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不属于家庭暴力的是( )。A.殴打B.捆绑C.关黑屋D.思想教育2.(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A.司法B.刑法C.宪法D.立法3.“公民”一词最早出现于古( ),并为古罗马所沿用。A.印度B.埃及C.希腊D.巴比伦4.(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A.法律B.民法C.刑法D.道德5.下列情景不属于民法范畴的是( )。\nA.小黎的妈妈为小黎购买了一份意外保险,正与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签订合同。B.邻居小马在上班的路上遭遇了交通事故,法院判决肇事司机承担了全部赔偿责任。C.区政府在房屋拆迁的过程中毁损了王奶奶家屋内的合法财产,予以赔偿。D.二叔的健身房开业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他颁发企业营业执照。6.下列不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出国的人B.犯罪后被判刑的人C.外籍华人7.公民( )是身份证上独无二的信息。A.户口所在地B.身份号码C.出生年月日D.性别8.关于我国公民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②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③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④选举权是每个公民都享有的权利。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9.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 )。A.具有双重国籍B.加入外国国籍C.申请退出中国国籍\n10.今年“两会”期间,小刚一家人参与了家乡新城选址的网上建言献策活动。小刚一家人行使了公民的( )。A.平等权B.文化权利C.检举权D.建议权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1.宪法是国家的( ),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2.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 )国籍。中国公民具备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 )国籍。3.( )是我国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而制定的法律,于( )年通过,经2006年和2015年两次修正。强调教育公平、( )的理念,关注( )群体的受教育问题是这部法律的重要特点。4.外国人或( )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5.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 )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义务,开展( )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6.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式是“( )”关系。7.纪律、道德和( )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 ),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8.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 )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 )和( )。9.宪法具有最高的( )、( )、( )。10.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 )的对错。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18周岁的所有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3.作为小学生的我们还是未成年人,所以不能参政议政。( )4.法律体系中,宪法最重要,其他法律可有可无。( )5.张兰的哥哥到了服兵役的年龄,他爸爸坚决反对哥哥去。( )6.作为未成年人,应当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 )\n7.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 )8.购物小票已经支付过了,可以随意丢弃。( )9.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 )10.在中国出生的赵明跟随家人移居美国后,他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四.连线题(共2题,共14分)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财产权2.连线题。(将下列行为与其违反的法律对应起来)厂家夸大产品功能,在电视上做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晚上休息时,楼上夜半歌舞声扰人清梦。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上初中时,父母让我辍学回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不良商家师某利用含化学成分的劣质鸡膏制作假鸡精。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父母离异后,父亲不按协议支付小孩的抚养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26分)1.法律和纪律、道德有什么不同?作为一个小学生,简单谈谈你对法律的认识。2.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3.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请你在下图中标示出来。\n( )( )( )( )4.请列举公民行使监督权的三种方式。5.说一说,宪法规定公民应当履行哪些基本义务呢?六.辨析题(共1题,共4分)1.赵丽是一名小学生,她认为自己年龄小,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没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你赞成赵丽的想法吗?写一写你的看法。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看一看,小小身份证有多大用处?张恒的妈妈假期带他外出旅游。出发前,妈妈带他去派出所办理了身份证。一路走下来,张恒发现身份证虽小,但是作用可大了,生活中不少地方都用得上它。你知道身份证有哪些用处吗?八.综合题(共3题,共23分)1.判断并回答。(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2.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你认为爸爸应该怎么办?3.看一看下列事件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选择写在( )中。(1)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n(3)张华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4)李红红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红红妈妈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C4.C5.D6.C7.B8.C9.A10.D二.填空题1.总章程2.双重;中国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教育均衡;弱势 4.无国籍5.20;国际人权6.母子7.法律;权利8.利益;自由;权利9.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10.行为;坚强后盾三.判断题1.√\n2.×3.×4.×5.×6.√7.√8.×9.√10.×四.连线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物质帮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文化权利。2.如图:五.简答题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2.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如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平等权等。3.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年月日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4.信访举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5.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利益;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六.辨析题1.不赞成,因为我国公民不论年龄大小都有监督权,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n七.材料题1.身份证最大的作用是可以证明自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身份,其次就是在出行乘坐交通工具、以及住店的时候都需要身份证,学生考试的时候也需要拿身份证证明自己的身份。八.综合题1.(1)道德;纪律;法律(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2.(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2)最有效的是直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不用律师),通过劳动仲裁下达的裁决书,向单位索赔,如果还不赔,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3.D;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