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中学2022届高三语文1月月考试卷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9分,每小题3分)下一代触屏手机什么样?不管触屏手机多么方便,有一点你不能不承认:你手指下的东西,一支笔也罢,一片树叶也罢,摸起全像玻璃。因为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赋予虚拟物体以真实的质地感。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对触觉的模拟还处于初步阶段,味觉和嗅觉则还完全没有。下一步我们将有望进入超级触屏的时代。未来,虚拟事物将更加逼真地呈现在你的面前,对它们的操作几乎可以跟操作真实物体相媲美。在指尖这么小的方寸之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点呢?唯有借助触幻觉。有一种触幻觉叫电振动,这一现象是在1953年偶然发现的。一天,美国化学家爱德华一马琳克洛德接触了一个黄铜制的插座,他注意到,当灯亮时,其表面给人的感觉好像要粗糙些。通过进一步的实验,他发现正是微羁的交流电导致了这种幻觉。我们知道,交流电以某种精确的频率振荡。当你把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由于静电吸引,在你手指皮肤下面就有电荷堆积起。电荷的数量将随着交流电一起振荡,所以在你手指和屏幕之间的静电吸引力也随着时间变化。当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这个静电力将吸住你手指的皮肤,阻碍它移动:由于静电力是周期性变化的,这将诱导你手指上的皮肤也发生周期性振动。这种轻微的振动将会被手指上的触觉感受器探测到。由于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滑在像木头、砂纸等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所以大脑就把它解释成了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2010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测试表明,一般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更光滑些。比如,当电流频率在400赫兹时,屏幕摸起像一张纸,而在80赫兹时,则像凹凸不平的皮革。原则上,设计者还可以用这个效应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者应用程序。例如,我们可以把电子书的页面做成像真实的纸张一样粗糙。当然了,这种虚拟的质地感目前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的手机或者ipad上,任何图标再不会摸起千篇一律都像玻璃了。在现实世界中,一个装满东西的筐总比没装东西时提起更加费劲些。可是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是满的,用指尖拖动起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比起真实世界还缺少一样元素:力感。美国科学家伊德.科格特正致力于改进虚拟键盘,使它用起感觉更像真实的键盘:当你按下一个键的时候,你的手指会感到有一股轻微的抵挡力。科格特的设计也用到了电振动的原理。他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所以,最后的效果是两个方向上的振动之合力。我们只要事先把两个振动调整到合适的“步调”(在物理学上称为相位),这股合力就可以把手指一瞬间推向左边,一瞬间推向右边。由于振动频率非常高,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垂直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经测量,这个力大约70毫牛顿,大致相当于按下一个真实的键时所受-10-的抵抗力。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就可以在虚拟键盘上获得真实的按键体验。总而言之,未来触屏技术将极大地改变我们跟数字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对于信息,我们将不仅局限于看和听,还可以触摸。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选自《大科技科学之谜》2022年第1期,有删改)1.下列关于“触幻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借助触幻觉,在触摸屏上,你手指下的任何东西,无论是看、听,还是摸、闻,都可以像一件真实的物品。B.在指尖大小的地方,要达到对虚拟事物的操作与操作真实物体差不多的效果,唯有借助触幻觉,才可能以假乱真。C.灯亮时插座表面好像变粗糙了,手指放在通交流电的屏幕上移动时会感受到轻微的震动,都可以表明正是交流电导致触幻觉的产生。