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一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月考高二生物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54分。)1.如图是大肠杆菌细胞中DNA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的图解,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图中酶a代表DNA聚合酶,酶b代表RNA聚合酶B.DNA和mRNA在细胞核中合成,多肽链在细胞质中合成C.结构c与mRNA的结合部位会形成2个tRNA的结合位点D.图中最终形成的4条多肽链的氨基酸的排列顺序相同2.下列关于遗传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噬菌体的体内可以发生DNA复制的过程B.植物的叶肉细胞可以发生转录的过程C.原核细胞的细胞器可能发生翻译的过程D.造血干细胞中可以发生DNA复制的过程3.如图表示遗传信息在细胞中的传递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②④合称为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②过程一般不需解旋酶B.②③过程称为转录,所需的原料是4种核糖核苷酸C.tRNA的作用主要包括识别密码子,运输氨基酸D.人体神经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包括图中的①②③④过程4.2020年初,我国出现了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性肺炎,政府及早采取了严密的措施,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这场肺炎由种新型“冠状病毒”引起,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用(+)RNA表示,以(+)RNA为模板可复制合成(-)RNA,再以(-)RNA为模板合成(+)RNA],侵入细胞的冠状病毒粒子不存在RNA病毒复制所需的RNA聚合酶,下图表示病毒侵入细胞后的增殖过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病毒蛋白是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的B.病毒粒子内的单链RNA可直接作为翻译的模板C.图中的酶是解旋酶、RNA复制酶D.(+)RNA和(-)RNA的核苷酸序列并不相同5.下图为DNA甲基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B.DNA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表达C.DNA甲基化可以改变DNA的碱基序列D.吸烟人体细胞内DNA甲基化水平较高6.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受多种物质的调节,其中CDK2-cyclinE能促进细胞从G1期进入S期。如果细胞中的DNA受损,会发生下图所示的调节过程,图中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中RNA聚合酶与DNA结合,使含有p21基因的DNA片段双螺旋解开B.过程②中可发生多个核糖体结合在物质A上,提高p21蛋白分子的表达量C.失活的CDK2-cyclinE,将导致细胞周期中分裂期的细胞比例显著下降D.正常情况下p53蛋白通过抑制p21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细胞周期正常运转7.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组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5'碳位共价键结合一个甲基基团,但仍能与鸟嘌呤互补配对。DNA甲基化若发生在启动子区,可以导致被甲基化的基因不能转录,这种变化可以在细胞间遗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DNA甲基化转移酶的合成是在细胞核中完成的B.甲基化改变了DNA分子的化学元素组成和碱基中嘌呤的比例C.胞嘧啶甲基化可能会影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D.胞嘧啶甲基化后表达的蛋白质空间结构会发生改变8.表观遗传现象普遍存在于生物体生命活动过程中,下列有关表观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A.柳穿鱼Lcyc基因的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B.基因组成相同的同卵双胞胎所具有的微小差异与表观遗传有关C.表观遗传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能遗传给后代D.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9.下图表示某遗传病患者体细胞内第21号染色体的组成及来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遗传病筛查可用羊水检查、基因诊断进行产前诊断B.母方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产生了异常的卵细胞C.父方由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产生了异常的精子D.该患者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中,正常配子约占1/210.某生物的三对等位基因(Aa、Bb、Ee)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且基因A、b、e分别控制①②③三种酶的合成,在三种酶的催化下可使一种无色物质经一系列转化变为黑色素。如图所示,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无色物质转化成黑色素需要多对基因的控制B.若由于基因A突变导致酶①无法正常合成,则不能合成黑色素C.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D.现有基因型为AaBbEe和AaBbEe的两个亲本杂交,出现黑色子代的概率为7/6411.如图是某种变异的形成过程及变异发生后染色体的某种行为,图中字母为染色体上的相应片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变异类型为倒位,倒位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自身发生扭转、断裂后再拼接B.变异后的染色体只改变了基因的排列顺序,未改变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C.变异后的染色体与未变异的染色体无法进行联会,导致配子形成受阻D.图示变异类型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猫叫综合征属于此种变异12.人类遗传病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三大类。下列说法错误是( )A.抗维生素D佝偻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该病在男女中的发病率不同B.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多基因遗传病,该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C.21三体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超检查能够确定是否患该病D.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光学显微镜镜检能够确定是否患该病13.对下列细胞图中有关染色体变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可能是体细胞,也可能是生殖细胞B.图甲所示的细胞如果是体细胞,该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C.图乙所示的细胞如果是二倍体生物的生殖细胞,则①②上可能存在等位基因D.图乙中含有4个DNA分子、4个着丝粒、4个中心粒14.下列关于遗传变异的说法,错误的是( )A.普通小麦(六倍体)的花药经离体培养得到的的单倍体植株的种子营养更为丰富B.染色体结构变异和基因突变都可使染色体上的DNA分子碱基对排列顺序发生改变C.单倍体中不一定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D.三倍体无子西瓜中偶尔会出现一些可育的种子15.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①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④基因型为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⑤基因型为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A.