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高一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卷分为Ⅰ选择题和Ⅱ主观试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完成1-4题(共12分,每题3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就此事件,我国新华社________发表严正声明,表示了中国政府在此类事件上一贯的明确态度。②目前按照中央________,落实土地承包工作。期间有成功的实践,也有难解的疙瘩。③________中国政府放弃国家独立和主权完整对台独听之任之,就会遭到人民唾弃。A.受权 部署 如果 B.授权 布置 只要C.授权 部署 如果 D.受权 布置 只要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他在新作《世界史》的前言中系统地阐述了世界是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观念,并将相关理论在该书的编撰中得到实施。B.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他非常喜欢茅盾的小说,对茅盾的《子夜》曾反复阅读,—直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C.《舌尖上的中国》这部风靡海内外的纪录片,用镜头展示烹饪技术,用美味包裹乡愁,给观众带来了心灵的震撼。D.如果我们能够看准时机,把握机会,那么今天所投资百万元带来的效益,恐怕是五年后投资千万元也比不上的。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会过得快乐吗?。一个没有生活目标的人,就像在沙漠中迷路的骆驼,,。之所以说是生活目标而不是人生目标,,而我们很多人短时间内实在弄不明白一辈子到底要干什么。,所以,为一年的生活定下目标就可以叫做生活目标。①迷茫和绝望会充满了心田②快乐的第一要素是有生活目标③不再给快乐留下丝毫的空间④但是我们想清楚一年之内到底想干什么还是相对容易的事情⑤是因为人生目标是一辈子的事情A.⑤③①②④ B.②③①④⑤ C.②①③⑤④ D.⑤①②③④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卫·科波菲尔》自始至终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每一个读者都会从天真无邪的大卫身上唤回对自己童年的回忆。8\nB.谦称是表示谦虚的称谓,“鄙人”、“竖子”、“足下”、“不才”、“舍下”、“仆”、“愚”都属于谦称。C.《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在史学上和文学上都是极有价值的巨著,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战国策》是由西汉刘向整理、编定的国别体史书。二、文言文阅读(2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结合课文所学知识完成5-10题。(5-10题,每小题3分)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①,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②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喻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项羽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项羽使人还报怀王。怀王曰:“如约。”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而北救赵,后天下约。乃曰:“怀王者,吾家项梁③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本定天下,诸将及籍也。”乃佯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其命。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注:①组:即丝织物、绶带之类。玺符节:玺即玉玺,皇帝的印。符节,古代派遣使者或调兵时用做凭证的东西。②案堵:意为按原来的次序,安安稳稳。③项梁:项羽叔叔。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持千金之资币物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张良出,要项伯6.下列句中的加横线的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函封之 B.吾得兄事之 C.籍吏民 D.进兵北略地7.下列句子与“大王来何操?”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 B.此亡秦之续耳C.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具告以事8.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8\nA.沛公又让不受 让:责备B.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距:同“拒”,抗拒,抵御。C.无内诸侯军 内:同“纳”,放进D.乃佯尊怀王为义帝 佯:假装。9.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①为父老除害②吾属今为之虏矣B.①且吾所以还军霸上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C.①项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关②玉斗一双,欲与亚父D.①系颈以组②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邦善于笼络人心,比如派人与秦吏一起到县乡邑,宣传他的政策,不接受百姓进献的牛羊酒食。B.