D.2022年,美国一位工程师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了一款可以安装在自动取款机、手机上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人有5种感觉,但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目前充分实现的只有视觉和听觉,味觉和嗅觉还完全没有,而对触觉的模拟已经开始。B.由于大脑能把手指皮肤的周期性振动解释成你在触摸质地粗糙的物体,所以这类皮肤的振动本质上跟手指划过毛糙物体表面时的感觉是一样的。C.一般说,高频电流比起低频电流会让屏幕摸起更光滑些。设计者可以用这个效应设计具有不同质地感的网页或应用程序。D.在触屏手机或平板电脑上,一个文件夹不论空的还足满的,用指尖拖动起并没有区别。这说明目前的触屏技术还无法让人产生力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准确的一项是()A.在即将到来的超级触屏时代,触屏手机将极大地丰富人们的触觉体验,使人们对虚拟事物的操作跟操作真实物体毫无差别。B.科格特设计的振动发生在两个方向:垂直于屏幕的方向和沿屏幕的水平方向。而我们最后所能感觉到的平均效果是,手指在水平方向遇到了一股阻力。C.在真实世界日益虚拟化的同时,虚拟世界却日益真实化了。因此,未来的世界将不会再有虚拟与真实的区别。D.目前,利用电振动制造触幻觉的原理开发的具有虚拟质地感的触屏,它的虚拟质地感让人感觉还不太自然,有待进一步完善。二、(一)文言文阅读(19分)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也。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性素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太宗甚礼遇之,常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牝鸡司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豫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时后兄无忌,夙与太宗为布衣之交,又以佐命元勋,委以腹心,出入卧内,将任之朝政。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曰:“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诫。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太宗不听,竟用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后又密遣无忌苦求逊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改授开府仪同三司,后意乃怿。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阙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徵谏曰:“昔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10-八年,从幸九成宫,染疾危惙。将大渐,与太宗辞诀,曰:“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有删改)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竟不之答竟:竟然B.后意乃怿怿:高兴C.及将出降出降:出嫁D.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赍:携带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B.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C.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D.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5分)(2)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5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春生白居易春生何处暗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8.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春生”?从全诗看,这些景物描写有何作用?(5分)9.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鉴赏其抒情的妙处。(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军营的奇寒表现风雪威力的诗句是,。-10-(2)《观刈麦》中体现农民赋税沉重生活贫困的句子是:,。(3)《钱塘湖春行》:直接描写莺燕报春的两句诗是:,。(4)《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通过景物描写渲染出暗淡愁惨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同样心境的诗句是,。