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选项中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具有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选项是( )。A.受教育和劳动B.人身自由和言论自由C.受教育和计划生育D.劳动和信仰自由2.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理解宪法,每年的国家宪法日都有活动( )。A.目标B.项目C.日程D.主题3.我国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权利,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下面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有( )。①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依法服兵役 ③物质帮助权 ④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4.下列有关宪法法律效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我国,任何法律法规都不得与宪法规范、宪法基本原则和宪法精神相抵触B.宪法的法律效力不具有任何强制性C.宪法的法律效力主要表现为对公民的行为约束\n5.下列对于法律的理解,观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颁布的B.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尺C.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治理国家的法律D.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的发展空间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尊老敬老只关系到道德,并没有法律义务B.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C.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7.《关于依法处理监护人侵害未成年人权益行为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公安机关在办理监护侵害案件需要询问未成年人时,应当考虑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采取和缓的方式进行,防止造成进一步伤害。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社会保护C.司法保护D.学校保护8.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B.美国C.日本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条写明“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表明( )。A.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B.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nC.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10.下列关于居民身份证的说法你不赞同的是( )。A.不要随意透露包含个人信息单据的二维码B.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法院挂失C.身份证最好不要借给他人使用二.填空题(共10题,共35分)1.( )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享受社会保障,包括社会保险。2.( )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3.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 ),每个公民( )、( )的身份代码。4.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 )知识,知道( )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5.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 )。6.宪法除了保障公民的( ),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 )利益、( )利益和个人利益( )的原则。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 )、( )的义务,也有对( )的义务。7.每年农历的( )为老年节,( )是世界人权日。8.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走在马路上,有( )保护我们;在工厂里,有( )保护工人们的合法权益。9.( )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填“民法”或“刑法”)10.《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 )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玲玲的爸爸妈妈是中国公民,玲玲出生在美国,那她就不能入中国国籍了。( )2.丹麦的宪法日是6月5日。 ( )3.我在自己家里装修房子,即使吵着你,你也无权干涉。( )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 )6.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 )7.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8.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的法律是民法。( )\n9.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三种。( )10.我国的宪法日是12月4日。 ( )四.连线题(共2题,共9分)1.把下列情境与宪法规定的相关权利连起来。 小花的奶奶今年年80岁,她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族的高龄津贴 劳动权家琪的爸爸工作的公司要求员工工作12小时,还没有加班费 物质帮助权小明给同学叫“瘸子” 平等权考某单位工作时,看到要求“仅招男性” 建议权王晓萌在政府网站就校园周边环境提建议 名誉权2.将下列国家所对应的宪法日连起来。美国 12月4日丹麦 12月12日俄罗斯 6月5日中国 9月17日五.简答题(共5题,共27分)1.想象一下,我们国家没有法律将是什么情景?2.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会涉及哪些法律(至少写出3个)?3.我国的宪法日是哪一天?其他国家的宪法日也是这一天吗?请举例说明。4.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5.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有哪些信息?六.辨析题(共1题,共8分)1.为什么不能随便扔掉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生活中怎样避免泄露身份证信息?七.材料题(共1题,共9分)\n1.案例分析。小明刚买的水杯不见了,他向班长反映了这一情况,班长开始在班级内进行搜查,对话如下。(1)你同意小林还是小军的观点?为什么?(2)班长的做法对吗?为什么?(3)如果你是班长,你会怎么做?八.综合题(共3题,共27分)1.根据下图完成下面问题。\n1.此图展示的是我国的根本法,它的名称( )。2.为提高它的权威性,国家设立一个专门的纪念日叫( ),在每年的( )。3.设立这个纪念日有什么意义?2.法律知识我知道。(填序号)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1)过期食品吃坏肚子。( )(2)叔叔阿姨去民政局领结婚证。( )(3)在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时唱国歌。( )(4)国家规定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 )(5)一家工厂偷偷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大量的鱼虾死亡。( )3.看一看下列事件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选择写在( )中。(1)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n(3)张华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4)李红红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红红妈妈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妈妈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D3.B4.A5.C6.A7.C8.A9.C10.B二.填空题1.《儿童权利公约》2.选举3.公民身份号码;唯一的;终身不变的4.宪法;宪法5.权利6.基本权利;国家;集体;相结合;国家;社会;家庭7.九月初九;12月10日8.《交通法》;《劳动法》9.刑法10.中国共产党三.判断题1.×\n2.√3.×4.√5.×6.√7.√8.×9.×10.√四.连线题1.略2.如图:五.简答题1.如果国家没有法律,整个社会将会一片混乱,国家机器无法运转,人民利益得不到保障。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写对三个即可)3.我国的宪法日是12月4日;有的国家不是这一天,比如:美国的宪法日是9月17日;丹麦宪法日是6月5日;俄罗斯宪法日是12月12日。4.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或老师,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5.身份证正面有:照片、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住址、公民身份号码。背面有:国籍、签发机关、有效期限。六.辨析题1.因为车票、快递单、购物小票上都有我们的身份信息,随意扔掉的话容易泄露身份信息;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安全处理车票、快递单等容易泄露身份信息的东西,不将自己的身份证借给别人使用过,不随意泄露自己的身份信息。\n七.材料题1.(1)我同意小军的意见,因为我们不能私自搜查别人的东西,这样侵犯了别人的隐私权;(2)不对,因为私自搜查大家就是侵犯了大家的隐私权;(3)如果我是班长,我会告诉老师,请老师帮忙,但是不会私自搜查大家的东西。八.综合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宪法日;12月4日;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要使这一天成为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2.⑤;②;①;③;④3.D;C;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