③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④⑤16.下列关于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先天性疾病都是遗传病,后天性疾病都不是遗传病②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单基因遗传病高③先天性愚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遗传病,可通过显微镜观察染色体数目进行检测④软骨发育不全患者可能是杂合子⑤人类遗传病患者不一定携带致病基因,但可能遗传给子代⑥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的主要手段是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A.①②③⑤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⑤17.下列有关进化证据的叙述,错误的是( )A.从植物化石推测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分类地位,古生物化石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B.从蝙蝠、鲸、猫等动物的前肢骨骼的适应性分化中,依稀可见同源器官的存在C.从鱼类、鸟类、哺乳类动物的早期胚胎中均有鳃裂这一事实中,得到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D.从比较真核细胞内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序列的差异性大小,推测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远近18.从微小的酵母菌,到独木成林的细叶榕;从善于攀援的黑猩猩到人类,不同生物之间具有很大差异。然而在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却能揭示它们有共同的祖先,下列说法不能为“生物有着共同起源”提供证据支持的是( )A.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的细胞内,都是以ATP作为能量“货币”的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自养的C.几乎所有生物几乎都共用一套遗传密码D.细胞学说中“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观点19.下列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于进化的解释还是局限于个体水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从种群的层面科学系统的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B.环境的变化导致生物出现了适应性的变化C.杂交育种过程中不断的自交和筛选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D.拉马克认为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20.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选择导致的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条件B.协(共)同进化中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某种群中AA个体的比例上升,则A的基因频率会相应增加
D.在自然选择过程中,黑色桦尺蠖与灰色桦尺蠖之间表现为协(共)同进化21.适应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适应就是指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B.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C.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结构可扩大生物膜面积,有利于提高光反应的速率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有关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有序进行22.现有两个非常大的昆虫种群,个体间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无突变,自然选择对A基因和a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作用。种群1的A基因频率为80%,a基因频率为20%;种群2的A基因频率为60%,a基因频率为40%。假设这两个种群大小相等,不存在地理隔离,两个种群完全合并为一个可随机交配的种群,则下一代中Aa的基因型频率是()A.75%B.42%C.48%D.21%23.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00。一对表现正常夫妇生育一个患病孩子概率是()A.1/10000B.81/10000C.1/400D.1/12124.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提出了“收割理论”,下列有关收割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B.捕食者的出现不会影响被捕食者的进化和发展C.捕食者往往优先捕食个体数量相对更少的物种D.食性广的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25.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有几项()①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所以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②在无自然选择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③马和驴能杂交并产生活的后代,说明两者间不存在生殖隔离④野兔伪装性较好的体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相互选择的结果⑤若某种群中基因型频率发生变化,则该种群一定发生进化A.1项B.2项C.3项D.4项26.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②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③尿素、维生素、核酸和胰岛素④激素、核苷酸和氨基酸
⑤血红蛋白呼吸酶DNA聚合酶⑥受体载体消化酶A.②③B.①②④C.②④D.②③④27.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内环境是指①②④构成的细胞外液环境B.①可以运输激素、气体和代谢废物等C.②处液体增多会造成组织水肿D.②处氧气浓度高于①处28.据报道,某地婴幼儿因食用甲牌劣质奶粉引起营养不良,进而出现组织水肿,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的现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渗透压主要来源于血浆蛋白和无机盐B.甲牌劣质奶粉中蛋白质通过4层生物膜进入血浆C.婴儿食用甲牌劣质奶粉会造成内环境渗透压失衡D.婴儿食用甲牌劣质奶粉会影响婴幼儿的智力水平29.如图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①②③分别代表组织液、淋巴和血浆B.正常情况下,①中含有蛋白质、葡萄糖、CO2、尿素等物质C.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质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D.正常情况下,①~③的成分保持不变
30.下列有关内环境的理解,正确的有几项()①人体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②任何细胞都要生活在内环境中③内环境的本质是一种盐溶液④人体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⑤血浆中的水可以来自组织液和淋巴液⑥组织液中的水一定来自外界环境⑦内环境的各种组分恒定不变A.一项B.两项C.四项D.全部正确31.下表表示人体组织液和血浆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Na+K+Ca2+Mg2+Cl-有机酸蛋白质①1425.02.51.3103.36.016.0②1474.01.251.0114.07.51.0A.①属于血浆,因为含有较多的蛋内质B.②属于组织液,①中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②的增多C.②与①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毛细血管壁的选择透过性D.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①至少需穿过4层膜32.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的发生D.内环境稳定时,其成分和理化性质恒定不变33.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B.它们都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自主神经C.它们通常共同调节同一内脏器官,且作用一般相反D.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活动加强,副交感神经使内脏器官的话动减弱34.当你在野外草地上玩耍时,旁边的草丛里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此时,你可能撒腿就跑,也可能原地不动冷静地应对。当你确认安全之后,心跳、呼吸等会慢慢恢复。上述反应过程中,神经系统扮演了主要角色,下列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疾跑等躲避动作依赖骨骼肌的运动,受躯体运动神经支配B.人可以控制自己是否跑开,是因为躯体运动神经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
