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一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高一化学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1.古诗词是历代文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2.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中,与钠的下列性质无关的是A.硬度小B.熔点低C.密度比水小D.强还原性3.已知元素R的化合价是+5价,下列R元素的化合物化学式错误的是A.R2O5B.HRO3C.Mg(RO3)2D.KRO24.除杂和提纯是化学的基本实验技能之一,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5.关于钠的描述正确的是①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NaCl的形式存在②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大③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灭火④Na-K合金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⑤钠在空气中燃烧,产物是Na2O2⑥实验室取用并切割金属钠只需要3种用品A.①③④⑤B.②③④C.除去③D.全部6.实验室中的药品常按物质的性质、类别等有规律地摆放。现有部分药品按某种规律的摆放在实验桌上,如图。做“硫酸的性质”的实验时,某同学取用BaCl2溶液后,应把它放回的位置是A.AB.BC.CD.D
7.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B.HCl、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C.明矾KAl(SO4)2·12H2O和干冰均属于化合物,铁矿石和氨水均属于混合物D.通过化学反应,可由Ba(OH)2一步转化生成NaOH8.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稀硫酸能与铁反应——用于去除铁锈B.钠很活泼——人们发现并制得钠较晚C.氧化铝熔点很高——氧化铝是较好的耐火材料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弹9.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B.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C.将一小块钠投入装有氯化镁溶液的试管里,钠熔成小球并在液面上游动D.将一小块钠投入稀盐酸中,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生成的NaOH再与HCl反应生成NaCl和H2O10.下列关于物质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A.新制氯水应避光保存B.少量钠保存在煤油中C.白磷应保存在汽油中D.过氧化钠应密封保存11.下列氯化物不能由金属与Cl2直接化合生成的是A.FeCl2B.CuCl2C.NaClD.FeCl312.下列物质中含有氯分子的是A.氯酸钾B.漂白粉C.盐酸D.液氯13.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它们在不同的反应中表现出各自的性质。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一致且正确的是A.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存在-B.溶液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HCl分子存在C.向氯水中放入红色布条,一会红色布条褪色,说明溶液中有Cl2存在D.加入NaOH溶液,氯水浅黄绿色消失,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14.生活中可以用氯气灌洞的方法来消灭田鼠,这是利用了氯气的哪些性质①密度比空气大②易液化③能溶于水④有毒A.①②B.③④C.④D.①④15.以下物质间的各步转化中,均可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①C→CO→CO2→Na2CO3;②Na→Na2O→Na2SO4→NaNO3;③Cu→CuO→Cu(OH)2→CuCl2;④CaO→CaCl2→CaCO3→Ca(OH)2。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16.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铜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黄色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蓝绿色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产生棕红色的浓烟,产物溶于水,溶液呈浅绿色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上方有白色烟雾D.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固体17.将一小块钠投入到以下物质中,其中一种产生的现象与其余三种不同,这种物质是A.水
B.稀H2SO4C.MgCl2溶液D.BaCl2溶液18.将少量金属钠分别投入下列物质的水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且溶液质量减轻的是A.氯化氢B.氢氧化钠C.硫酸钾D.硫酸铜19.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目最多的是A.88gCO2B.3.5molH2C.含9.03×1023个原子的SO2D.3.01×1023个硫酸分子20.已知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水中所含分子数为NAB.0.5mol•L-1MgCl2溶液中,所含Cl-数目为NAC.28g氮气(N2),所含质子数为14NAD.常温常压下,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氧原子数为0.2NA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21.(14分)已知钠、氯及其化合物有如下转化关系,请按要求填空:(1)金属钠的密度比水。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的反应方程式是。(2)切开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会,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的Na2O2是色的粉末,Na2O2的重要用途是,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3)在氯气的制备实验中,多余的氯气应用溶液吸收。(4)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填化学式),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CO2作用,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化学方程式为。(5)新制的氯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22.(20分)(1)等质量的CO和CO2,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氧原子个数之比为____。(2)1.5molH2SO4的质量是___g,其中含有______molH,含有______g氧原子。(3)1.806×1024个氨分子(NH3)的物质的量为____mol,含有_____mol氢原子、_____mol电子。(4)有标准状况下的四种气体:①6.72LCH4,②3.01×1023个H2分子,③3.4gH2S,④0.2molNH3,则其体积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5)标准状况下,测得1.92克某气体的体积为672mL,则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23.(14分)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0mol·L-1NaOH溶液480mL:(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____________,该仪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配制步骤:计算,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NaOH固体_______g;固体溶解。该步实验中需要使用玻璃棒,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转移、洗涤。转移时应使用玻璃棒引流,需要洗涤烧杯2~3次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________,摇匀。将配好的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倒入指定的试剂瓶,并贴好标签,注明溶液名称及浓度。(3)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且偏高的是________。①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②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到容量瓶外面
③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④定容时俯视刻度线⑤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⑥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4)若实验过程中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应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取用任意体积的1.00mol·L-1NaOH溶液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填字母)。A.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B.溶液的浓度C.溶液中OH的数目-D.溶液的密度24.(12分)某同学为了探究钠与CO2的反应,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已知:①PdCl2能和CO反应生成黑色的Pd;②NaHCO3+HCl=NaCl+H2O+CO2↑(1)装置①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①中用稀盐酸与CaCO3反应制备CO2,在加稀盐酸时,发现CaCO3与稀盐酸不能接触,而稀盐酸又不够了,为使反应能顺利进行,可向长颈漏斗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_。A.H2SO4溶液B.NaNO3溶液C.煤油D.稀硝酸(2)装置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装置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检查完装置气密性并装好药品后,点燃酒精灯之前应进行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让CO2充满整个装置,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再点燃酒精灯。(4)若反应过程中CO2足量,钠与CO2充分反应后,生成的固体物质可能有多种情况,该同学提出以下猜想;①生成的固体物质为Na2CO3②生成的固体物质为Na2CO3和C的混合物③生成的固体物质为Na2CO3和Na2O的混合物④生成的固体物质为Na2O和C的混合物若反应过程中有下列情况:观察到装置⑤PdCl2溶液中有黑色沉淀,装置④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且向该固体中加入稀盐酸可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写出该情况下钠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