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求做一只油桶需要多少铁皮是求( )。 A.表面积 B.体积 C.容积2.1700多年前,我国数学家( )首次明确提出了正负数的概念。 A.祖冲之 B.刘徽 C.华罗庚 D.陈景润3.某地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过5时气温下降了4℃,又过7时气温又下降了5℃,第二天零时的气温是( )。 A.2°C B.-2°C C.8°C D.6°C4.在数轴上,最接近-5的是( )。A.0 B.-3 C.55.2月27日,北京的天气预报栏上显示,气温为-2~4℃.当天的温差(即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相差)是( )。A.7℃ B.6℃ C.-6℃ D.+6℃6.妈妈按八五折优惠价格买了5张游乐园门票,一共用了340元,每张游乐园门票的原价是( )元。 A.68 B.400 C.80 D.57.8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则它们的体积也一定相等。( )2.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 ( )3.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底等高,且它们的体积相差6dm^3,圆柱的体积是6×2=12dm^3。 ( )4.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 )5.长方形的长一定,面积和宽成正比例。 ( )6.圆柱的底面直径是3厘米,高3π厘米,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三.填空题(共9题,共21分)\n1.4÷( )=25%=15:( )=。(填分数)2.以小明身高152厘米为标准,把小强身高记为+2厘米;小丽身高记为-5厘米,则三个小朋友的平均身高是( )厘米。3.走同一段路,明明要用15分,亮亮要用12分,明明与亮亮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比是( ),明明与亮亮的速度比是( )。4.在一幅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公路长14厘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7小时,平均每小时行________千米。5.5:( )=( )÷8==( )%。6.2019年2月14日,某市的天气预报是:晴,-1℃~8℃。这一天,该市的最高气温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最低气温是________,读作________,温差是________。 7.某地某日最高气温是零上6℃,记作+6℃,最低气温是零下3℃,记作________,温差________℃。8.为积极落实教育厅解决大班额要求,我市某小学六(1)班原有60人减少至45人,现有人数是原来人数的( )%;现在人数比原来减少( )%。9.走一段路,甲用4小时,乙用3小时,甲和乙行走的速度比是( )。四.计算题(共2题,共18分)1.看图列式并计算。(1)看图列式计算。(2)看图列式计算。\n2.如图是一种钢制的配件(图中数据单位:cm)请计算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五.作图题(共1题,共6分)1.在直线上表示下列各数。-5,3,0,-2,0.5,六.解答题(共6题,共42分)1.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面各题。(1)已知圆柱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高是20厘米,求圆柱的表面积.(2)已知圆锥底面直径是8厘米,高是12厘米,求体积是多少?\n(3)如图是圆柱中挖去一个圆锥后的剩余部分,请计算它的体积.(单位:厘米)2.一个圆锥体钢制零件,底面半径是3cm,高是2m,这个零件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3.在生活中,找出三种相关联的量,并写明这三种量在什么情况下成比例关系。4.张老师到我市行政大楼办事,假设乘电梯向上一楼记作+1,向下一楼记作-1.张老师从1楼(即地面楼层)出发,电梯上下楼层依次记录如下:(单位:层)+5,-3,+10,-8,+12,-6,-10. (1)请通过计算说明李老师最后是否回到了出发地1楼? (2)该中心大楼每层楼高约3米,请算一算,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多少米?(提示:2楼只有1个楼层的高,以此类推)5.在一个底面半径为10厘米的圆柱形杯里装满水,水里放了一个底面半径为5厘米的圆锥形铅锤,当铅锤从水中完全取出后,杯里的水面下降了0.5厘米,这个铅锤的体积是多少?6.六(1)班同学植树节去公园种树,有114棵成活,6棵没成活。 (1)一共植树多少棵? (2)这批树的成活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2.B\n3.B4.B5.B6.C二.判断题1.×2.√3.×4.√5.√6.√三.填空题1.16;60;(答案不唯一)2.1513.5:4;4:54.605.20;2;256.8℃;8摄氏度;-1℃;零下1摄氏度;9℃ 7.-3℃;9 8.75;259.4:5四.计算题1.(1)解:200÷=(千克),答:共千克。(2)解:1000×(1+25%)=1000×1.25\n=1250(只)答:兔有1250只。2.表面积:3.14×4×4+3.14×8×4+3.14×(8÷2)2×2=50.24+100.48+3.14×16×2=150.72+100.48=251.2(平方厘米)体积:3.14×(4÷2)2×4+3.14×(8÷2)2×4=3.14×4×4+3.14×16×4=50.24+200.96=251.2(立方厘米)答:它的表面积是251.2平方厘米,体积是251.2立方厘米。 五.作图题1.根据正负数的意义可知:六.解答题1.(1)解:侧面积是:25.12×20=502.4(平方厘米)\n底面半径是:25.12÷3.14÷2=4(厘米)表面积是:3.14×42×2+502.4=100.48+502.4=602.88(平方厘米)答: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602.88平方厘米。(2)解:8÷2=4(厘米)×3.14×42×12=×3.14×16×12=3.14×64=200.96(立方厘米)\n答:体积是200.96立方厘米。(3)解:3.14×()2×20﹣×3.14×()2×10=3.14×36×20﹣×3.14×36×10=2260.8﹣376.8=1884(立方厘米)答:它的体积是1884立方厘米。2.×3.14×32×2=3.14×6=18.84(立方厘米)答:这个零件的体积是18.84立方厘米。3.此题答案很多,例如: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反比例关系。工效一定,工作量与工作时间成正比例关系。4.(1)解:+5-3+10-8+12-6-10=0,即回到了1楼。(2)解:第一次:5楼,15米;第二次:2楼,6米;第三次:12楼,36米;第四次:4楼,12米;第五次:16楼,48米;第六次:10楼,30米;第七次,0楼,0米。\n李老师最高时离地面约48米。5.3.14×102×0.5=157(立方厘米) 答:这个铅锤的体积是157立方厘米。6.(1)114+6=120(棵)答:一共植树120棵。(2)114÷120×100%=0.95×100%=95%答:这批树的成活率是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