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攀枝花十五中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12月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不得分。2.用蓝黑色的签字笔作答综合题,答案超出答题方框外不得分。第I卷(选择题,50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在科学考察中,利用遥感技术可以A.获取卫星云图B.查询地理数据C.选择考察路线D.对科考船实时导航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在其附近的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图1为“生态裂谷”分布示意图。完成2-3题。图12.“生态裂谷”形成过程中,附近的交错带A.自然植被改善B.风力侵蚀减弱C.地下水流向绿洲区D.流动沙丘转为固定沙丘3.“生态裂谷”出现后,为了绿洲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A.在荒漠区植树造林B.在交错带发展灌溉农业C.在绿洲区禁止开采地下水D.在流域内合理分配水资源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下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III)、次适宜区(II)、不适宜区(I)区划图,读图2,回答4-5题。图24.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A.气候B.土壤C.市场D.水源5.I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A.光照弱B.降水少C.多大风D.低温冻害图3中甲、乙两图分别为“M河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读图回答6-7题.甲图图3乙图96.计划开发河流的水能,修建大坝的最理想位置是A.a处B.b处C.c处D.d处7.M河流域植树造林的主要作用是A.防风固沙B.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调节气候D.美化环境读世界四条著名河流入海口示意图(图4),回答8-9题。图48.四条河流流域中,盛产棉花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④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①三角洲,夏季有台风带来的充沛水量,易发生洪涝灾害B.由于修建水库、大坝引起严重的土壤盐碱化的是图②河流三角洲C.图③海域有世界著名渔场D.图④区域的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图5读两区域图,读图5完成10-11题。10.关于甲、乙两国发展农业生产相同的有利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B.季风气候,雨热同期C.历史悠久,经验丰富D.科技发达,政府支持11.近年来,对C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②全球温室气候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③地下水位上升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加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④⑤D.①②④图6下图中的阴影区表示某种气候类型在M、N两个国家的分布位置和范围,读图6回答12-13题。912.下列关于M、N两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都属于现代型B.两国工业都集中在东北部C.两国都是世界著名的粮食出口国D.两国都有大牧场放牧业13.关于图中M、N两国阴影区气候空间分布范围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夏季风受地形的影响:M国比N国显著 ②阴影区沿岸受洋流的影响:N国比M国大 ③海陆热力性质差异:N国比M国小 ④国土面积:M国比N国大A. ①② B. ①③C. ②③ D. ③④下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屿的最高峰海拔为1424米。读图7,回答14-15题。图714.该岛屿的南北距离约为A.30千米B.80千米C.110千米D.200千米15.关于该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南半球、东半球B.地势南高北低C.常年盛行东北风D.水能资源丰富读“甲、乙两岛国示意图”(图8),回答16-18题。16.甲、乙两岛国均A.年降水多B.都临太平洋图8C.位于中纬度D.沿岸有暖流经过17.与甲国东海岸自然带景观成因最接近的是A.刚果盆地的热带雨林带B.亚马逊的热带雨林C.印度的热带季雨林D.澳大利亚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带18.乙国火山、地震活动频繁,主要原因是位于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C.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生长边界D.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图9下图示意某区域1月份0℃气温等温线分布,读图9完成19-20题。19.导致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A.太阳辐射B.大气降水C.沿岸洋流D.曲折海岸20.图示地区A.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B.南北温差大,降水量东多西少C.峭耸悬崖多分布在陆地东南岸D.荒漠草原广布,森林面积较小俄罗斯气候复杂多样,农业生产很不稳定。据此回答21-22题。9图1021.俄罗斯专家发现下图中(图10)标示的某种地理事物与实际分布不符。它是22.俄罗斯东部地区有许多大河,但河运价值不高,其主要原因是①河流结冰期较长②河流流向与主要货流方向不一致③河流沿岸人烟稀少,无城市④内河航运量小,运费高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989—1990年,由中、美、苏、法、英、日六国南极考察队员组成的国际横穿南极大陆考察队,历时7个月,把人类的足迹印在了南极点上。