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规定,公民有( )。A.选举权与被选举权B.女性的权利C.人身自由权2.( )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A.公共服务系统B.法律援助C.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D.政府机关3.下列属于中国公民的是( )。A.母亲是中国人,出生在中国B.外籍华人C.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中国人,出生在中国,随母移民德国4.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鱼虾死亡。触犯了( )。A.《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5.早晨,我们在上学路上,要遵守的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n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一位国家领导干部都要接受监督②小学生要自觉抵制各种欺骗和不良诱惑③当选人大代表后就可以为自己谋取私利④小学生不能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7.刑法是规定( )的法律。A.权利和义务B.犯罪和刑罚C.签订和履行合同8.下列关于公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拥有美国国籍的马克不是中国公民B.去美国出差的小李不是中国公民9.下列关于公民参政议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B.是我们的权利,而不是责任C.能够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10.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推动世界国际人权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是( )。A.《经济、社会及文化权利国际公约》B.《世界人权宣言》\nC.《儿童权利公约》D.《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1.( )与( )是基本的社会规则。对社会而言,它们缺一不可。2.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 )等信息,应注意( )。3.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 )。4.我们生活在蓝天和阳光下,也生活在( )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 ),保护着我们的( ),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5.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 )。6.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 ),( ),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权利。7.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 )的对错。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 )。8.(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 )和( )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 )管理国家。9.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10.每年的12月4日是我国的(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只有年满18周岁的人,才是公民。( )2.我的妈妈是中国人,我的爸爸是美国人,我具有双重国籍。( )3.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4.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中国公民。( )5.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 ( )6.法律援助机构只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 )7.国家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 )8.子女在成年后,还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9.在火车站自助机上取票需用身份证。( )10.身份证号码是由15位数字组成。(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下面的话分别是谁说的?请连线。习近平\n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监督起作用了,制度不是稻草人,效果就出来了。邓小平 如果我们不受监督,不注意扩大党和国家的民主生活,就一定要脱离群众,犯大错误。毛泽东2.连线外出旅游 服兵役高龄津贴 受教育法律面前 带身份证应征入伍 物质帮助权适龄儿童入学 人人平等五.简答题(共5题,共36分)1.请举例说明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至少三条。2.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3.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有什么重要意义?4.未成年人有哪些特殊之处?5.居民身份证有许多个人信息,如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写出3条)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认识居民身份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1)关于身份证的知识你知道多少?(至少写出两点)(2)在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至少写出三条)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n1.资料一: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有:平等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劳动权、受教育权、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等。宪法规定了公民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有:劳动、受教育、依法服兵役、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子女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纳税等。资料二:张童少年时失去父母,成了一名孤儿,家庭生活极其困难,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随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因表现出色,多次受到上级表扬。退役后,他当了个体户。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被评为“先进个体经营户”,后又当选为县人大代表。(1)张童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2)你是如何理解“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这句话的?(3)你是如何理解“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八.综合题(共3题,共21分)1.遇到下列情形会运用到下列哪部法律维权?请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写在( )中。A.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F.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露露的叔叔对交警作出的罚款决定不服。( )亮亮的爸爸经常在酒后打他。( )15周岁的周某参与贩卖毒品被警察抓住。\n( )学校附近刚开了一家网吧,小学生郭某放学后经常偷偷去那里打游戏。( )玲玲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 )王敏和妈妈被没狗链的狗咬伤。2.根据你的了解,说一说下列情景体现了我们的哪些权利。(1)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2)公民向学校领导提出建议,体现享有( )。(3)妈妈被选举为地方人民代表,体现她享有( )。(4)爸爸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体现爸爸享有( )。(5)爷爷去世了,爸爸继承了他的财产,爸爸享有( )。3.“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木是组织、确定的意思。中国古代就有“民不举官不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适用于国家全体公民。2014年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并回答:(1)我国将每年的( )月( )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n(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了解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家宪法,请你为国家宪法写一句宣传标语。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A4.D5.B6.A7.B8.A9.B10.B二.填空题1.道德;法律2.家庭住址;保密3.纳税(服兵役);不伤害别人4.法律;行为;权利;法律5.中国6.人身;政治;社会7.行为;坚强后盾8.宪法;党;人民意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9.人民10.国家宪法日三.判断题1.×2.×3.√4.×5.√6.√7.√8.√\n9.√10.×四.连线题1.2.外出旅游——带身份证;高龄津贴——物质帮助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应征入伍——服兵役;适龄儿童入学——受教育五.简答题1.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物质帮助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答出三条即可,举例略)2.权利: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国家应充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义务: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情,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3.关爱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不仅关系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幸福与社会和谐,也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为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4.未成年人好奇心强,什么都想试一试。未成年人的社会经验少,是非观正在形成中。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生理和心理由不成熟向成熟过度。5.①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在含有身份信息的区域注明“本复印件仅供某某用于某某用途,他用无效”和日期;②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③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六.辨析题1.(1)①身份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②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③第1-6位是地址码;④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⑤第15-17位是顺序码;⑥最后一位是校验码等。\n(2)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动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邮寄物品等。七.材料题1.(1)张童享受了受教育权、劳动权、被选举权等基本权利,也履行了受教育权、服兵役、依法纳税和劳动等基本义务;(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权利与义务是相统一的,权利与义务同时产生又相对应而存在,没有权利也就没有义务,没有义务也就没有权利。而且我们可以不享受权利,但是必须履行义务。八.综合题1.F;A;B;D;C;E2.受教育权;建议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劳动权;继承权3.(1)12;4(2)普及宪法知识,树立宪法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