(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比喻含新生事物不断涌现的名句是,。(6)《雁门太守行》中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的诗句是:,。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桃花源里的陶渊明路过陶渊明,东晋大司马陶侃重孙,其父为安城太守陶逸,在这样一个世家里,先祖的丰功伟绩激励着陶渊明,他后来曾写诗:“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良好的家教熏陶下,陶渊明学习很努力。八岁的时候,陶渊明的父亲死了,只好与母妹三人一起,投靠外祖父孟嘉。陶渊明的外祖父孟嘉据说是“好酣酒,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的,颇有魏晋名士风范,而这位野逸散仙般的老先生也成为陶渊明学习的榜样,在归隐后的陶渊明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孟嘉的影子。陶渊明长大了,就搬出祖父家单过,在陶家园盖了几间房子和老母同住。这期间,主要是在家读书和出外游学。祖上留下来的一些积蓄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每况愈下。而且家里也已经没米下锅,学而优当仕,陶渊明决定外出做官。这个时候正是东晋末年,接二连三地爆发农民起义,军阀割据,民不聊生。陶渊明的仕途生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公元393年,陶渊明在江州刺史王凝之(王羲之的儿子)手下谋了一个祭酒的差事。可惜好景不长。王凝之这人脾气不好,喜欢用鼻孔看人,可陶渊明官职虽小,也是有傲骨的,四个鼻孔相对,两个人隔阂日深。陶渊明心灰意冷,不久就“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了,第一次仕途结束。公元400年,陶渊明三十五岁,也许是实在过不下去了,他来到荆州,投靠到荆江二州刺使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陶渊明毕竟是正统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他当然不想趟这造反的浑水,恰恰这年冬天,陶渊明母亲去世,于是以母丧辞官,第二次仕途结束。公元402年,桓玄举兵攻入东晋首都建康,改国为楚。公元405年,刘裕在家乡京口起兵攻击桓玄,陶渊明很高兴,马上去投奔刘裕,并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这一年,刘裕击败桓玄,扶保司马德宗登基,紧接着司马德宗将皇位禅让给刘裕,刘宋王朝诞生,南北朝开始。论功行赏,刘裕却仅仅封陶渊明做了一个无职无权的镇军参军。陶渊明对刘裕是颇有几分崇拜的,但骨子里的正统思想却使得他对刘裕的“谋朝篡位”颇有不满,在这样的矛盾心理作用下,眼里的刘裕就有了许多异样的味道,刘裕对陶渊明这样的心态自然也是洞若观火,所以当然也不会重用陶渊明。陶渊明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中写道:“日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三月,上表辞官,马上被批准。再回家种地。还是公元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10-这次到任应差的原因主要是为了生计,他在《归去来兮辞》里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连酒都好久喝不上了……”但干到第八十一天,浔阳督邮要来视察,丰下说:“您得穿戴整齐了,去跪迎上差。”这时候,陶渊明心中多年的郁结和文人傲骨终于爆发:“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这是陶渊明第四次辞官,也是最后一次,十三年的仕宦生涯结束了。幸甚啊,幸甚!归去来!魏晋文人洒脱飘逸的风骨对他影响颇大,陶渊明这年为自己更名为“潜”,并开始与佛道隐士来往,思索感悟,在自然天地中体会自然化生,天人合一的快乐。终于得出结论,要“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了,这时候的陶渊明终于不再是一个半吊子政客,半吊子侠客,而成长为我们心目中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了。以此为节点,把陶渊明的一生分为前后两段。陶渊明归隐之后,过着“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生活,每天就是流连山水田园、饮酒、吟诗。与当年龌龊官场一比,真有重生之叹,这时候的陶渊明知道,这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他以诗明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就是说过去错了,对仕途彻底绝望了。陶渊明归隐后有自得与快乐:“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欢乐之情溢于言表,但同时也有抑郁:“……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丰收的年头,陶渊明家会酿几大缸米酒,朋友来了,则必饮,一般总是老陶先醉,醉前会说:“我要醉了,不送你了啊,自己走好。”