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2、Ⅰ卷选择题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3、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60分)一、单选题:(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上乐以刑杀为威,天下畏罪持禄,莫敢尽忠”,该材料反映的治国主张是A.墨家思想B.法家思想C.儒家思想D.道家思想2.“东周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旧有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的崩溃与当时的变法同时产生了新的问题,过时的传统必须摒除,而人们也必须找到新的指导原则,人的思想此时可以自由驰骋了。”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最本质的“巨大变化”指铁犁牛耕推动生产力发展B.“旧有的世俗权威崩溃”指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C.“自由驰骋”造就了思想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D.“新的指导原则”在当时主要指与时俱进的儒家思想3.以下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法不阿贵,以法治国4.在中国古代史上有两个时期思想文化非常活跃,并且是在政治、经济领域出现了新变化的时期,它们是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B.秦汉时期和宋元时期C.宋元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5.商、西周、春秋时期,“士”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C.有利于推动社会转型 D.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6.先秦政论文《五蠹》将当时社会上儒家、纵横家、游侠、贵族门人和工商之民称之为“五蠹”。据此推理该书作者最可能是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7.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11-\n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8.2022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地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发射升空。作为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 )A.克己复礼 B.无为而治 C.兼爱非攻 D.以法治国9.右图是一副简化版的《荀子讲学图》,如果按照当时场景,听荀子讲学的四个学生不可能对荀子提出的问题是( ) A.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为何我们要谈天?B.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是否是矛盾的?C.为何您提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要把握礼?D.您认为君主受命于天,主要的依据何在?10.董仲舒《春秋繁露》载:“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据此可看出董仲舒的主张是( )A.君权神授 B.天人感应 C.无为而治 D.知行合一11.西汉初年,奉行“无为而治”的黄老之学,实行与民休息的宽松政策。到汉武帝时期实行“独尊儒术”。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B.统治者对儒家思想的敬仰C.黄老之学已经过时 D.董仲舒对儒学进行了改造12.《春秋繁露》中有关于“灾异”是“天谴”,帝王将兴有“美祥”、将亡有“妖孽”,治世与乱世有不同征兆与不同之气的内容。这体现的主要思想是( )A.因果报应 B.天人合一 C.君权神授 D.天人感应13.史学家钱穆把汉代武帝以后的政府称为“士人政府”,他认为:“汉高祖以来一个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素朴的农民政府,现在转变为代表一般平民社会的、有教育有知识的士人政府,不可谓非当时的又一进步。”促使“农民政府”到“士人政府”转变的关键是( )A.郡国并行 B.独尊儒术 C.察举取士 D.士族兴起14.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理学并不仅仅是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部分是全新的创造。”“全新的创造”是指( )-11-\nA.融合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B.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C.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D.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15.国际学术界认为,朱熹是孔、孟以来中国最大的思想家,也是孔、孟以后综合了新儒家思想,在新基础上建立哲学体系的最重要人物。下列选项跟朱熹密切相关的是( )A.融合了佛教、道教、法家的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B.提出“格物致知”,进而形成了经世致用的思想C.认为人性的最高境界是天理,提出“天人合一”学说D.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16.“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17.“阳明学派对理学学派是一个正面的打击,至少儒家阵营中已并行有两支主流。但使理学家痛恨的是,阳明学派显然在指责理学家都是假仁假义、只说不做的骗子。”符合材料中观点的思想是A.“致良知”B.“心即理也”C.“知行合一”D.“存天理,灭人欲”18.宋代某理学家说:“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由此可见该理学家( )A.主张求理需循序渐进 B.认为育人要因材施教C.倡导教育需有教无类 D.强调探寻事物的真理19.“四方上下曰宇,往来古今曰宙。字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意指心是万物的本原。这位思想家是( )A.朱熹 B.王夫之 C.陆九渊 D.李贽20.南宋时期,儒学家陈亮主张“以利和义,不以义抑利”,反对朱熹空谈义理,强调以民为本,坚持改革政弊,考求历代国家的成败兴亡、典章制度的兴废,希望以此寻出振兴南宋,转弱为强的途径。这说明( )A.朱熹之理学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要求 B.儒学内部开始出现分歧C.儒学具有经世致用之内涵 D.孟子学说备受宋儒推崇21.“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是北宋程颐答寡妇能否再嫁时所说的。然《二程集》中程颐又云“大夫以上无再娶礼……自大夫以下有不得已再娶者,盖缘奉公姑,或主内事尔”。程颐意在( )-11-\nA.约束妇女婚嫁 B.勉励士大夫要守节C.强调男女平等 D.反对儒家纲常礼教22.南宋孝宗年间,左相陈俊卿向孝宗皇帝上奏,直言其“臣不敢改词以迎合意指,不敢依违以规免罪戾,不敢侥幸以上误国事,惟陛下察之。”