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2分)1.下列宪法条例错误的一项是( )。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B.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C.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没有纳税的义务2.我们的身份证由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哪个选项是出生日期码?( )A.第1-6位B.第7-14位C.第15-17位3.在日常生活中,法律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时刻与我们相伴。这一说法告诉了我们( )。A.生活完全依赖于法律B.生活离不开法律C.法律来源于生活D.违法的人需要学法4.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是正确的。A.爸爸酒后不开车B.有人偷摘我家葡萄,我也去摘他家葡萄C.我被邻居家的狗咬了,只能认倒霉D.有人欺负我,我找家长去揍他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 )。(多选)A.法律效益\nB.法律权威C.法律地位D.法律效力6.在酒店、手机营业厅、邮局这三个地方,身份证分别有什么用处?7.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刑法 B.交通法 C.劳动法 D.宪法8.公民身份号码是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每个人都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 )。A.出生日期B.年龄C.籍贯D.号码9.工厂随意倒放污水、烟尘和皮料,这里涉及到的法律是( )。A.《广告法》B.《劳动法》C.《环境保护法》D.《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0.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 )部宪法。A.七B.三C.一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居民身份证上有( )、( )、( )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 )或( )的利益。\n2.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 )的方式取得,二是以( )的方式取得。3.国家公职人员就职时根据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公开宪法宣誓体现了国家公职人员对( )忠诚和对( )负责的态度。4.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 )。5.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 )的使命。6.2017年国家宪法日主题:学习贯彻党的( ),维护宪法权威。7.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 )观念。8.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如过马路,要( );借了别人的东西,要( )等。9.( )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10.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 ),这体现了( )、( )和( )相结合的原则。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未成年人遇到违法犯罪活动可以视而不见。(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不一致的。( )3.在社会生活中,约束调整人们的行为要完全依靠法律。( )4.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集体、社会的利益和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5.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6.《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公民具有选举权。( )7.今天,我国的刑法规定了四百多种犯罪,包括盗窃罪抢劫罪绑架罪、贪污罪、交通肇事罪等。( )8.12月10日是世界人权日。( )9.人身自由权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10.我国未满16周岁的公民为未成年人。16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 )四.连线题(共2题,共17分)1.把下列情境与宪法规定的相关权利连起来。\n2.我会连线。 通信自由 维护祖国的安全享受的权利 退休人员生活保障 计划生育 住宅不受侵犯履行的义务 爱护公共财产 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列举出两个人权保护事例。2.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好居民身份证信息保密?3.我国先后颁布了几部宪法?4.列举宪法中规定的我们享有的基本权利(至少三种)5.有人说“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呢?再举例说明你的观点。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n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七.材料题(共1题,共5分)1.李明在上学时就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大学期间响应国家号召,应征入伍。退伍后继续完成学业,毕业后应聘到某国营公司工作,每月领工资自觉缴纳个人所得税,并按时给父母支付养老费用。请你分析上述案例中李明履行了哪些义务?八.综合题(共3题,共30分)1.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说一说,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最少三件)2.结合不同的情景,看看对应的是公民的哪项基本权利和义务,分别将字母序号填在( )上。A.物质帮助权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E.服兵役的义务F.监督权 G.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H.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1.妈妈被选为地方人民代表,她享有( )。2.李奶奶病了,她的儿女轮流照顾她。对应的是( )。3.爷爷今年80岁了,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他享有( )。4.小张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在部队里训练,对应的是( )。5.我们每天按时到校上学,享有( )。6.小丽的爸爸经常登录政府网站查看要闻动态,他有( )。7.小明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排队上车,对应的是( )。8.丁丁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所工作,每次别人问起他妈妈关于爸爸工作情况时,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对应的是( )。\n3.根据下图完成下面问题。1.此图展示的是我国的根本法,它的名称( )。2.为提高它的权威性,国家设立一个专门的纪念日叫( ),在每年的( )。3.设立这个纪念日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B3.B4.A5.BCD6.酒店时,手机用于办理住宿;手机营业厅,手机用于身份验证;邮局,手机用于身份验证。7.D8.D9.C10.C二.填空题\n1.姓名;生日;家庭住址;自己;家人2.出生;申请加入3.宪法;人民4.权利5.中国公民6.十九大精神7.义务8.遵守交通法规;及时归还 9.195410.基本义务;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小亮的爷爷今年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族的高龄津贴----物质帮助权;家琪的爸爸工作的公司要求员工工作12小时,还没有加班费----劳动权;小明给同桌同学起外号叫“大傻”---名誉权;月月设问姐姐大学毕业,考工作时,看到要求“仅招男性”---平等权;晓红在教育局长留言板就校园环境提建议----建议权。2.如下:\n五.简答题1.(1)农村村镇建设中,乡村公路一直通到每家每户门口;(2)很多小区进行改造,通过环境整治,老旧小区的居住环境条件好多了;(3)小明的爸爸妈妈遭遇车祸身亡,村里为他申请了低保补助,学校为他申请了一系列的资助,保障了他日常的生活和教育。2.①妥善处置快递单、车票、购物小票等包含个人信息的单据以及其他包含个人信息的资料,不要随意乱扔,不要随意透露或在网上发布单据的二维码、条形码等。②身份证复印件上要写明用途和日期。③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④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如果请他人代自己办事,也要托付给信任的人。3.第一届、第四届和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分别于1954年9月、1975年1月、1978年3月和1982年12月先后制定、颁布了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其中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第一部宪法,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宪法是我国现行宪法。4.①受教育权;②物质帮助权;③休息权。5.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例如:当我们受到欺凌时,可以寻求法律援助,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六.辨析题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七.材料题1.受教育的义务、劳动的义务、依法服兵役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八.综合题1.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2016年中国女排取得奥运会冠军;2020年中国的无人潜水器成功下潜到海下10000米。2.C;D;A;E;H;F;G;B\n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