真是可爱极了。歉收的年头,老婆孩子都一脸菜色,酒就没了。这时候也有朋友送他些钱米,也有的就请他过去,说是谈谈诗什么的,实际上就是想让陶渊明一醉。陶渊明曾在诗中写下自己的感叹:“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生活的确时有艰难,但归隐后的陶渊明,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里,最终得到了畅快淋漓的自由,他的诗章也在这个时期达到了最高境界,我们记住并且欣赏的也正是归隐后的田园诗家陶渊明:《归国田居》里,他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饮酒》中写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桃花源记》中:“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五柳先生传》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王国维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桃花源是一个抛却利禄功名后才能进去的一个弥满花香的所在,桃花源是个大美的所在,在陶渊明描写的世外桃源里,人们自由和平,天性真纯。成为了历代中国文人心灵的寄所,成为一个代表“田园隐逸”的文化符号。(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A.“学而优则仕”是陶渊明几次出仕的原因。他是正统文人,有正统的忠君思想,加上少有大志,希望在仕途大展宏图就不难理解了。B.陶渊明仕途经历坎坷。他先后在王凝之、桓玄门下做事,之后又投奔刘裕,却都不得志,最终在彭泽令任上辞官归隐。C.本文基本按时间顺序展开,结构完整。“幸甚啊,幸甚!归去来!”一段上承上启下,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最终归隐的肯定和欣喜。D.本文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文章评叙结合,多次引用陶渊明的诗句,多次使用心理分析和细节描写等手法,使人物丰满可信。-10-E.归隐之后的陶渊明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荒年要靠友人接济才能生活下去,所以在纵情山水田园之时,心中也感慨悲苦。(2)少年时,影响陶渊明成长的因素有哪些?(6分)(3)请分析陶渊明辞官归隐的主要原因。(6分)(4)文中为什么说“桃花源是一个抛却利禄功名后才能进去的弥满花香的所在”?请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认识。(8分)第Ⅱ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女孩勇敢站出来指认,并帮助受害者找到小偷要回手机。不想,小偷转过身来两拳就将其打晕在地并逃走,周围大多数人却对此,原因是怕遭报复。②香港学生应该明白,那些西方的支持者在,乐见他们阻止中国的发展,可是,他们却不会让他们免遭法律的制裁。③在北部,土耳其顶着国际社会巨大压力就是不援助已是围城之困的科巴尼,无非是想,让极端组织和库尔德武装力量相互削弱。A.隔岸观火作壁上观坐山观虎斗B.坐山观虎斗作壁上观隔岸观火C.作壁上观坐山观虎斗隔岸观火D.作壁上观隔岸观火坐山观虎斗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一书选取近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为对象,除了从语言的正误方面做出是非判断之外,还注重对读错的原因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B.在世界杯这个舞台上,球迷们能够近距离地为自已属意的巨星欢呼,初来乍到的小将们也有机会一战成名,这些恰是世界杯的魅力所在。C.户籍制度像一堵无形的墙,不仅催生出大都市与中小城市、沿海城市与内地城市的“泛二元”的格局,而且把城乡切割为二元结构。D.当前,国内多地积极探索了减少高考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一年多考。其中的经验及教训,也应及时借鉴汲取,以便在此次“两种模式高考”的推行中少走弯路。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当青铜艺术只能作为表现高度工艺技巧水平的艺术作品时,它实际便已到了终结之时。,,,,,,就判然有别。十分清楚,人们更愿欣赏那狞厉神秘的青铜饕餮的崇高美,它们毕竟是那个“如火烈烈”的时代精神的体现,是青铜艺术的真正典范。①审美价值之高下②战国青铜巧则巧矣③气魄之大小④则力量之厚薄⑤但如果与那种有狞厉之美的殷周器物相比较⑥确乎可以炫人心目A.②⑥⑤④①③B.⑤②⑥③④①C.②⑥⑤④③①D.⑤②⑥①③④15.《水浒传》中写武松打虎之前,到一小酒店,看见店前挑着一面招旗,上头写着五个字:“三碗不过岗”,从现代商品经济的观点来看,“三碗不过岗”是绝妙的广告词,请写出其两点绝妙之处。(4分)第一、第二、-10-16.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信息,拟写一条“年画”的定义。要求:语言简明,不超过40字。(5分)年画是民间很常见的一种图画,大多于农历新年到来时红贴。