项羽破函谷关后的所作所为令秦人大失所望: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之处无不被摧毁残破。C.本文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刘邦入关与民“约法三章”,而项羽入关后则烧杀屠戮,暗示了后来刘邦的成功与项羽的失败。D.在鲜明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刘邦是以“柔”(政策)得民众,项羽则想以“刚”(武力)进行征服,但民心是不能征服的,百姓并不服从项羽。第Ⅱ卷(主观题,共120分)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1)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3分)(2)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约?(4分)三、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18分)1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_____,__;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13.大行不顾细谨,。如今,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14.又前而为歌曰:“_____,!(《荆轲刺秦王》)15.______,_________,谁主沉浮?(《沁园春长沙》)16.在雨的哀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雨巷》)8\n17.工欲善其事,。(《论语·卫灵公》)18.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19.,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20.子曰:“由!诲女知之乎?,,是知也。”(《论语·为政》)2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 (《论语·泰伯》)22.无可奈何花落去,。(宋•晏殊《浣溪沙》)23.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四、现代文阅读(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7题(20分)定和[注]是个音乐迷沈从文①“定和是个音乐迷”,这句话从亲友口中说出时,包含了一种温暖的爱,而且说明定和为人与他一群姐妹兄弟性情癖好的稍稍游离。②我初次见定和还是民国二十年以前。他正在美专学习图案画,对于照相特别发生兴趣。可是图案画在中国,提倡者既不知从中国的铜玉木石和丝毛织物艺术品参考取法,又缺少用欧美精美图案作底子,且当时作用仅限于供应上海商业市场商品标志的需要,无前途可想而知。照相又只是从光影分配布置中见巧的艺术,其艺虽巧,学成亦不甚困难。蕴藏于定和生命中特长,即那点混和了忧郁幻想与奔放热忱而为一,对艺术几乎近于宗教虔敬的情绪,欲消纳它,转移它,当然只有用无固定性音符捕捉热烈而飘渺观念,重新组织加以表现的音乐,方可见功。定和因此就改学了音乐。这过程实由着迷起始,音乐迷的称呼即由此而来。③二十六年春天,有位常走江湖的西洋朋友从上海过北平旅行时,他告诉我认识了一个朋友,这人名张定和。认识以后从名姓上才想起一定是我的亲戚,这位西洋朋友说,定和身上的可爱处就是那点超越功利世故的单纯气质,他觉得这是当时中国青年少有的气质。他们那时一同住在法租界霞飞路附近一条马路上,各据一小房,比邻对窗,原本不相识。西洋朋友虽热爱人生,可不惯在已够骚乱的上海弄堂房子中从耳朵浸入西洋古典音乐。定和却刚好买来一个廉价收音机,又借来个留声机,把两种刺激耳膜的玩意儿,终日轮流开放,闹得个神经质的朋友简直要神经衰弱。最不能使洋先生原谅的,也许还是定和午夜以后还在窗边手舞足蹈的狂态:一脑子古怪欲迸而未迸的狂态。这个有修养的老洋人真上了火,皱了个八字眉摇头说:“嗐,艺术家,你难道当真已经和地球那边有些人一样,为音乐着了迷吗?”过不久,他们在法租界的小饭馆同吃饭时,偶然有了说话的机会,一谈天,才知道定和原来当真是个音乐迷。肖邦、巴赫、莫所特,或这位或那位,总之,凡是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又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早已把定和征服了8\n。他的可爱处就是那点狂与痴混合作成的无可比拟的忠诚,简直是病入膏肓,不可救药。这位久住中国的洋先生说:“这性格太可爱了。我就想不到十五岁就玩政治、二十岁就吃政治饭的早熟的中国青年中,还有你这么一个天真烂漫的人!”从此他们成了好朋友。④九年前的八月二十一,上海战事正十分激烈。定和担心他的乐谱会丧失,抱了一堆不值钱的物事,由上海回到苏州家中。看看家中那一房子旧书,那几大箱旧画,以及那些老式大皮箱中的世传的珍贵古玩、貂褂狐裘,觉得不拘是什么,都在战争中无意义,存在或遗失,对于他都无多关系。临走时,只是抱了那一捆沉甸甸的旧乐谱,上路向后方跑。苏州,合肥,武汉,一直跑到重庆,知道音乐迷的资格还存在,方才停住放了心。身边除了一堆使个人发迷的乐谱外一无所有,好,那就啃乐谱吧,于是在国立戏剧学校教音乐了。这就是他后来作曲和近十年话剧发生重要关联的原因,过不久,他又离开了剧校,转入重庆中央广播电台,任作曲专员,定期将新作的抒情歌曲,或与战争时事有关的新歌曲,由电台广播。⑤在困难的局面下,对伟大文学能产生如何作用,我不免感到困惑——可是却保留一点希望,即文学或其他艺术,尤其是最容易与年青生命结合的音乐,此一时或彼一时,将依然能激发一些人做人的勇气和信心,使之对一切不良现实所形成的信仰敢于怀疑,承认以后还知否定,于明日将来接受更大挫败时,始终不至于随便倒下或退逃躲避,这点希望使我想起“音乐迷”三个字的庄严意义。定和的年龄刚过青年而转入壮年时代,过去的“迷”既已证明了迷的收获,而他自然不会即以当前成就自限,还能作更庄严持久的跋涉。(选自《沈从文全集》,有删改)【注】定和,即张定和,著名作曲家,沈从文夫人张兆和的三弟。24.本文第②段介绍“我”与定和初见时的情形,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25.