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对下图漫画理解有误的是( )。 A.这样有利于建设和谐美好的生活B.这样有利于传递正能量C.这是成年人的事情,与我们学生无关2.下列场所属于交通场所的是( )。A.足球场B.火车站C.电影院3.( )可以传递正能量,在温暖的友善传递中,我们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A.公共生活B.公共利益\nC.平等友善D.公共秩序4.构建平等友善的社会,我们提倡这样做( )。①在图书馆边吃零食边阅读 ②观看演出,与台上很好互动③去餐馆吃饭,服务员给我们上菜,我们可以说声谢谢表示尊重④遇到问路的外地人,我们应该热情地指路⑤公园里吸烟⑥小区内图方便随意丢弃纸屑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④5.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公共物品或设备不包括( )。A.路灯B.影院租赁的3D眼镜C.公园里的公共座椅D.方便残障人士的无障碍通道6.如图所示公共标志的意思是( )。 A.禁止偷看B.禁止带相机\nC.禁止拍照D.禁止开灯7.下面那种行为没有侵犯他人的合法公共权益( )。A.高速路上从车内抛物B.在人行道上摆摊C.爱护社区体育设施8.在剧场,下面正确的礼貌行为有( )。A.边观看边激动地讨论剧情,以表示自己的喜爱B.被演出所打动,随时都应该报以掌声C.看戏的观众应该在开场前入座9.如果公共生活没有了秩序,我们的生活将会( )。A.没有变化B.很混乱C.更好10.参与社区生活建设活动的收获不包括( )。A.获得大量报酬B.优化社区环境C.获得快乐D.锻炼实践能力二.填空题(共10题,共30分)1.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弱势群体,自觉维护他们的( ),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 )。2.文明有礼不是空洞的口号,需要我们自觉( )自己的行为。\n3.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 ),公益事业是凝聚人心,增强( )的事业。4.在公共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 ),展示自己的( )。5.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构建有序和谐的( )。 6.社区中的每个成员既是社区秩序的( ),也是社区秩序的( )。7.有的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侵犯了他人合法的( ),严重的还会触犯法律。8.公共生活中,我们的行为是( )的,所以更要注意自己的( )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9.为了引导、提示大家自觉维护和遵守公共秩序,人们设置了( )。10.1840年6月,( )正式爆发。最后以清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公园因为人少,我可以躺在藤椅上休息。( )2.文明有礼需要我们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3.在公园里,为了有最佳拍照位置,我站在老虎雕像上。( )4.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所以不可能平等对待。( )5.社区有没有活力是社会的责任,与社区成员无关。( )6.虚拟的网络世界不存在公共生活。( )7.有些人为了自身利益,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这些行为虽然侵害了他人合法权益,但是也没有犯法,不必太在意。( )8.我们还是小孩,劝阻不了社会上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 )9.我们自己的小卧室构成我们的私人生活空间。( )10.生活中有些现象,让人感觉不舒服,但对公共生活无伤大雅。( )四.连线题(共1题,共10分)1.将公共标志和它设置的目的、出现的场所连起来。保证安全 保持安静 指示方向 提示排队 保护文物\n加油站 图书馆 影剧院 公交站台 博物馆五.简答题(共6题,共40分)1.你心目中的公共生活是怎样的?用你喜欢的方式描述出来。2.遇到这样的事情,你会怎样做?3.对于身边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怎么做?4.什么是志愿者?5.请你调查一下身边的公共设施及其使用现状,简要说明一下你的调查结果。6.我们可以参与哪些公益活动?六.材料题(共1题,共8分)1.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90后东北小伙零下19度“逆行”:无偿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n2月18日,清晨六点,室外温度零下19度。下了一夜的雪仍未停,刘旸用铲子把车身的雪清理干净,又花了半小时把车道清出来。7点,他的车子总算顺利开了出来。“好在没耽误医护人员的上班时间”。因为疫情防控,从1月28日开始,通化市全部道路客运班车暂停营运;全部公交车(城际、城乡、市区)暂停营运;各公路客运站暂停运营;出租汽车禁止出城营运。部分家住东昌区、工作在二道江区的医护人员的出行则成为难题。得知消息后,刘旸琢磨着,“能否用自己的车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没想到,父母和女朋友都没有阻止他,只是叮嘱他,“做好防护措施!”“疫情面前,出不了多少钱,但我可以出力!”1月29日,刘旸便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这样的信息:“因全市公交,出租停运,如果有医护工作者,上下班不便可以联系我免费接送。”对于90后小伙刘旸的做法,你有什么感想?你身边有这样类似事例吗?说说你身边无私奉献的事例。七.综合题(共2题,共10分)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1)观察、分辨上面标志的内容,并将这些标志的名称写在图片下面。 (2)你在哪些场所见过这样的标志?身处其中你有怎样的感受?(请举一例说明)(3)说说在公共场所,人们为什么要设置这些标志?\n2.公共生活中,我们可以为身边需要关爱的人做些什么,请补充完整下面情景句子。①遇到问路的外地人,我们可以( )。②去餐馆吃饭,服务员给我们上菜,我们可以(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C4.C5.B6.C7.C8.C9.B10.A二.填空题1.合法权益;帮助2.约束3.传统美德;正能量4.言谈举止;形象5.公共生活6.受益者;建设者7.公共权益8.公开;言谈9.公共标志10.鸦片战争三.判断题1.×2.√3.×4.×5.×6.×7.×8.×\n9.√10.×四.连线题1.五.简答题1.示例:我心目中的公共生活是每个人都有权利生活的活动空间,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在这里可以有序的享受生活。2.第一幅图中,我们应该告诉这位小朋友,乱丢垃圾是不文明行为,并对他进行劝阻;第二幅图中,我们应该劝阻这位叔叔在公交车上吸烟的行为。总之,我们除了要自己遵守公共秩序,还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3.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我们应当平等地对待他们,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4.志愿者是指在不为获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奉献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有益于社会或个人的活动的人。5.调查结果:小区的健身器材油漆掉了,生锈严重,不仅不美观,使用起来也不灵活;教室的墙壁,有的被学生乱涂乱画,影响了教室的整洁;街旁的路灯不亮了,天黑时,人们缺少了一份光明的指引。6.答:①参与公益活动,我们既可以为灾区捐款资助贫困学生,帮助困难家庭,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照顾孤寡老人参加保护生态环境等志愿活动。②当每个人微小的公益力量积小成大时,就能有效帮助需要救助的个人和群体。让我们坚持日行一善,从小事做起,发挥公益的力量。③服务社会不分大事小事,只要是有爱的公益行动,再小的力量也会因为积累而变得强大,因为生活中的小小善举最终可以汇聚成社会生活中的浓浓大爱。\n六.材料题1.刘旸的行为是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奉献社会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示例,比如:高考免费送考;环卫工人免费午餐等。七.综合题1.(1)禁止吸烟;残疾人专用座;安全通道指示;(2)在商场看到过这样的标志,我感觉这是在提醒人们要关注他人的生命和健康;(3)公共生活中,每个人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设置这些标志,可以更好的提醒人们注意自己的言行。2.热情的告诉他正确的道路;礼貌地说声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