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传统年画多为本版水印制作,主要产地有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和山东潍坊等;现代年画则多为机器印制。年画的常见题材有合家欢、看花灯、胖娃娃、五谷丰登等,也有以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为题材的,多含有吉祥喜庆的意义。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相关记载;清代中期,年画尤为盛行;至今还深受人民群众喜爱。17.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画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2字。(5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基本思想是可游、可居、可望。其中,①。一切美术都是“望”、都是欣赏。不但“游”可以发生“望”的作用,②,也同样要“望”。一切亭台楼阁、都是为了“望”,都是为了得到和丰富对于空间的美的感受。在园林建筑艺术中,③,有了窗子,内外就能发生交流。窗外的竹子或青山,经过窗子的框框望去,就是一幅画。而且同一个窗子,从不同的角度望出去,④,于是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这样,画的境界就无限地丰富了。如“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人从一个小房间“望”到千秋之雪、万晨之船,以小见大,从而获得了⑤。五、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一次,阿拉巴马州红色军工厂举行阅兵仪式。检阅官是位上校。一切进行得都很顺利,但当上校走到某位士兵面前时,他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突然厉声命令道:“把口袋上的扣子扣好!”那位士兵非常慌张,结结巴巴地问道:“现在吗?长官?”“当然,马上!”上校回答。于是,士兵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把上校上衣口袋的扣子扣上了。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800,书写工整,卷面整洁。-10-4.A。“竟”在此处是“最终、终究”的意思。5.D6.C。原文为“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皇后请示过皇帝,才派人送礼物给魏征,并不是“私下派遣”。7.(1)作为太子,担忧的应该是自己优秀的品德没有养成、美好的名声没有远扬,怎么去担忧自己所用的器具物品少了呢!(5分。第一句1分,关键在“为”。第二句3分,所字结构1分,判断句1分,“德不立而名不扬”1分。最后一句,大意1分)(2)如果皇帝采纳忠言,那么世间百姓就会安宁;如果皇帝拒绝忠言,那么国家政事就会变得紊乱。衷心希望陛下好好思考这句话,那么对于整个天下来讲,都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儿。(5分。第三句2分,关键点:诚、详。其他一句1分) 8.和风,啼鸟,河畔草,树头花。(2分,答出两点得1分)乐景写哀(反衬)(3分)【解析】这首诗一开始便问道:春天从来到人间,就悄无声息地到何处去游历呢?第二句即交代谜底,春天走遍了天涯海角才肯作罢。三、四两句用了拟人手法,春天每到一处,先派遣“和风”传送消息,告诉人们春天将来临,再遣“啼鸟”说明春天到来的缘由。接下来的五、六两句描写春天到来后的绚丽景色:河畔绿草如茵,树头繁花点缀。而最后两句诗意一转:春天如果到我的故乡理该寻觅我吧,那就请春天为我向家人传去沦落江州的信息。9.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2分)以拟人手法虚写(想象)春天到了自己家乡,到处找我不见,而我只有托春天向家人传达沦落江州的愁苦;含蓄蕴藉。(4分,手法2分,效果分析2分)【解析】诗的中间四句描绘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色,尾联抒发了“天涯沦落之恨”,是传统的“乐景衬哀情”-10-的手法。诗人被贬谪江州的伤感消沉,也尽在这亦真亦幻的想像与描写之中,可谓含蓄蕴藉,哀而不伤。这首诗是白居易任江州司马期间所作《浔阳春》三首的第一首,题为《春生》。它与《琵琶行》同是抒写天涯沦落之恨,但选材,谋篇,命意,又何等不同!这就是艺术创造。这是一首七言律诗。盛唐以来,七律或工丽,或雄浑,或沉郁顿挫,佳作如林。但写得这样轻灵、跳脱、活泼的,还不曾有过。10.(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2)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4)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6)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11.(1)A1分、B2分、C3分,D、E0分。(A、陶渊明出仕还有解决家境窘迫的现实原因。D、“多次使用细节描写”错。E、生活是“时有艰难”,不是一直拮据;“所以”强加因果;也无悲苦意。)