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每小题3分,共6分)⑴凡是地球另外一边那些会用五线谱先迷住了自己一生,又迷住了世界一世纪半世纪的人物,早已把定和征服了。⑵过去的“迷”既已证明了迷的收获,而他自然不会即以当前成就自限,还能作更庄严持久的跋涉。26.本文③④段通过哪些方面的内容表现定和对音乐的痴迷?请作简要概括。(4分)27.定和追求音乐的经历带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五、语言综合运用(15分)28.不知不觉中,你已成为一名高中生。当第一次踏进高中教室的那一刻,一张张陌生的脸庞进入我的视线,你或有些欢喜,抑或学校的严格要求使你有些失落。比起初中生活,高中生活就像一幅神秘的画卷,让人猜不透,看不清,既然选择了高中,便义无返顾、风雨兼程。高中是让你进入大学的阶梯,你的高中生活才刚刚开始。请据此材料,谈谈你对我校“高标准、严要求”的认识或感悟。要求字数不少于150字。8\n六、作文(60分)2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700字文章。 一位诗人说:只要上路,随时能与美相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或许读书和旅行正是在不断赶赴一次次盛宴,而我们一路行来,总有一些动心的片刻,美好的瞬间,让我们的心霎时充满了喜悦。 请以“与美相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要求:注意选好记叙的角度,兼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以展现人物的个性或事件的波澜。8\n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A2.C【解析】A句成分残缺。B句偷换主语。D句句式杂糅。3.C4.B【解析】“竖子”是对人的蔑称。“足下”是敬称。5.D6.C7.A8.A【解析】让:谦让9.B【解析】B项,……的原因;A项介词,替/介词,被;C项介词,同、跟/动词,给与;D项介词,用/连词,以便,来。10.D【解析】“百姓并不服从项羽”措辞不当。原文是“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11.(1)秦国比天下富裕十倍,地形条件很好。(2)怀王,是我的叔父项梁立的,他并没有战功,怎么可以当定约的盟主?12.失其所与不知13.大礼不辞小让人方为刀俎1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5.怅寥廓问苍茫大地16.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17.必先利其器18.小人长戚戚19.见贤而思齐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21.任重而道远22.似曾相识燕归来23.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4.(4分)①交代了定和选择音乐的过程和原因;②引出“音乐迷”的由来,呼应题目,为后面写他对音乐的痴迷作铺垫。25.(6分)⑴①肖邦等西方音乐大师一生沉迷于音乐,又用音乐长期影响了世界;②定和被他们的作品征服,同时也像他们一样痴迷于音乐。⑵①定和痴迷音乐并有了相当大的成就;②作者认为他不会满足当前的成就,而会在音乐之路上更坚定地走下去。26.(4分)①定和在上海痴迷于西洋古典音乐的情形;②定和在逃亡途中放弃其他而独带乐谱;③重庆避难时继续迷醉音乐并以此为事业。27.(6分)①根据自身情况和爱好,确立目标,并为之付出最大的心力,当会有所收获。②真正追求艺术,应保持单纯的气质和忠诚的态度,不能急功近利。③要成事就必须持之以恒,不能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④艺术能激发我们的勇气和信心,即使在困难之中,也能给予我们鼓舞与力量。(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8\n28.略29.略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汉元年十月,沛公的兵比各路诸侯军先到霸上。秦王子婴用白马驾着素色的车,颈上系着丝带,将皇帝的玉玺、符节都封好,在轵道旁投降。诸将中有人劝沛公把秦王杀掉。沛公说:“当初怀王派遣我,其原因就是我待人宽厚大度,况且别人已经归降,如果又把他杀了,这是不吉祥的。”于是沛公把秦王交给有关官吏,便带兵向西进入咸阳。沛公打算就在秦宫殿中住下,樊哙和张良前来劝阻了沛公。于是,沛公封闭了秦国的贵重珠宝财物和府库,再把兵带回霸上驻扎。并召集各县的父老豪杰,对他们说:“父老乡亲,你们被秦国的苛法折磨得太久了。如果有人说了诋毁的话,就要灭族;两人私下议论的,就要办死罪。我与诸侯订有条约,先进关中的,就做那里的王,我应当是关中王。现在,我与父老们订立法规三条:杀人的判死罪;伤人的和盗窃的抵罪,也要受到适当的惩罚;其余的秦国的法规通通除去。各位官吏百姓都次序安定,如以前一样。我之所以到这里来,是为你们除害,并不侵犯你们,施暴于你们,你们不要惊恐害怕。而且,我之所以把兵带回霸上,是为了等待诸侯到来并定约管理。”于是,沛公派人与秦的官吏一起到县里乡下,告谕老百姓。秦国人非常高兴,争着拿牛羊酒食献给军士们。沛公又谦让不肯接受,说:“我仓库的粮食很多,不缺乏。我不想耗费你们的东西。”秦人更加高兴,唯恐沛公不肯做秦国的王。有人对沛公说:“秦国比天下富裕十倍,地形条件很好。如今听说章邯归降了项羽,项羽封他为雍王,并叫他做关中的王。现在就要来了,你沛公恐怕得不到此地了。你可要赶紧派兵守住函谷关,不准诸侯兵进关。再征募一些关中的兵,用以增加自己的实力,便可抗拒他们。”沛公依其计而行之。到了十一月里,项羽果然率领诸侯大军,西进,打算入函谷关。此时,关门紧闭。又听说沛公已经安定关中,便大发雷霆,即派黥布等将领攻破函谷关。 于是,项羽便向西去,将咸阳的秦朝宫室烧杀得一片狼藉,项羽所经过的地方,没有不残破的。秦国的百姓对项羽大失所望,然而,人们很畏惧他,因此又不敢不服从他。 项羽派人回楚地,把关中情况向怀王报告。怀王说:“按照原来的约定办。”项羽怨恨怀王不肯叫他与沛公一同向西入关,却叫他往北去救赵国,因而使他失去了原来所定的约定,后于沛公入关,得不到“王关中”的权利。于是,就说:“怀王是我的叔父项梁立的,他并没有战功,怎么可以当定约的盟主?原本打定天下是诸位将领和我项籍呀!”于是,项羽表面尊崇怀王为义帝,其实却不听从他的命令。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