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宪法条例错误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没有纳税的义务2.( )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A.公共服务系统B.法律援助C.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D.政府机关3.身份证上的前6位数字表示居民的( )A.户口所在地B.电话号码C.邮政编码D.家庭关系4.( )是国家人权日。A.12月12日B.12月10日C.12月5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一个既光荣又神圣的称号。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中国公民,就是看他( )。\nA.是否有中国人的血统B.是否长期住在中国C.是否具有中国国籍D.是否在中国出生6.2018年是汶川特大地震十周年,为此,各中小学陆续开展防地震、防火灾、防踩踏等应急逃生疏散演练活动,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司法保护D.社会保护7.树立宪法权威,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你不认同的是( )。A.国家要全面实施宪法,加强监督B.树立宪法权威只是对国家公职人员提出的要求C.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活动,尊重宪法、学习宪法8.姐姐求职时,被招聘单位“仅限男性”的条件给拒绝,这是侵犯了姐姐行使( )。A.劳动权B.平等权C.人身自由权D.物质帮助权9.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深海载人潜水器是( )。A.蛟龙号B.鹦鹉螺号C.阿尔文号10.下列对“道德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nA.道德的社会规范作用可有可无B.只有法律能规范人的行为,道德不能C.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我国( )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有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 )中国国籍。2.2018年3月17日上午,( )主席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庄严的宪法宣誓。3.我国现行宪法是( )年( )月( )日颁布的,本学期我们将迎来第( )个国家宪法日,国家宪法日,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传递的是依宪治国、依宪执政的理念。4.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 )权利。5.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也越来越多。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 ),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 ),尊重当地的( )习惯。6.宪法是国家的( ),规定国家和社会中( )、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7.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要,查验居民身份证的时候,我们必须( )。8.法律调整( ),保护( ),维护( )。大到国家的( ),小到个人的( ),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9.( )是保护我们最有效、( )的手段。10.宪法及民法、( )、( )等各部门法,从各个角度、各个方面,对公民权利进行( )的保护。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身份证号码是可以更改的。( )2.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3.宪法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 )4.小学生年龄小,只要在学校遵守纪律就可以了,不需要学习法律知识。( )5.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 )6.年纪小的时候我们由父母抚养,长大后我们赡养父母。( )7.国家设立宪法日主要是为了增加一个纪念日。( )8.当公民的居住地发生改变时,身份证号码也会随着改变。 ( )9.刘某在微博上谩骂同事张某,已经触犯了法律。 ( )\n10.我们的居民身份证可以随意借给熟人使用。( )四.连线题(共2题,共12分)1.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与情景对应的的法律用线连起来。2.连线魔方。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本学期学习了一些法律,把你的收获写下来。2.在日常生活中居民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至少回答四种)\n3.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性是什么?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是什么?5.有人坐完火车后就随手把火车票扔掉,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小明的爸爸晚上开车回家-身酒气,妈妈说了他几句不服气两个人吵了起来。小明过去帮助妈妈讲道理,还被爸爸打了一顿。辨析回答:小明爸爸的做法错在哪了?违反了什么法律?七.材料题(共1题,共8分)1.说一说。小亮的爸爸八岁开始上小学,学习非常努力。高中毕业后,他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从部队退役,后来到企业工作。去年,他又被选举为区人大代表。(1)请你分析一下小明的爸爸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2)除此之外,你还知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和应该履行哪些义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27分)1.判断下面的人员是否具有选举资格。有选举资格的打“√”,没有选举资格的打“×”。\n ( ) ( ) ( ) ( ) 2.你认为下列情形会涉及到哪部法律,请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内。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⑥《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李某初中没毕业,家里人就让他辍学打工( )。 赵某某的爸爸经常在酗酒后打他( )。15周岁的罗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 )。 小学生张某经常放学后去学校附近的网吧打游戏( )。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员工工资( )。 爷爷举报附近的饭店有偷税漏税行为( )。3.判断并回答。(1)下列情景属于道德、法律还是纪律?①小伙子,你能给老人让个座吗?属于 ②无故迟到、旷课,这是违反校规的。属于 ③无证驾驶,后悔呀!属于 (2)你认为违反法律和违反纪律的后果一样吗?分析一下法律和道德、纪律的联系与区别。参考答案\n一.选择题1.C2.B3.A4.B5.C6.B7.B8.A9.A10.C二.填空题1.不承认;退出2.习近平3.1982;12;4;6 4.民主5.法律;法律;风俗6.根本大法;最重要7.配合8.社会关系;合法权益;公共秩序;政治生活;家庭生活9.法律;最有力10.刑法;行政法;全方位 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学校门口的墙上、街道边的电钱杆上被人贴满了烟草广告,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n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带领师生全体肃立,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这是在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张兰大学毕业,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被聘为一所学校的数学老师,这是在享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所规定的权利;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这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如图:五.简答题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2.①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②在机场办理登机手续;③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④在手机营业厅里办理业务;⑤在邮局邮寄物品;⑥在银行提取汇款;⑦参加社会保险;⑧领取社会救济;⑨办理个人信贷事务;⑩办理个体营业执照;办理机动车、船驾驶证和行驶证、非机动车执照;参加诉讼活动;办理申请出境手续;前往边境管理区;婚姻登记;兵役登记;户口登记;选民登记等。3.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它不仅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4.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5.不对。因为从火车票与身份证相连,票上有很多个人信息,不法分子可能会利用上面的信息办卡、行骗甚至其它违法活动。\n六.辨析题1.小明爸爸首先是喝酒开车,违反了《交通法》,然后回家打小明,违反了《反家庭暴力法》。七.材料题1.(1)受教育权、依法服兵役的义务、劳动权、被选举权。(2)人身自由权、财产所有权、依法纳税的义务等等。八.综合题1.√;×;√;×2.①;③;②;④;⑤;⑥3.(1)道德;纪律;法律(2)不一样;纪律、道德、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纪律由各单位制定,对本单位的人有约束力,道德是若干年的约定俗成的东西,能规范和约束人的行为和思想,是自然善的一面,不具有强制性。道德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我们每一位社会公民,不仅要遵守法律,自觉守法,还应该要遵守社会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