(2)①祖上曾经的辉煌激励着陶渊明少有大志。②良好的家教使陶渊明学习努力。③野逸散仙般的外祖父对他最终归隐产生了影响。(每条2分)(3)①政治上不得志,最终对仕途彻底绝望。对不被重用,无法施展兼济天下的抱负的不满;对龌龊的官场的厌弃,面对屈辱时多年郁结和文人傲骨的爆发,使陶渊明最终决定归隐田园。②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在田园生活中体会到了真正的快乐,明白这才是自己真正喜欢的生活。③晋时文人洒脱飘逸的世风对他的影响。野逸散仙般的外祖父及佛道隐士也对他产生了影响。(每条2分,意思对即可。)(4)桃花源是一个心灵的大美所在,想要体验桃花源的境界需要人放下名利。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人生选择的认可和对桃花源的喜爱。(观点2分)①陶渊明在与官场决裂,抛弃功名利禄之后,才真正走进了自己的心灵,才真正有了酣畅淋漓的自由,享受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一条结合原文阐述“抛却利禄功名后才能进去”,强调其条件关系;有对传主人生选择的认可。言之成理、成文即可,2分。)②陶渊明所构建的桃花源,风景如诗如画,人们天性真纯,社会自由和平,是让人向往的美的所在。它成了中国历代失意文人心灵的寄所和田园隐逸的文化符号。(这一条意在解释“桃花源”是一个“弥满花香”的所在,言之成理、成文即可,2分。)生活中,我们也不应该过于执着名利,也应该尝试在山水田园中体味人生的大美。(这一条结合自己、现实谈个人见解。言之成理、成文即可,2分。)12.D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去救助,在一旁看热闹。作壁上观:壁:壁垒,古时军营四周的围墙。观:旁观。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比喻置身事外,在旁不协助任何一方。坐山观虎斗:比喻为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等到两败俱伤的时候,再从中取利。13.【答案和解析】答案:B解析:A.表意不明,“200个中国人最易读错的字”有歧义;C.不合逻辑;D成分残缺,在“一年多考”后加“等多项革新举措”。14.C.【解题思路】从题目中提供的六个句予来看,横线处所填内容应是两种青铜器的对比,由此可以判定②句应在第一个横线处;根据横线后的"就判然有别”可知前面填的应该是比较的内容:由此可以判定①③④⑤句应该在后四个空;再根据句式来看,③句与④句句式更为相似。应该是④③①这样排列。由此即可选出答案15.(3)第一,宣传其酒特别醇厚浓烈,吸引客人;第二,既劝量少者不贪杯,又刺激海量者多饮酒;第三,借猛虎之威劝客人留宿,提高经济效益。(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可满分,意思对即可)16.(3分)年画是春节时张贴的,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含有吉祥喜庆意义的图画。17.(5分)示例:①“望”最重要②即便是“居”③窗子起着“望”的重要作用-10-④景色都不相同⑤丰富审美感受【参考译文】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长安人,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从小喜好读书,在匆忙中时也一定遵循礼仪规则。长孙皇后生性简约,不喜欢浪费,所需的东西,够用就行。太宗非常礼待她,经常和她谈论到赏罚的事,她回答说:“母鸡在清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了。我以一个妇人(的身份),怎么敢参与听闻这些政务大事呢?”太宗坚持和她说,她最终不应答太宗。当时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往日和太宗是平民的交情(是平民时就是好朋友),又因为他是辅佐太宗创业的功臣,对太宗很忠心,能自由出入于内室,太宗打算在朝廷政务上重用他。皇后坚持说不行,经常趁着空闲启奏说:“我已经身处皇宫,已经尊贵到了极点,实在不希望兄弟子侄们于朝廷列位任职。汉朝的吕后、霍后可以说是让人刻骨的切骨之警示教训。特别希望陛下您不要让我的哥哥担任宰相。”太宗不听,最终任用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皇后又暗中让长孙无忌苦苦请求辞官,太宗不得已(不获已:不得已)就答应了他,另外让长孙无忌担任开府仪同三司,皇后心里才高兴了。太子承乾的乳母遂安夫人常对皇后说:“东宫的器物用品缺少,想要上奏要一些。”皇后不听从(她的话),说:“做太子,担心的是美德不能树立美名不能显扬,何必担心器物用品缺少呢!”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是太宗特别喜爱的,到公主将要出嫁时,太宗下令有关部门置办的财物嫁妆比长公主(太宗妹妹)的嫁妆翻倍。魏征进谏说:“昔日汉明帝时,将要封赏皇子,汉明帝说:‘我的儿子怎能和先帝的儿子一样呢!’(自己的儿子应少一些)称为长公主,确实是因为长公主比公主尊荣,感情虽有差别远近,但义理上不能有差别。如果让公主的嫁妆超过长公主,恐怕不合礼制,希望陛下(慎重)考虑这件事。”太宗退朝后把魏征的话告诉皇后,皇后感叹说:“曾经听闻陛下看重魏徵,一点也不知道其中的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