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开展这些纪念活动有助于①维护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②发挥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主导性作用③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9.《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22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同一的重要体现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0.如今,互联网已成为未成年人认知和参与社会的新途径。调查显示,我国未成年人中,91.4%使用过互联网,72.5%上网时遭遇过不良信息,64.9%会模仿网络语言和行为。因此,文化建设应当①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净化网络社会文化环境②深入开展道德教育,提高未成年人道德修养③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全方位提升文化竞争力④积极推广信息技术,促进传媒的商业化发展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是中国人民的跨世纪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这是因为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③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借鉴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动力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9\n22.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这反映了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23.2022年,美国苹果公司董事长乔布斯——一位非凡的创新者,带着他的梦想和传奇辞世。乔布斯对于世界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创造了那个魔器般的“苹果”,更在于他对“智慧之学”的情有独钟。乔布斯说过,“我愿用我的全部科技来换取与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一个下午的相处”。他鼓励人们把苏格拉底的原则运用到生活、工作、学习以及人际关系上,去追求更多的真、善、美。乔布斯的成就和他对哲学的态度给我们的启示是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人生②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④真正的哲学可以启迪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不断创新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4.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这表明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5.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A.③→④→②B.②→③→④C.③→②→④D.②→①→③26.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7.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A.实践的观点B.革命的观点C.阶级的观点D.历史的观点28.“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还是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9\n钱学森关于哲学与科学关系的论断的合理性在于①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是最高概括的科学②主张科学是哲学的知识前提,哲学是对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③强调离开了哲学世界观的指导,科学研究就不能取得进展④指出哲学与科学具有一致性,哲学对科学具有方法论的指导作用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29.爆发于非洲的埃博拉疫情以其蔓延速度快、死亡率高震惊了世界,世界卫生组织也集中力量加快对此疫情的研究,经过不懈努力,2022年10月科学家终于发现了对抗埃博拉病毒的抗体。上述材料说明①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②思维能够直接创造存在③思维对存在具有反作用④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30.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B.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C.哲学作为社会变革的先导,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D.哲学的产生与当时时代的经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简答(简要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6分)雷锋精神犹如一座巍然矗立的灯塔,放射着夺目的光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学雷锋活动,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今天,雷锋勤俭节约的美德可以转化为低碳、节能等环保意识,雷锋助人为乐的品质可以转化为奉献、互助等志愿者精神。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从精神文明建设的角度,分析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义。32.简答(简要回答题目提出的问题。8分)2022年1月20日,《关于做好杭州市202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常规性规划课题申报工作的通知》发布。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深化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杭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研究……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智囊团作用,为党委和政府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大繁荣大发展服务。9\n运用所学哲学知识,从哲学的作用和任务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33.分析说明(要求紧扣题意,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层次清楚,表达简练。(14分)桂林中学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每年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有“府学金秋”文艺会演,有“迎国庆墙报”设计大赛,“学雷锋墙报”评比活动,有春季运动会和秋季田径运动会,有“书画展示”活动,还有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等等。这些活动,为校园增添了文化气息,也营造了团结、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展示了各班学生的文化体育艺术风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彰显同学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同学们的精神力量;展示我们桂林中学的文化体育艺术教育的成果。(1)结合材料,运用“感受文化影响”的知识,说明桂林中学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12分)(2)作为桂林中学的学生,谈谈你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是怎样做的。(2分)34.综合探究(要求依据题目进行相关探究,恰当使用术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12分)我校高二某班学生组织开展一次关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案例宣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下面是该班学生搜集到的关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案例。以慰问华侨为主旨的“亲情中华”演出,日趋受到各国主流民众的欢迎。2022年春节前后,中国侨联组织“亲情中华”艺术团分赴欧美多个国家和城市巡回演出,与广大华人华侨共庆中华民众传统节日。(1)你打算通过哪些方式来搜集有关“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案例资料?(2分)(2)有人认为“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就是为了传播本国的民族文化。”你对此观点有何看法?(6分) (3)如果由你组织一次国际性的文化交流活动,面对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你将怎样来组织这次文化交流活动?(4分)2022—2022桂林中学高二段考(文科)政治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9\n答案BACDACDABCBDBCC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DDAABABBCAACC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31.①开展学雷锋活动,有利于发挥道德模范的榜样作用,培育“四有”公民;有利于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3分)②有利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推动思想道德建设。(3分)32.(1)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自觉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有助于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4分)(2)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而为我国文化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4分)33.(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健康生动的校园文化生活,促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得到全面发展。(3分)②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丰富多彩的学生社团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生活,增进了解,促进友谊。(3分)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体育艺术活动,使学生得到展示其才华的机会。(3分)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学校每年都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在这种的氛围熏陶中,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3分)(2)作为桂林中学的学生,应当自觉学习、主动接受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的熏陶,积极参与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2分)34.(1)①网络搜集②报刊查阅③网络查询④手机短信搜索等(2分)(2)①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交流和传播。(1分)②开展文化交流,既是为了学习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促进本国民族文化发展和繁荣;也是为了主动推动本国文化走向世界,传播民族文化,增进不同国家和地区人民之问的理解和信任,在国际上树立良好的民族形象,提高在国际竞争中的综合实力。(4分)9\n③因而,上述观点对文化交流的理解是片面的。(1分)(3)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分)②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2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