此举( )A.体现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B.履行了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C.意在规劝孝宗皇帝遵守法律 D.反映了君臣之间的权力之争23.理学家朱熹撰修《家礼》,编辑《增损吕氏乡约》,制定了一整套宗法伦理的繁文缛节,涉及到祠堂族田、祭祀家法家礼等民间家族制度的主要内容。朱熹的这一做法( )A.扼杀人的自然欲求 B.标志理学成为官方哲学C.促进儒学的世俗化 D.实现乡村基层自主管理24.王阳明提出人人皆有良知,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他还提出“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不必以孔丘和朱熹的语录为真理”。由此可知王阳明( )A.注重道德实践 B.提倡心性修养 C.强调重义轻利 D.批判虚假说教25.王阳明认为,“良知”包括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有别等伦理,亦包括人们的恻隐之心,是非之心等道德观念。据此可知,王阳明的良知论( )A.已经成为官方哲学 B.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C.融合了佛道等理论 D.有助于提升人伦道德26.王阳明在《传习录》中说,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然会动侧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侧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王阳明意在借此阐发( )A.发明本心的方法论 B.知行合一的行为准则C.理生万物的宇宙观 D.格物致知的修养方法27.北宋尚有“河东狮子吼”,而到了南宋“妇女裹脚”“贞洁牌坊”等现象比比皆是。宋代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宋代女性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11-\nA.精耕细作的农业需要更多男性 B.商品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观念C.传统思想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 D.军事政策改变导致军队人员增加28.“李贽和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毕竟还属于儒家学派中的改革派。他们并不完全否定儒家思想,而是希望给儒家思想增添符合新时代的内容。”下列属于“新时代内容”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知善知恶是良知”C.“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D.“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29.针对当时的社会弊病,有思想家提出:“孔子删述六经,即伊尹太公救民水火之心。故曰‘载诸空言,不如见诸行事’……愚不揣有见于此,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该思想家是( )A.董仲舒 B.陆九渊 C.王守仁 D.顾炎武30.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应予以改革,强调治理天下成功的标准应当是广大百姓的快乐与否。由此可知,当时中国( )A.儒学统治地位已动摇 B.儒学出现了趋时更新C.正在酝酿着社会转型 D.君主专制逐渐被削弱31.李贽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他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他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这一思想能够反映出( )A.道学家的忠孝观念 B.反对君主专制成为思想主流C.正统思想发生了转变 D.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32.顾炎武认为“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材料反映顾的主要观点是( )A.空谈误国导致明朝覆亡 B.程朱理学导致危机加深C.政治腐败加速明朝瓦解 D.八股取士严重束缚思想33.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李贽剃光了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居住在佛教寺院,却不受戒、不做僧众的功课,强烈冲击了传统世俗,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这表明李贽( )A.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 B.反对理学空谈和功利主义C.反对封建礼教,崇尚宗教自由 D.崇尚“至道无为”政治理想-11-\n34.自秦汉至明清,各家思想皆视“道”为现象背后的本真,将“得道”当作终极的追求目标。宋儒主张“道”乃天地间最高的力量,是人们必须遵从的真理。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不满宋儒脱离人生的“道”论,强调“道”寓于人的生活之中:“百姓日用即道”。这表明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 )A.反对盲目相信孔子 B.强调人的个性自由C.肯定人的正当私欲 D.倡导经世致用学问35.南宋绍兴三十一年,金军到江北抢夺民船。宋军伏击,“忽放一霹雳砲,盖以纸为之,……自空而下,其声如雷,纸裂而石灰散为烟雾,眯其人马之目,人物不相见”,金军大败。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已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B.火药技术在南宋时开始用于军事战争C.西方火炮的传入增强了南宋军事力量D.火药已成为影响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36.王祯在《农书》总序中记载:“造板木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板木为字,用小细锯搜开,各作一字,用小刀四面修之,比试大小高低一同,然后排字作行,削成竹片夹之,盔字既满,用木檐捐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印刷之。”下列关于材料中的印刷技术,说法正确的是( )A.刻板费时费工费料 B.大批书版保存不便C.出现错字易于改正 D.不适于小规模印刷37.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B.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C.“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38.“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的沉淀和累积,又是现存社会和政治的反映,而文化反过来又能给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带来巨大的影响。”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繁荣、市民阶层扩大密切相关的是( )①汉赋的繁荣 ②理学的形成 ③宋词的兴盛 ④小说的繁荣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9.