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李亮妈妈在网上购的冰箱,用了两个月就不制冷了。和卖家联系多次,要求其进行维修,但卖家迟迟不给答复。李亮妈妈可以利用下列哪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法》2.下列关于公民的基本义务,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民的基本义务有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等B.公民履行的义务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C.公民不履行义务,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但不必承担法律责任D.公民不能偷别人的财物,不能伤害别人3.双重国籍在我国( )。A.不被承认B.被认可C.都能使用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我国公民的一项神圣的政治权利,在直接选举中,选民依法参加选举,可以( )。①对人大代表候选人投赞成票 ②投反对票 ③另选其他选民 ④弃权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过年了,妈妈在商场购物被人偷走钱包,涉及的法律是( )。\nA.《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6.( )颁布的宪法全面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A.1982年B.1954年C.2004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文规定:“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情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此规定的原因不包括( )。A.父母抚养教育子女是理所当然的事B.父母教会我们做人,为家庭做出了贡献C.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法律义务8.下列行为或说法不正确的有( )。A.马英上课认真听讲,刻苦学习B.商场保安怀疑消费者李某偷窃,便对李某进行搜身C.杨雪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乱穿马路D.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9.居民身份证上不会出现的信息是( )。A.生日B.姓名C.家庭住址\nD.职业10.“公民”一词最早出现在( )。A.古罗马B.古印度C.古希腊二.填空题(共10题,共42分)1.( )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我国把每年的( )月( )日设立为国家的这个节日。2.( )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 )。3.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 )的地位,是( )的根本法。4.(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 )。5.( )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6.法律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具有( )力和( )性。7.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 ),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8.宪法规定,( )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 )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 )观念,也要增强( )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9.我国宪法日是( ),世界人权日是( )。10.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 )同树根,( )就好比繁茂的枝叶。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三种。( )2.李奶奶生病了,他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 )3.小学生没有财产权。( )4.到别国学习工作、旅游时,应当遵守当地法律。( )5.宪法的生命植根于人民,宪法的力量源泉来自于维护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6.彼得来中国工作多年并热爱这个国家,他可以放弃原来的国籍,加入中国国籍。( )7.奶奶生病了,我和妈妈照顾她,是在尽抚养的义务。( )8.刑法和民法加起来就等于宪法。( )\n9.在法律的大家庭里,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 )10.我们少年儿童只能享受权利,不能履行义务。 (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1.连线魔方。2.将下列所宪法条款和对应的场景内容连起来。\n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1.周日晚上,张亮请同学到他家小区的空地开生日晚会。他们大声喧哗,高歌直至深夜,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强烈不满。为此,张亮很困惑。请从公民正确行使权利的角度劝一劝张亮。2.什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3.人民警察依法执行职务,经出示执法证件,哪些情形可以查验居民身份证?4.法律援助主要面向哪些人?5.根据你对法律的认识,说一说刑法的职能有哪些?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小明说:“法律就在我们身边。”小红说:“法律只约束那些干坏事的人,而我们都是遵纪守法的人,所以法律离我们很远。”小明和小红谁说的对?为什么?七.材料题(共1题,共4分)\n1.朱先生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他得知将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便将自己的想法和详细建议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了一名全国人大代表。很快,这名人大代表打来电话告诉朱先生,将把他的建议整理提交。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向全国公开征集意见,朱先生又把自己的建议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相关机构,其中部分观点还在财经媒体上刊登。看到自己的建议受到重视,朱先生很高兴:“作为公民,我很开心能有这样的渠道发出自己的声音,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你发现朱先生是通过哪些方式关心国家大事的?八.综合题(共3题,共22分)1.下列图片分别表明身份证具有怎样的用处呢?请选择。A.在酒店办理住宿登记B.在火车站自助取票机上打印火车票C.在手机营业厅办理业务D.在邮局邮寄物品\n ( ) ( ) ( ) ( )2.以下是某校六年级小张同学在学校的两段经历。对此,六年级(2)班举行了以“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为内容的主题班会,请你参与其中。(1)请为主题班会拟定一个议题。(2)请你运用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相关知识,说说小张同学的第一段经历对吗?为什么?3.搭配题。(把下面法律填入对应的括号里)(只填序号)①行政法 ②民法 ③刑法(1)( )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n(2)( )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3)( )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C3.A4.D5.C6.A7.A8.B9.D10.C二.填空题1.宪法;12;42.护照;证件3.至高无上;国家4.宪法;集中体现 5.国籍6.强制;权威7.法律8.任何公民;一致;权利;义务9.12月4日;2月10日10.宪法;其他法律三.判断题1.×2.√3.×4.√5.√6.√7.×8.×9.√\n10.×四.连线题1.如图:2.如下:五.简答题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以合法的适当的方式行使权利。张亮和同学们有权使用小区公共空间,但不应影响周围居民休息。(只要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2.基本义务是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应该履行的对国家、社会和他人的某种责任。根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主要有:1、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2、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n3、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卫祖国,抵抗侵略,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5、依照法律纳税;6、其他义务。另外,公民还有劳动的义务和受教育的义务。3.(一)对有违法犯罪嫌疑的人员,需要查明身份的;(二)依法实施现场管制时,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三)发生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突发事件时,需要查明现场有关人员身份的;(四)在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港口、码头、机场或者在重大活动期间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规定的场所,需要查明有关人员身份的;(五)法律规定需要查明身份的其他情形。4.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5.刑法惩罚犯罪,保障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六.辨析题1.小明说的对。法律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法律一方面惩罚犯人,另一方面保护好人,所以法律和每一个人都有关系。七.材料题1.朱先生是通过参政议政、舆论监督、积极建言献策来关心国家大事的。八.综合题1.C;B;D;A2.(1)如何正确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2)不对,公民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我们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其他个人的利益。3.②;③;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