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公共生活靠大家》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哪种公共生活是人们自发组织的?( ) A.社会服务B.看电影C.志愿者服务活动D.各类体育比赛2.下列标志属于公共标志的是( )。① ② ③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3.下面活动是政府提供的是( )。A.看电影B.体育比赛C.参观博物馆D.旅游4.下列( )行为是正确的?\nA.高速路上从车内抛物B.在消防通道上停车C.在人行道上摆摊儿D.在公园儿里吃完瓜果皮核扔到垃圾桶里5.下列哪些行为没有做到文明礼貌( )。①在公园里随手乱丢垃圾②在美术馆里大声喧哗③在旅游景点插队买票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6.对下图中的行为,认识有误的是( )。 A.破坏公共设施的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公共权益B.这属于公共设施,是大家共有的,不能随意破坏C.反正不是自家的,破坏也无所谓7.在马路上看到一位清洁工老爷爷推着垃圾车吃力地上坡,我会( )。A.笑话老爷爷没力气B.离得远点,因为垃圾车好臭C.赶紧去给老爷爷帮一把,帮老爷爷把垃圾车推上坡\nD.再给老爷爷添点垃圾8.学校组织郊游,郊游结束后,你会把垃圾带走吗?( )A.肯定会带走B.看别人怎么做,别人带走就带走,别人不带我也不带C.带走不方便,不带走9.下列不属于服务社区的活动是( )。A.邻里见面微笑问候B.在社区敬老院陪老人聊天,给他们打扫卫生C.更新社区的宣传栏,美化环境10.在公共生活中,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心中要有( )。①他人 ②社会 ③国家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二.填空题(共10题,共32分)1.每个人既是文明礼貌的( ),也是和谐美好的( )。2.遵守社会公德、法律法规,才能保障良好的( ),构建有序和谐的公共生活。3.让我们坚持“日行一善”,从小事做起,发挥( )的力量。4.有些人随意占有或浪费公共资源,毁坏公共设施,这些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的( ),严重的还会触犯( )。5.良好的公共( )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 )和进步的基础。6.中华民族历来就有( )、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7.维护( ),共建( ),需要汇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8.良好的公共( )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9.每个人都有两个生活空间,一个是( )生活空间,另一个是( )。10.公共生活中,我们的行为是( )的,所以更要注意自己的( )举止,展示良好的形象。\n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公共设施。( )2.小明把共享单车骑回家,自己每天使用。( )3.人与人之间是不平等的,所以不可能平等对待。( )4.公共生活多种多样,我们要注意自己的形象。( )5.在公园里,为了有最佳拍照位置,我站在老虎雕像上。( )6.小明说:“在没有人来和没有人坐的前提下,我是可以躺在公园的长椅上的”。( )7.有了公共标志的提醒,人们就能自觉维护或遵守公共秩序了。( )8.虚拟的网络世界不存在公共生活。( )9.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共同利益。( )10.秩序在我们的公共生活中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 )四.连线题(共1题,共4分)1.根据类别,请连线相应的公共场所名称。交通场所 医院文化娱乐场所 候车室体育场所 电影院就诊场所 踢足球五.简答题(共6题,共38分)1.为什么要维护公共利益?2.我们是小学生,也可以参加公益活动。说说我们参加公益能做些什么呢?3.从个人来说,我们能为维护公共秩序做些什么?4.作为小学生,我们可以参与哪些公益活动?(至少写出4类活动)5.你心目中的公共生活是怎样的?用你喜欢的方式描述出来。6.“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你能为社区做点什么?六.材料题(共1题,共8分)1.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90后东北小伙零下19度“逆行”:无偿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2月18日,清晨六点,室外温度零下19度。下了一夜的雪仍未停,刘旸用铲子把车身的雪清理干净,又花了半小时把车道清出来。7点,他的车子总算顺利开了出来。“好在没耽误医护人员的上班时间”。\n因为疫情防控,从1月28日开始,通化市全部道路客运班车暂停营运;全部公交车(城际、城乡、市区)暂停营运;各公路客运站暂停运营;出租汽车禁止出城营运。部分家住东昌区、工作在二道江区的医护人员的出行则成为难题。得知消息后,刘旸琢磨着,“能否用自己的车免费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于是,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没想到,父母和女朋友都没有阻止他,只是叮嘱他,“做好防护措施!”“疫情面前,出不了多少钱,但我可以出力!”1月29日,刘旸便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这样的信息:“因全市公交,出租停运,如果有医护工作者,上下班不便可以联系我免费接送。”对于90后小伙刘旸的做法,你有什么感想?你身边有这样类似事例吗?说说你身边无私奉献的事例。七.综合题(共2题,共11分)1.自主探究。下面是某社区计划开展“爱心义务捐赠活动”,为此,居民们提出两种法案。方案一:每周六上午在社区正门设置“爱心衣物捐赠、领取处”,号召社区居民把自己不穿的质量尚好的干净衣物捐赠给需要的人。有需要的人也可以在周六上午到捐赠处领取衣物。方案二:在社区寻找一面普通的墙壁,画上漂亮的彩绘,安装好挂衣钩。大家随时随地把闲置的、干净的、没有破损的衣物挂在“爱心墙”上,也可以从墙上取走自己需要的衣物。请回答,两种爱心方案,你更欣赏哪个?说说你的理由。2.公共生活需要秩序,请完善公共生活秩序单。A.当我们在图书馆时,( )。B.当我们在学校时,( )。C.当我们过马路时,( )。D.(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C4.D\n5.C6.C7.C8.A9.A10.A二.填空题1.践行者;受益者2.社会秩序3.公益4.公共权益;法律5.秩序;稳定6.扶危济困7.公共秩序;有序生活8.秩序9.私人;公共生活空间10.公开;言谈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n五.简答题1.①公共资源的保障,公共设施的完善可以让人们的公共生活更加丰富便捷,让人们感受到公共生活的美好,并愿意参与到公共生活中。②人人有权参与公共生活,利用公共资源和公共设施享受公共利益,现代社会的人们积极倡导共享出现了很多共享的生活方式。③公共生活需要共建,公共利益需要共享,只有共同维护公共利益才能更好地享受公共生活,保障大家的公共利益。2.我们既可以节省零花钱为灾区捐款,资助困难学生,帮助困难家庭;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敬老院替五保老人打扫卫生等志愿活动。3.我们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劝阻不遵守公共秩序的人。4.参与公益活动,我们既可以①为灾区捐款,②资助贫困学生,③帮助困难家庭,也可以④利用业余时间照顾孤寡老人,⑤参加保护生态环境的志愿活动。5.示例:我心目中的公共生活是每个人都有权利生活的活动空间,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在这里可以有序的享受生活。6.可以替社区领导做宣传板报,看到小区地面有垃圾,主动捡起来放进垃圾桶里;陪小区老人聊天;经常给小区设施设备做清洁等。六.材料题1.刘旸的行为是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奉献社会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和仿效。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示例,比如:高考免费送考;环卫工人免费午餐等。七.综合题1.更欣赏第二种方案。因为在方案二中,体现了对送衣服的人和接收衣服的人的尊重,做到的平等和友善。2.保持安静,爱护书籍;不争不吵,文明友好;不争抢,遵守红绿灯;当我们在公交车上时,不与司机交谈,文明礼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