右图展示了“马”字的演变,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A.汉字由繁到简 B.小篆逐渐失传 C.隶书日益推广 D.书法成为艺术40.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提倡以史为鉴,将学术研究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由此而形成的思想是A.经世致用B.工商皆本C.唯物主义思想D.重农抑商-11-\n41.中国古代文艺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众多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尚、时代风貌,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艺的表述正确的是( )A.《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古典文学浪漫主义的基础B.随着宋朝商业的发展,诗的另一种形式——词出现并成主流C.书法艺术以隋唐时期为分水岭,分为自发和自觉两个阶段D.清道光年间,在“徽汉合流”的基础上形成了京剧42.京剧的前身徽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大寿,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A.博采众长,兼收并蓄 B.文武兼修,角色齐全C.贴近生活,联系百姓 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43.1945年—194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等一系列国际经济组织相继建立。这些机构的建立最能说明二战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B.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D.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44.作为旨在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多边金融机构,亚投行的成立将有助于从亚洲域内及域外动员更多的亟需资金,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推进亚洲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与亚投行的宗旨类似的机构是( )45.有学者评价某国际多边贸易协定:它存在于几乎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美苏争霸和对抗的冷战时期,“与其说是其缔约各方精心设计的独特国际法杰作,不如说是缔约各方为了实现国际贸易关系的最低法治而不得已采取的政治上的权宜之计。”该协定( )A.客观上创造了自由贸易的环境 B.形成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C.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统一标准 D.建立了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46.美国学者本·斯泰尔评论某一国际协议时说:“在思想和才华的战场上,凯恩斯计划定将胜出。但是交锋的地形环境显然对怀特更为有利……(因为)美元才是战争结束后世界其他国家需要的东西。”他评论的是( )A.《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C.《布雷顿森林协定》 D.《欧洲联盟条约》47.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的主要标志是A.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崩溃B.欧洲共同体的成立C.亚洲地区经济的高速发展D.美苏两极格局受到重大冲击-11-\n48.1943年4月,美英政府同时分别公布了“怀特计划”和“凯恩斯计划”;9月到10月间,美英政府就国际货币问题在华盛顿举行会谈。英国被迫接受“怀特计划”,与美国达成妥协。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A.妥协是英国的历史传统 B.美国的实力空前膨胀C.凯恩斯主义影响力有限 D.美英战时同盟的存在49.知名学者谭智元在《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中认为,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其实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作者旨在说明( )A.美元等同于黄金成为了世界货币 B.美国利用黄金储备实现经济独裁C.美元进一步强化了国际货币地位 D.美国取得当今世界经济霸主地位5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朝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在下列国际经济组织中,中国以成员国身份参与的有( )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②世界贸易组织 ③经济互助委员会 ④北美自由贸易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51.1946年9月19日,丘吉尔在苏黎士大学发表的题为《欧洲的悲剧》的演说中指出:“摧毁了纳粹政权之时……我向欧洲提出的建议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联合起来!”欧洲国家为此进行最初的实践是A.建立北约B.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C.组建欧洲联盟D.成立欧共体52.2022年11月11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越南岘港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题为《携手谱写亚太合作共赢新篇章》的重要讲话。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表现在( )A.消除了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 B.促进了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C.推动了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 D.巩固了中国在亚太中领导地位53.它“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区域内组成自由贸易区的第一次尝试,具有典型的南北合作型和大国主导型”。材料评述的是( ) -11-\n54.2022年新华网报导:“鉴于各成员发展的不平衡,以及政治体制和社会模式的多样性,……在18年中形成了独特的合作方式……这一非强制性的组织模式,凝聚了各成员为实现组织宗旨而达到的最大限度的共同意志,表现了区域经济组织的效率。”与这则报导直接有关的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亚太经济合作组织C.北美自由贸易区 D.欧洲联盟55.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合组织的相似点都在于( )A.各成员国的合作已深入到政治领域 B.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集团C.