结合图11,完成23-24题。图11图1123.南极考察队员们经常遇到的困难或危险有A.狂风、暴雪、酷寒B.缺水C.漫漫长夜、黑暗D.气压低、缺氧2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开始行动时南极地区正值极昼期B.从东方站到和平站方向是向西南C.开始行动到南极点及从南极点到和平站距离和用时相当D.考察队员在考察途中见到的最多的鸟类动物是企鹅著名学者帮奇为揭示世界人口分布问题,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的地区,人类密集区称为人类大陆。读人类大陆图回答25题。图1225.关于图中①~④人口密集区的叙述为A.①城市化水平高B.②农业历史悠久C.③人口增长率高D.④世界工业化最早地区9第II卷(综合题,共50分)26.(14分)新疆煤炭预测资源总量2.19万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的40.6%,且大多埋藏较浅,甚至可以露天开发。目前,新疆正在致力于我国西部能源基地的建设,不仅加大煤炭开采,还致力于提高外运能力和拓展外运方式。读下图回答问题。(1)评价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6分)(2)目前新疆正在建设一批坑口火电站和路口火电站,致力于推行“疆电东送”。和“疆煤外运”相比,两种能源输出方式各有什么利弊?(8分)27.读下面某区域局部图(图13),回答下列问题。(14分)9(1)比较甲、乙两地在图示季节气温和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其主要原因。(8分)(2)图中R区域的二片沼泽在不同季节会呈现离合变化的现象,请予以说明。(6分)28.(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材料一:马拉开波湖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为南美洲最大的湖泊,系安第斯山北段一断陷构造湖,面积达1.34万平方千米。湖水北浅南深,盐度较低,但北咸南淡。石油资源丰富,有石油湖之称,日产原油200万桶以上,大型油轮通过拓宽后的水道将原油输送出口,其原油出口占委内瑞拉原油出口一半以上。材料二委内瑞拉人口3200多万人,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其经济严重依赖于原油出口。受2022年下半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影响,经济遭受重挫,国内通胀严重,粮食等物资短缺。材料三:下图为马拉开波湖位置示意图A(1)结合材料分析马拉开波湖湖水北咸南淡的原因。(4分)(2)政府计划将马拉开波市建成大型石油化工中心,试评价马拉开波市建成石化中心的条件。(6分)29.(12分)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读图回答问题。9(1)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6分)(2)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该地区人文环境的影响(以农业和城市为例说明)。(6分)9高二地理1-5ACDAD6-10CBCBA11-15DBABD16-20ADBCA21-25BCADB26.(14分)(1)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开采成本低;国内煤炭市场广阔,但是距离东部市场遥远;运输能力严重不足。(6分)(2)输煤(疆煤东运)——成本高,附加值低,效益低,但对新疆生态环境破坏略轻。输电(疆电东送)——成本低,附加值高,效益好,但加剧新疆当地环境污染,消耗大量的水资源。(8分)27.(14分)(1)甲地降水量大于乙地;(2分)甲地气温高于乙地。(2分)原因:甲地沿岸有暖流经过,(2分);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地处迎风坡,且海拔比乙地低(2分)。(或乙地沿岸有寒流经过,风从陆地吹向海洋且海拔比甲地高)(2)两片沼泽之间地势较高;沼泽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湿季时,雨水补给量大,两沼泽水位上涨而聚合;干季时,雨水补给量小且蒸发量大,两沼泽水位下降而分离。(6分)28、(10分)(1)南部(降水量大)入湖河流多,有大量淡水注入;北部与加勒比海有水道连接,湖水受海水混合不断变咸;人工拓宽入海水道加剧了海水倒灌,增加了北部湖水盐度。(每点2分)(2)利:原油产量丰富,石化工业原料充足;油轮可直接入海,海运便利;石化产品国际市场广阔;石油相关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经验较足。(任意3点6分)29、(12分)(1)地形、河流分布特征:总体上,该区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主要为高原、山地,东北部以丘陵为主,西部、南部以平原为主。(2分)该区域河流多发源于东南部山区及东北丘陵,主要依靠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多为内流河,注入内陆湖泊。(2分)降水量分布及其原因:由于该区深居内地,远离海洋,降水量偏低,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北部、东部地区夏季受到来自北冰洋和大西洋湿润气流的影响,在300mm以上。东南部局部地区为迎风坡,年降水量偏高,在600mm以上。(2分)(无分析只得一半分)(2)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由于降水量和地形分布不同,农业生产类型也明显不同。北部降水量较高,平原耕地面积较广,有利于发展种植业,农业生产以小麦种植为主。中部、西部地形平坦,但降水量较低,以畜牧业为主。沿河谷地区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河水较为充足,地形较为平坦,有利于发展灌溉农业,以棉花种植为主。(4分)对城市分布的影响:中亚地区城市多数分布于地形平坦的河谷地区。这是因为该区绝大多数地方降水量偏低,主要依靠河流提供生产和生活用水。(2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