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妙妙的爸爸身体残疾,家境困难,可以通过( )获得政府提供免费法律服务。A.法律援助B.法律救援C.法律帮助D.以上都对2.下列关于国家设立宪法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B.我们只需要在宪法日学习宪法C.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的社会氛围D.有助于形成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3.以下哪些情景反映的是公民在行使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①刘XX今年6岁了,高兴地上学 ②爷爷今年90岁了,他领取了国家发的高龄津贴 ③外公今年60岁了,政府允许他退休 ④姐姐今年大学毕业,她和许多男同学一样被招聘到XX公司上班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4.我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对应的公民基本权利是( )。A.人身自由权B.财产权C.文化权利D.物质帮助权\n5.在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 )。A.法制宣传日B.国家宪法日C.道德宣传日6.国庆长假期间,很多游客到四川九寨沟景区旅游。有的游客一边享受优美的风景,一边乱丢瓜子果皮,不履行爱护公共环境的义务。这些游客错在( )。①不懂得权利与义务的差异 ②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一致性 ③行使了自己所享受的权利 ④不懂得公民享有权利时,还必须履行义务A.①④ B.②③ C.②④7.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 )挂失。A.银行B.车站C.公安机关D.邮局8.张某某已经染上新冠肺炎,却隐瞒病情不上报,他的行为( )。A.遭到指责B.触犯法律C.让人们不理解9.世界人权日是( )。A.12月10日B.6月5日C.9月17日D.12月12日\n10.在第五个全国法制宣传日,某校举办了灯谜大联猜活动。其中一个谜面是:排我老大,国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打一法律名称),谜底是( )。A.刑法B.宪法C.民法通则二.填空题(共10题,共56分)1.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 )种。2.( )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3.中华民族是智慧、( )、( )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 )举世瞩目。4.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 )知识,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 )、公民的( )以及( )。5.凡是具有(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6.( )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 )。7.在( ),我们是孩子;在( ),我们是学生;在( ),我们是顾客。我们的( )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 )。8.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 )。合法的行为受到( ),违法的行为受到(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作出公正的处理。9.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论( )大小,我们都有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 )和( )的权利,对他们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 )、( )或( )的权利。10.( )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 )组织实施,为( )或( )中的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受教育只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不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 )3.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我国宪法规定的。( )4.国家设立宪法日具有重要意义。( )5.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侨民散布于全球各地。( )6.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检举违反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行为。( )7.外国人只要愿意就可以加入中国国籍。( )\n8.我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我有著作权。( )9.我国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 )10.权力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牵线搭桥。工作和生活场景 能用到的法律 工厂里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道路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超市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学校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 学校门口的墙上,街道边的电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杆上被人贴满了小广告。 张叔叔和吴阿姨在谈恋爱,他们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准备结婚。 姐姐大学毕业,取得了教师资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证书,被聘为一所学校的音乐教师。 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大量鱼虾死亡。 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带领师生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体肃立,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n五.简答题(共5题,共36分)1.未成年人有哪些特殊之处?2.公民行使权利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3.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请简要回答公民应当履行哪些基本义务? 4.赵琳认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是宪法权威的具体体现”。你同意她的观点吗?理由是什么?5.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六.辨析题(共1题,共5分)1.设立宪法日具有什么重要意义?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1.阅读以下《日记一则》,根据我国公民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日记中的“爸爸”履行了哪几项义务?(请结合日记内容加以说明,至少说明三项)《日记一则》我的爸爸是个退役军人,他身材高大魁梧,做事富厉风行。今天一大早,我被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吵醒,原来,爸爸已经在厨房忙开了……等我起床,桌上的饭莱已经摆上了。“赶紧吃,今天提早送你去学校,爷爷身体不舒服,我得请假带他去医院检查……”爸爸一边以他军人的速度穿戴整齐,一边催促着我。看着爸爸忙碌的身影,我默默地快速地把碗里的粥喝完……八.综合题(共3题,共18分)1.认识居民身份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的规定,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年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应当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未满十六周岁的中国公民,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自愿申请领取居民身份证。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护社会秩序。(1)关于身份证的知识你知道多少?(至少写出两点)(2)在生活中,身份证有哪些用途?(至少写出三条)\n2.判断下面的人员是否具有选举资格。有选举资格的打“√”,没有选举资格的打“×”。 ( ) ( ) ( ) ( ) 3.2016年,全国法院一审开庭审理省部级及以上落马官员42人。(1)上述材料体现了法律的哪些特征?(2)上述材料直接表明法律具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3.B4.B5.B6.C7.C8.B9.A\n10.B二.填空题1.两2.法律3.勤劳;勇敢;成就4.宪法;根本制度;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公民身份证号码6.权利;滥用权利7.家里;学校;商场;身份;公民8.对错;法律保护;法律制裁9.年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10.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机构;经济困难;特殊案件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图:\n五.简答题1.未成年人好奇心强,什么都想试一试。未成年人的社会经验少,是非观正在形成中。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法侵害。生理和心理由不成熟向成熟过度。2.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3.对国家的义务(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尊严等等);对社会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保护自然环境等等);对家庭的义务(孝敬父母、赡养子女等等)。4.同意。全社会的人都遵守宪法,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权利,这是一种平等,这是一种统一,没有人可以超越,这样才会真正达到国泰民安。5.1.宪法提倡或肯定公民的某些行为;2.宪法禁止或否定公民的某些行为;3.宪法要求公民必须做出某些行为。六.辨析题1.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普及日、教育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我国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七.材料题\n1.《日记一则》中的“我的爸爸是个退役军人”可见“爸爸”履行了依法服兵役的义务;“爸爸”一大早为我做早餐,送我上学,可见“爸爸”履行了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爸爸”带爷爷去医院检查身体,可见“爸爸”履行了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爸爸”无法上班,要请假,可见“爸爸”履行了遵守劳动纪律的义务。八.综合题1.(1)①身份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②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③第1-6位是地址码;④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⑤第15-17位是顺序码;⑥最后一位是校验码等。(2)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办理登机手续;在火车站自动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在邮局邮寄物品等。2.√;×;√;×3.(1)材料中国家依法打击制裁贪污腐败等违法行为,体现了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法律不因违法犯罪分子是官员而免于处罚,表明了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2)表明法律的作用是通过制裁违法犯罪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生活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