已建成了统一的世界商品市场 D.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56.某区域性经济组织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开放性,依靠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技术合作这两个“轮子”,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该组织是(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57.当前全球化逆动是美国等西方大国对其推动的全球化主动收缩……是美国对自己推动的全球化规则体系开始改弦更张……特别是近年以来英国脱欧、特朗普退出TPP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国际社会高度警觉。这表明( )A.反全球化已成为各国主流民意B.美国等西方大国要调整规则重新分配利益C.维护国家主权必须抵制全球化D.只有发达国家才是全球化的真正受益者58.世贸组织在其协定中有这样的规定:禁止成员国采用倾销或补贴等手段扰乱正常贸易的行为,并允许采取反倾销和反补贴的贸易补救措施,保证国际贸易进行。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市场开放 B.公平贸易 C.非歧视性 D.自主自愿59.2022年12月16日,《环球时报》针对美联储(美国最高货币政策主管机关)宣布近十年来首次加息时评论说“从美国本身来看,它这样做是适应自己的经济周期。但……美联储一旦加息,给全球市场带来的复杂性就更严重。”这主要是因为( )A.美国企图打造美元霸权 B.美国欲控制其他国家经济C.全球化加强了各国联系 D.世界经济新秩序将被破坏60.最近中美贸易战“火药味”十足,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对中国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技术、机械等产品加收25%的关税,而不久前欧盟开始对中国不锈钢无缝钢管续收五年反倾销税。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遇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极多的国家。这些现象说明( )A.中国不熟知世界贸易的规则 B.世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盛行`C.区域经济集团化的不断发展 D.经济全球化遭遇挫折和困难-11-\n第II卷40分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61.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朱子语类》材料三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人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1)材料一反映了董仲舒的哪些思想主张?这对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6分)(2)据材料二,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说明其“新”在何处。(4分)(3)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6分)(4)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4分)62.材料一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使各国之间货币战、贸易战和关税大战愈演愈烈,几年间先后有40个国家实行外汇管制,56个国家实行货币贬值,76个国家提高关税率,导致出现了各种货币集团和经济集团。1933年6月,66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集团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反思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利弊得失的基础上,世界进入了“战后秩序”时期。……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领头羊……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曾经进行过非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最辉煌的尝试的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等亚洲国家,在20世纪实行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制度……但最终未能取得成果:或者解体,或者“归顺”市场经济。——金碚《论经济全球化3.0时代》(1)材料一所反映的国际贸易存在哪些问题?20世纪4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8分)(2)二战后初期,为了主导经济全球化,美国采取了哪些措施?(6分)(3)全球化使各个国家都受到强烈冲击,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是如何应对的?(6分)汉中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历史期中答案12345678910BDADCCBCDB11121314151617181920ADBCDACACC-11-\n21222324252627282930BACBDBCCDB31323334353637383940DAACDCBDAA41424344454647484950DACCACABCA51525354555657585960BBBBDCBBCD61.(20分)(1)“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国家政治统一,加强中央集权。(6分)(2)吸收了佛教、道教思想,把“理”和儒家传统道德结合起来(或把儒家传统道德上升到“天理”的高度)。(4分)(3)批判君主专制,藐视君主权威,限制君主权力,工商皆本。根源:明清商品经济发展(或资本主义萌芽)。(6分)(4)春秋战国——儒家学派产生;西汉武帝——儒学成为正统;宋明——儒学发展为理学;明清——儒学正统受到冲击,但仍为主流。(4分)62.(20分)(1)各国实行贸易保护主义,在贸易、关税、汇率等方面出现严重争端。(4分)解决:建立国际协调机制,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1944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1945年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1947年签署“关贸总协定”)。(4分)(2)措施: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美英等国签署《关贸总协定》,建立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6分)(3)①深化改革开放,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抓住全球化的机遇,申请加入世贸组织。③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与对话,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6分)-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