C.自主神经系统属于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D.心脏等内脏器官的活动受自主神经系统的控制35.下列关于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运动神经元能将信息由脑或脊髓传向肌肉或腺体B.轴突末梢的表面膜可受到其他神经元树突膜的支配C.神经元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递给其他神经元D.神经节是区别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依据之一36.下列关于反射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参与B.缩手反射和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均位于脊髓C.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D.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射,但受刺激后效应器可能产生反应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46分)37.图甲、乙为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1)这一致病基因通过控制________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过程②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________(填字母:A.从左到右B.从右到左)。(2)若图甲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脯氨酸—苯丙氨酸—”,携带脯氨酸和苯丙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GGU、AAG,则物质a中模板链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图乙过程最终合成的T1、T2、T3三条多肽链中氨基酸的顺序________(填“相同”或“
不相同”),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38.大麦是高度自交植物,配制杂种相当困难。育种工作者采用染色体诱变的方法培育获得三体品系,该品系的一对染色体上有紧密连锁的两个基因,一个是雄性不育基因(ms),使植株不能产生花粉,另一个是黄色基因(r),控制种皮的颜色。这两个基因的显性等位基因Ms能形成正常花粉,R控制茶褐色种皮,带有这两个显性基因的染色体片段易位连接到另一染色体片段上,形成一个额外染色体,成为三体,该品系的自交后代分离出两种植株,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2分)(1)已知大麦的体细胞染色体是7对,育成的新品系三体大麦体细胞染色体为___条。(2)三体大麦减数分裂时,若其他染色体都能正常配对,唯有这条额外的染色体,在后期随机分向一极,其中花粉中有额外染色体的配子无授粉能力。三体大麦减数分裂结束后,产生的配子基因组成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体大麦自花授粉后,子代__________色种皮的个体为雄性不育,_________色种皮的个体与亲本一样,雄性可育。子代黄色种皮的种子和茶褐色种皮的种子的理论比值为__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阅读下面材料回答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问题。(每空1分,共7分)材料一 某种蛾易被蝙蝠捕食,千百万年之后,此种蛾中的一部分当感受到蝙蝠的超声波时,便会运用复杂的飞行模式逃脱危险,其身体也发生了一些改变。人为使变化后的蛾与祖先蛾交配后,产出的受精卵不具有生命力。材料二 蛙是幼体生活于水中,成体可生活于水中或陆地的动物。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使某种蛙生活的水体分开,蛙被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不能自然交配。依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蛾复杂飞行模式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2)材料二中的这两个种群是否已经进化为两个不同的物种?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3)下表为某基因在种群A和B中的基因型个体数。基因型A种群(个)B种群(个)
XDXD2000XDXd50160XdXd100200XDY1800XdY170270①计算D基因在A种群中的频率为___________。你认为造成B种群的基因型分布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就D基因而言,A种群的遗传多样性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利用表中数据陈述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7分)(1)血液中的氧被组织细胞利用经过的途径(用图中的数字表示)________________(2)④⑥⑦相比,氧分压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代谢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后是否会引起内环境的pH明显下降?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除长期营养不良外,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还可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写出两种2分)41.当一侧肢体的皮肤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信息传入脊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该肢体出现缩回反应,表现为关节的屈肌收缩而伸肌舒张,称为屈肌反射,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0分)
(1)屈肌反射属于_______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完成该屈肌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皮肤感受器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会产生兴奋,兴奋以________形式在神经纤维上传导。(2)有害刺激产生的信号传至________会形成痛觉,该过程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三明一中2021-2022学年上学期月考高二生物科答案一、选择题1-5.BADCC6-10.DCCDD11-15.ACDAC16-20.BCBBB21-25.ABDDA26-30.CDBDC31-36.DDCCBC二、填空题37.(1)蛋白质的结构A(2)GGTAAG相同翻译过程的模板相同,生成的多肽氨基酸序列相同38.(1)15(2)MsmsRr:msr=1:1(3)黄色茶褐色1:1花粉中有额外染色体的配子无授粉能力39.(1)自然选择(2)是两者之间已经存在生殖隔离(3)60%(0.6)D纯合致死大于A种群的基因型多于B种群
40.(1)⑤→④→③→⑥→⑦(2)④>⑥>⑦(3)不会乳酸进入血浆后,会与血浆中的缓冲物质NaHCO3起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碳酸又分解成H2O和CO2随后这些产物被运送出体外(2分)(4)肾小球肾炎、过敏反应、毛细血管局部损伤、淋巴循环受阻、代谢旺盛(2分)41.(1)非条件反射弧电信号(或神经冲动)(2)大脑皮层不属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