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 )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A.民法B.刑法C.行政法D.宪法2.( )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A.受教育权B.人权C.财产权3.下列哪一部法律专门保护我们的受教育权?( )A.《义务教育法》B.《婚姻法》C.《消费者权益保护法》4.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刑法 B.交通法 C.劳动法 D.宪法5.身份证有效期只有10年的是( )。A.未满16岁的公民B.16——25岁公民\nC.26——45周岁的公民D.45周岁以上的公民6.小华的爸爸因在北京打工,村里通知他回村里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这里小华的爸爸享有( )。A.人身自由权B.文化权利C.选举权与被选举权7.小亮妈妈工作的公司要求员工每天工作12小时,还没有加班费,这侵犯了小亮妈妈的( )。A.平等权B.建议权C.劳动权8.下列属于公民义务的一项是( )。A.维护民族团结B.物质帮助C.人身自由D.生命健康9.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总体上( )。A.解决了温饱问题B.实现了小康C.还处在贫穷落后的状态D.跟其他国家还相差很远10.下列行为不属于履行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A.六(1)班学生林林主动擦扶老奶奶过马路\nB.小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C.大学生小王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D.服装店老板李军不愿纳税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宪法是治国安邦的(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 )。2.宪法是( )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人民通过( )管理国家。3.( )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民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 ),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4.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 )权利。5.( )与( )是基本的社会规则。6.走出国门,每个人都代表( )。7.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 )的地位,是( )的根本法。8.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父母作为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 )和( )。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 )父母。子女在成年后,还有( )父母的义务。9.公民的身份证号码是由( )位数字组成的。10.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 )意志的集中体现。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依据。( )2.配合警察依法查验身份证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3.世界各国只有中国设立了宪法日。 ( )4.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三种。( )5.要想成为中国公民,就必须拥有中国国籍。( )6.我们中国人去国外旅游,就不受到国外的法律的制约了。( )7.在公共场所,要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8.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9.权力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 )10.每个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想选谁就选谁。( )四.连线题(共2题,共20分)1.连线题。\n2.连线题。\n五.简答题(共5题,共32分)1.我国的宪法日是哪一天?其他国家的宪法日也是这一天吗?请举例说明。2.公民身份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请你在下图中标示出来。( )( )( )( )3.谈谈你对居民身份证的认识。4.请举例说明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权利,至少三条。5.我们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有哪些?它们有什么共同作用?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n1.周六晚上,公司职员小辉请同事到他家小区的空地开生日晚会。他们高谈阔论,大声喧哗,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为此小辉很困惑。公共空间人人享有使用的权利,为什么我们不能随心所欲?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1.一天,孙园一家三口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说:“如果不要发票,就送你们一个小水杯。”孙园很喜欢那个水杯,但是,孙园爸爸坚持要开发票。服务员又说:“我们饭店规定消费不满300元不能开发票。”孙园爸爸很生气,说:“哪里有这种规定﹖你们再不开发票,我就打纳税热线12366!”服务员这才很不情愿地给他们开了发票。请用所学法律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你怎样看待饭店服务员不愿意开发票的做法?(2)你怎样看待孙园爸爸的做法?(3)如果遇见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八.综合题(共3题,共28分)1.某市进行旧城区改造,许多房屋面临拆迁。张某有私房一处,也在拆迁的范围内。因为就拆迁补偿的有关事宜同开发商没有达成协议,张某不同意拆迁。后来,开发商见事情拖得太久,耽误施工进度,就派来铲车要强行拆除张某的房子。张某手拿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站在自家房前,挡住铲车,大声呼喊:“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你们这样做是违反宪法的!”工作人员气愤地说:“快让开!宪法算老几?我们是根据市里的拆迁条例来办事的。”张某说:“宪法刚刚修改过,你那个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和宪法不符,不能算数。”工作人员说:“市里搞拆迁,本市的拆迁条例不算数还有什么算数?”双方一直纠缠不清。1.你认为谁的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请你根据这位公民的身份证上面提供的信息,回答相关问题。李某某的身份证号:222424196008222425。想一想:(1)李某某的身份证号一共多少位数字?答:( )。(2)李某某的出生年份是?答:( )。\n(3)李某某的出生日期是?答:( )。(4)李某某的性别是?答:( )。3.案例:林博远家楼上的高叔叔这几个月装修房子。高叔叔让工人早上六点就开工,晚上十点才收工。装修噪声搞得楼上楼下的邻居睡不好觉,林博远的爸爸多次找高叔叔协商,请他妥善解决问题,高叔叔却理直气壮地说:“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是我的权利,你无权干涉!”甲:高叔叔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别人无权干涉。乙:林博远和他的父母也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丙:高叔叔装修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你如何评价这三位同学的看法?如果你是林博远,你会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2.B3.A4.D5.B6.C7.C8.A9.B10.A二.填空题1.总章程;集中体现2.治国安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民法;合同4.民主5.道德;法律6.中国7.至高无上;国家\n8.权利;义务;孝敬;赡养扶助9.1810.党和人民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下:\n五.简答题1.我国的宪法日是12月4日;有的国家不是这一天,比如:美国的宪法日是9月17日;丹麦宪法日是6月5日;俄罗斯宪法日是12月12日。2.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年月日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3.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公民身份号码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为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为顺序码,第18位为校验码,如果校验码为10,则用X代替。4.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物质帮助权、劳动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答出三条即可,举例略)5.法律、道德、纪律等都是人们生活中的规范。他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六.辨析题1.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宪法规定,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七.材料题1.(1)饭店工作人员不给开发票的做法是违法的,没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饭店工作人员不开发票,饭店就可能逃税,国家的税收会因此流失。(2)孙园爸爸的做法是正确的。孙园爸爸坚持索要发票,是在维护国家的税收权利,是在监督饭店履行依法纳税义务。\n(3)我会索要发票,如果不给的话,我会拨打纳税热线或者去税务部门举报。(答案不唯一)八.综合题1.(1)张某的观点更合理。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它是其他法律法规的立法基础和依据,具有最高的权威,法律、行政法规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它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本题中,市里制定的拆迁条例中有关条款同宪法相抵触,应当视为无效。拆迁工作人员无视宪法的最高地位、尊严和权威是错误的。(2)宪法与我们密切相关(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树立宪法意识);公民的法律意识增强;有人缺乏宪法意识,不能依宪办事。2.18位;1960年;8月22日;女3.我同意乙和丙的意见,林博远和他的父母享有不被他人打扰的权利,同时高叔叔装修房子不应该打扰邻居的正常休息。不同意甲的看法,高叔叔是有装修自家房子的权利,但权利是有界限的,公民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如果我是林博远,我会找高叔叔协商,让高叔叔尽量错开休息时间装修房子,在不影响别人休息的同时,抓紧时间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