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2018年国家宪法日的活动主题是( )。A.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制中国B.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C.学宪法,讲宪法D.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2.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总体上( )。A.解决了温饱问题B.实现了小康C.还处在贫穷落后的状态D.跟其他国家还相差很远3.建设法治中国,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因为宪法是( )。A.一切法律的总和B.国家的根本大法C.普通法律的具体化4.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 )。A.孩子B.学生C.顾客D.公民5.( )与法律,是基本的社会规则。A.法规\nB.道德C.规范D.纪律6.当我们在外就餐结束时,应该( )。A.付完钱就可以了B.要一张消费清单C.让商家开具正规发票7.李强家装修房子,中午也不停工,影响大家午休,邻居来找他理论,他说:“我自己的家,想什么时候装修就什么时候装修,”李强的言行错在( )。①认为权利和自由没有限度 ②不知道公民享有哪些权利③行使权利时损害了他人合法权利和自由④没有履行义务的意识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未满十六周岁的公民自愿领取居民身份证的有效期是( )年。A.5B.10C.15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公民无论在什么地方只需遵守中国境内法律B.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旅游时,应当遵守当地法律C.出门旅游时应当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10.我国的国家宪法日是( )。\nA.9月17日B.12月12日C.12月4日D.4月12日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公民身份证号码由( )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 ),7-14位为( ),15-17位为( ),第18位为( ),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 )代替。2.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 )。3.我国的第一部宪法于( )年颁布。我国现行宪法是( )颁布的,2014年,我国将( )设为国家宪法日,也是全国( )宣传日。4.(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5.“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 ),并为古罗马所沿用。6.( )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 )”载入宪法。7.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 )。8.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 )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9.写出两个你在日常生活中履行的义务:( )、( )。10.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 )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商店里出售盗版书籍属于侵犯公民的文化权利。( )2.如果触犯了刑法中规定的条例,那就是犯罪。我国的刑法规定了四百多种犯罪,包括盗窃罪、抢劫罪、绑架罪、贪污罪、交通肇事罪。( )3.道德和法律如同车之两轮,缺一不可。( )4.未成年人可以知道法律,但不需要守法。 ( )5.公民履行义务包括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但没包括我们禁止做的事情。( )6.饭店规定不满300元不能开发票,这是逃税行为。( )7.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一样。( )8.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9.只有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纪律和道德就没有。( )10.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只有刑法和民法。 ( )\n四.连线题(共2题,共11分)1.无论我们是什么身份,在哪里,在怎样的场景中,都有相关的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在约束我们的同时,也是在保护着我们的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一连。张默和老王签订房屋买卖合同 刑法税务机关对某民营企业进行征税 民法李江醉酒驾驶造成多人死伤 行政法2.连一连。《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 人身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劳动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财产权《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文化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 物质帮助权五.简答题(共5题,共33分)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神圣性表现)?2.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3.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的?4.面对欺凌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办?5.王军是一名退伍军人,七周岁开始上小学,学习非常努力,高中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从部队退役后回到家乡自己创办了工厂,做了厂长,他诚信经营,按时缴纳税款,去年他又被选举为全国人大代表。请分析一下王军享受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小明的爸爸晚上开车回家-身酒气,妈妈说了他几句不服气两个人吵了起来。小明过去帮助妈妈讲道理,还被爸爸打了一顿。辨析回答:小明爸爸的做法错在哪了?违反了什么法律?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1.12月4日是我国的“国家宪法日”,也是“全国法制宣传日”,其主题为“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宪法,小明所在的六(一)班准备到附近的社区开展一次宣传活动。\n(1)你认为同学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宣传宪法?(2)如果你是小明,你将向社区居民宣传有关宪法哪些内容?(3)作为小学生的你应该怎样维护宪法尊严? 八.综合题(共3题,共18分)1.规矩对于社会是非常重要的存在。我们现在之所以能和谐地在社会中生活,是因为国家有法制;之所以能幸福地在学校中学习,是因为学校有规章制度。正是因为有这些规章制度的存在,才能使我们更加安全、平稳、和谐地生活。将下面的规则进行分类。(填序号)(1)乘车得遵守乘客须知;(2)到商场购物得遵守顾客须知;(3)抢劫财物,依法处置;(4)来学校读书得遵守班规校纪;(5)篮球比赛要遵守比赛规则;(6)参加文体活动得遵守文体活动的各种规则;(7)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心助人;(8)遵守刑法,杀人偿命;(9)迟到旷课;(10)见死不救。道德:( )。法律:( )。纪律:( )。2.法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根据你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了解,说说以下法律会涉及到哪些环境里?(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3.搭配题。(把下面法律填入对应的括号里)(只填序号)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1)( )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2)(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n(3)(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B3.B4.D5.B6.C7.B8.A9.A10.C二.填空题1.18;地址码;出生日期码;顺序码;校验码;X2.权利;第二次;宪法3.1954;1982;12月4日;法制 4.宪法;国家宪法日5.古希腊6.2004;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7.知识8.有关国家机关9.维护民族团结;保守国家秘密10.自由和权利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n1.如图:2.如下:五.简答题1.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②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③宪法是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书。④宪法有更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2.1.宪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2.宪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3.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3.生活中,公民可采取多种方式参与监督。例如,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有关部门举报或反映;通过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进行监督。4.我们应该勇敢的对欺凌行为说“不”,对于校园欺凌行为,我们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请求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5.受教育权、劳动权、被选举权、人身自由权、财产所有权等;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等。六.辨析题1.小明爸爸首先是喝酒开车,违反了《交通法》,然后回家打小明,违反了《反家庭暴力法》。七.材料题1.(1)出黑板报;召开主题班会;开展演讲比赛、征文比赛等。\n(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宪法的程序最为严格;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3)①学习宪法,领会宪法的精神实质。②宣传宪法,以宪法为行为的最高准则。③自觉遵守宪法,依法行使宪法和正确享受赋予的权利,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④自觉维护宪法的权威,同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八.综合题1.(7)(10);(3)(8);(1)(2)(4)(5)(6)(9)2.工厂里;道路上;超市内;学校中3.②;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