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在社会中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法律渗透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②凡事都必须通过法律才能解决 ③法律具有协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作用 ④法律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的权利和履行的义务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2.在法律规定下,( )不是我们享有的权利。A.人身权B.乘坐大巴逃票C.受教育权3.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明确物的归属.发挥物的效用,保护权利人的物权,根据宪法,制定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法》4.下列内容中,属于公民义务的是( )。A.物质帮助权B.财产权C.维护民族团结5.在“征求十四五规划建议”期间,威威的爸爸在网上建言献策,威威的爸爸行使了( )。A.平等权\nB.文化权C.重大事项参与权6.“任性”是近年来非常火的一个词。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但在微信、QQ等公共空间决不可“任性”。下面原因中不正确的是( )。A.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要履行相应的义务B.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C.所有网络造谣行为都要受到刑法的处罚D.公民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7.(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A.刑法B.公司法C.劳动法8.下列关于中国公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李豪拿到身份证了,终于正式成为中国公民了B.表哥要出国留学两年,真遗憾,从此就不是中国公民了C.祖祖辈辈生活在中国的小丽看着刚出生的妹妹,很高兴家里又多了一个中国公民D.隔壁王叔叔犯罪坐牢,就不再是中国公民了9.学生乘坐大巴去秋游,爸爸妈妈带孩子到医院看病等,这些活动都要受( )的约束和保护。A.道德B.民法C.刑法\nD.法律10.陈璐通过学习,知道了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由此陈璐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A.宪法是国家根本法B.宪法是公民确立的保障书C.宪法是治理国家的方略D.宪法与公民权利息息相关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中华民族是( )、( )、( )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2.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 )和( )。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 )和( )。4.我国的第一部宪法于( )年颁布。2020年宪法宣传日的主题是( )。5.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 )、( )和执行公务的人员越来越多。6.法律调整( ),保护( )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 ),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7.法律保护了我们的(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身权、( )等权利。8.(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9.( )与国家密切相关,标志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10.为国家( )、民族( )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在饭店用餐后,不用开发票,不会对国家的税收造成影响。( )2.学校门口的墙上、街道边的电线杆上被人贴满了烟草广告,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3.义务教育关乎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 )4.丹麦的宪法日是6月5日。 ( )5.我国允许公民有双重国籍。( )\n6.在超市买到了假的产品,只能自认倒霉。( )7.“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并且沿用至今。( )8.权利是相对的,没有界限的。( )9.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 )10.在我国工作了很久的外国人就是我国的公民。(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2.事例和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连一连。小东当兵了 财产权小英的爸爸向税务机关缴纳了税收 依法服兵役小红生病了,妈妈带她看医生 依法纳税小欢买了一台电脑 生命健康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严某检举乡政府违法占用村民土地。次日一大早,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强行带到乡政府“教育”了一整天。(1)乡政府的行为是否违法?(2)你认为严某的哪些基本权利受到了侵犯?2.我国有些地区,由于贫穷和性别偏见,一些女童被迫失学。(1)应该用哪个法律的哪条法规来保护她们受教育的权利?(2)这条法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3.公民履行的义务包括哪些?4.下面同学的说法对吗?你想对他们说什么?\n小明认为说话是他的权利,所以他经常在图书馆里大声说话。5.身份证的用处有哪些?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周六晚上,公司职员小辉请同事到他家小区的空地开生日晚会。他们高谈阔论,大声喧哗,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为此小辉很困惑。公共空间人人享有使用的权利,为什么我们不能随心所欲?七.材料题(共1题,共4分)1.朱先生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他得知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便将自己的想法和详细建议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很快,这名人大代表打来电话告诉朱先生,将把他的建议整理提交。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向全国公开征集意见,朱先生又把自己的建议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相关机构,其中部分观点还在财经媒体上刊登。看到自己的建议受到重视,朱先生很高兴:“作为公民,我很开心能有这样的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你发现朱先生是通过哪些方式关心国家大事的?八.综合题(共3题,共27分)1.德润心灵,法护成长。拥有幸福的家庭生活、美好的公共生活离不开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公序良俗,离不开个人自觉,也离不开法制保障。请把下列法律名称与相应家庭生活、公共生活一一对应起来。在括号里填上相应的序号。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D.《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盗窃、损毁路面井盖、照明等公共设施的——( )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他人合法权益——( )\n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支持残疾人事业——( )2.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在以下几件事你要怎么做。答:(1)过马路:( )。(2)借了别人的东西:( )。3.你认为下列情形会涉及到哪部法律,请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李某初中没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 )。 赵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 )。15周岁的罗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 )。 小学生张某经常放学后去学校附近的网吧打游戏( )。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员工工资( )。 爷爷举报附近的饭店有偷税漏税行为(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n3.A4.C5.C6.C7.A8.C9.D10.A二.填空题1.智慧;勤劳;勇敢2.自由;权利3.基础;依据4.1954;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5.留学;务工6.社会关系;合法权益;家庭生活7.权利;财产权 8.刑法;民法;行政法9.公民身份;国籍10.富强;复兴;使命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女性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n2.如图:五.简答题1.(1)乡政府的行为是违法行为。(2)侵犯了严某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等权利。2.(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条。(2)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合龄儿童,都要接受义务教育。3.(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4)劳动的义务;(5)受教育的义务。4.他的说法不对。我想对他说,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5.(答案不唯一)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机场办理登机手续;车站取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邮寄物品……六.辨析题1.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七.材料题1.朱先生是通过参政议政、舆论监督、积极建言献策来关心国家大事的。八.综合题1.B;C;A;E;D2.走人行道;要及时归还3.①;③;②;④;⑤;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