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护照上的重要信息不包括( )。A.签发机关B.公民身份号码C.出生地点2.根据宪法,( )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国家主席3.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说法告诉了我们(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B.生活离不开法律C.法律来源于生活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4.下列哪一项内容不属于民法规定的范围?( )A.公民的生命健康权B.公民的财产权C.行政机关履行职责5.下列是几位同学在阅读了宪法正文后得出的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B.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C.父母养育我们是应该的,我们长大后可以不赡养父母\nD.未成年人受到法律的特护保护6.(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A.法律B.民法C.刑法D.道德7.丁瑞达的爸爸从来不告诉别人自己在军事科研机构工作的情况是因为( )。A.公民有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B.他不喜欢跟别人说话C.他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在哪里上班D.他认为别人没有资格知道8.( )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A.1982年B.1954年C.2004年9.二班有回族同学,所以班长在组织春游时,都特殊给他们定制一份回族餐,这体现他( )。A.对回族同学高看一眼B.非凡组织能力C.承担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D.爱护同学10.以下关于公民履行义务的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①履行义务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 ②履行义务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 \n③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不能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 )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 )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 )。2.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 )。合法的行为受到( ),违法的行为受到(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3.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依法有权查验居民身份证,我们必须( ),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 )。4.( )是国家的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 )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 )和诬告陷害。6.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 )的使命。7.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 )知识,知道( )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8.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 )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9.(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10.大到( )的政治生活,小到( )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2.小明发现在校门口不远处的网吧,每天都有低年级同学进出,于是她打电话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3.只有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纪律和道德就没有。( )4.我们中国人去国外旅游,就不受到国外的法律的制约了。( )5.明明今年12岁了,为帮父母减轻负担,可以辍学打工。( )6.作为小公民,我们小学生依法享有权利,不必履行义务。( )7.200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 )8.我国将11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9.我们依法享有权利,可以不履行义务。( )10.我国居民的身份证号码是唯一的、终身不变的号码。(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n1.事例和公民权利与义务关系的连一连。小东当兵了 财产权小英的爸爸向税务机关缴纳了税收 依法服兵役小红生病了,妈妈带她看医生 依法纳税小欢买了一台电脑 生命健康权2.把下面情景与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道路上行人、司机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超市里的顾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适龄入学儿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役军官法》餐饮店、顾客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军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联系生活实际,简要写一写法律的作用。2.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3.居民身份证号码的数字各有什么不同的含义?4.赵琳认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你同意她的观点吗?理由是什么?5.组织一次“法律故事会”,讲一讲自己知道的或经历过的与法律有关的故事,说说它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能随意丢弃吗?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12分)1. \n2018年8月21日上午,在从济南站开往北京南站的G334次列车上,一名男乘客霸占别人的靠窗座位,不愿坐回自己的座位。当事女乘客(刚毕业的小姑娘)叫来列车长后,该男乘客自称“站不起来”。列车长问其是否身体不舒服或者喝了酒,对方回答:“没喝酒。”列车长问:“没喝酒为什么站不起来?”对方称:“不知道。”并表示到站下车也站不起来,需要乘务员帮助找轮椅。他拒绝坐回自己的座位,并称让女乘客要么站着,要么坐他的座位,要么去餐车。最后,列车长和乘警劝导男乘客无果,女乘客被安排到商务车厢的座位,直到终点。事发当天,孙某在自己的微信里向朋友描述当天的经历:“今天上午我又把一车厢的人耍的团团转,包括列车长,警察,一车厢的乘客,还有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姑娘。” 2018年8月22日晚,当事男子对此事也进行了回应:称自己当时态度不太好,现在对自己的行为很后悔,并向女乘客表示道歉。8月24日,济南铁路公安处给予孙某治安罚款200元,并在一定期限内限制其购票乘坐火车。9月3日消息,孙赫被列入黑名单,将限乘所有火车席别。(1)如果没有法律,这个霸座的男子可能会有多少种结局?(2)想一想,假如生活中没有法律,我们生活的社会会是什么样子的?(3)请你说说法律的作用是什么?八.综合题(共3题,共22分)1.请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内。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C.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D.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1)李老板向税务部门缴纳税款( )。(2)微博上谩骂同事,人民法院判决小亮公开赔礼道歉( )。(3)王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拘留( )。(4)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 )。2.判断下面的人员是否具有选举资格。有选举资格的打“√”,没有选举资格的打“×”。\n ( ) ( ) ( ) ( ) 3.我国的法律职能不同,请把你知道的法律职能填在对应的括号内。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 )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B4.C5.C6.C7.A8.A9.C\n10.A二.填空题1.界限;损害;滥用权力2.对错;法律保护;法律制裁3.配合;法定义务4.宪法5.人格尊严;侮辱;诽谤6.中国公民7.宪法;宪法8.姓名;生日;家庭地址;不法分子9.民法10.国家;个人 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下:\n五.简答题1.1、指引作用。这是指法律对个体行为的指引作用;2、评价作用。这是法作为尺度和标准对他人的行为的作用;3、预测作用。这是对当事人双方之间的行为的作用;4、强制作用。这是对违法犯罪者的行为的作用;5、教育作用。这是对一般人的行为的作用,包括正面教育和反面教育。2.1.宪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2.宪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3.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3.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是顺序码;第18位是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4.同意。全社会的人都遵守宪法,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权利,这是一种平等,这是一种统一,没有人可以超越,这样才会真正达到国泰民安。5.某中学生林某因与同年级同学钟某发生矛盾后斗殴,当晚8时许钟某纠集同学挟持林某到校外一小巷内,将林某打倒在地。后来林某起身掏出水果刀,对其中的王某等人乱刺后逃离现场,王某被刺后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11月17日,法院以林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林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和同学友好交往。六.辨析题1.公民的身份证复印件不能随意丢弃。因为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因个人信息泄漏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七.材料题1.(1)逍遥法外,以后继续霸座,并炫耀自己的行为;再在其他场合做出不道德的举动;遇到厉害的人揍他;由霸座升级到犯罪等。(分析的合情合理即可)(2)社会将会处于无序状态,任何事情都没有秩序、没有规矩、没有制裁,想咋干就咋干,任何事情都得不到保障,你可以为所欲为,别人也可以对你为所欲为,到处都是犯罪、寻衅滋事,杀人越货,坑蒙拐骗,交通肇事,医患纠纷等等,人们的生活没有安全感。(举例说也可,意思对即行)\n(3)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人们行为的方向;(或明示人们的行为)法律如同尺子,衡量人们行为道德对错;(或公正评判合理与违法的行为)法律如同武器,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或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八.综合题1.D;C;A;B2.√;×;√;×3.③;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