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2、Ⅰ卷选择题答案直接填涂到答题卡上,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3、考试时间:100分钟,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近年,一些地方为弘扬传统文化推动经济发展,根据本地历史文化举办寻根祭祖活动。这种习俗源自A.禅让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2.《论语•季氏》说:“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礼乐征伐从“自天子处”到“自诸侯出”说明了A.礼乐文明崩坏B.井田制度瓦解C.分封制度崩溃D.铁器牛耕使用3.《史记》载:(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在鼎。”庄王曰:“子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这段材料反映的根本问题是A.楚庄王图谋周朝镇国之宝B.诸侯争霸斗争激烈C.王室衰微,分封制开始瓦解D.西周青铜铸造水平高4.《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下列成语中的“鼎”与材料中的“鼎”含义相同的是A.人声鼎沸B.鼎鼎有名C.三足鼎立D.问鼎中原5.台湾学者许悼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这一论断说明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B.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相结合C.宗法制和分封制结合D.“家天下”与“公天下”共存6.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曾经描述秦代的政治制度:“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反映了A.秦律严苛细密B.中央官职互相制约C.皇权至高无上D.丞相大权独揽7.史学家钱穆认为:“秦灭六国……此乃古代贵族封建势力之逐渐崩溃,……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促使封建势力崩溃到平民政权创立转变的关键是A.三公九卿制的建立B.刺史制的建立C.郡县制的推行D.科举制的确立8.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不包括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察举制9.公元前127年,身为重臣的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这一提议旨在( )A.巩固汉初的郡国并行体制B.削弱王国势力以加强中央集权-10-\nC.强化刘氏宗室的血缘亲情D.以德治国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10.汉武帝通过举贤良对策等方式,在身边集中了一批有才干的近侍之臣。他们由庶僚加衔待中、诸曹、给事中,从而成为内臣。他们有时奉命与公卿大臣论辩,以致面折廷争而诎大臣。汉武帝的这一举措意在( )A.重用近侍之臣以强化皇帝权力B.使内外朝权力平衡C.提高内臣水平以使之独当一面D.告诫自己人外有人11.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C、丞相权力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11.根据马克斯·韦伯等人的研究结论,任何官僚组织为了发挥其正常的管理效率,都必须建立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即使是专制君主也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尊重官僚组织的活动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三公九卿制B.内阁制C.三省六部制D.军机处12.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最有可能隶属于A.唐朝的门下省B.唐朝的吏部C.宋朝的枢密院D.明朝的内阁13.中国古代皇帝制度建立后,围绕集权与分权,官僚体制不断调整和变化。下列与“分宰相之权”相关联的是A.汉刺史制B.宋参知政事C.明内阁制D.清军机处14.中国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发生于A.汉代匈奴侵入山西B.唐代吐蕃入侵河西C.宋代西夏入侵陕西D.明代蒙古入侵河套15.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该论点实际上指出了在宰相制度下()A.不可能产生明君贤吏B.容易形成极端君主专制C.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D.政治腐败倾向更加严重16.曾有大臣这样描述自己:“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这位大臣是( )A.秦代的三公B.唐代的三省长官C.明代的殿阁大学士D.清代的军机大臣17.从左图到右图的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B.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皇权进一步强化C.中央机构精简取得较大成就D.六部的设置是明朝官制改革的重要成果18.下列图示呈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程,其主题是( )-10-\nA.地方制度的沿革B.宰相制度的完善C.选官制度的完善D.中枢机构的演变19.梁启超曾把清朝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刺史B.通判C.内阁D.军机处20.“汉朝早期,统治者试图在周朝松散的政治联盟和秦朝严格的中央专制间走一条中间路线。”材料中的“中间路线”是指A.郡国并行制度B.郡县制C.推恩令D.中朝21.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为祭宗庙,要列侯献酎金助祭,后以所献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为借口,废列侯106人。这则材料说明了()A.列侯献的酎金有问题B.汉武帝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汉武帝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D.汉武帝贪财暴虐22.《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唐代中央政府的组织似较汉代进步了,但以地方政府论,则唐似不如汉……唐室之崩溃,也可以说即崩溃在此一制度上”北宋解决这一制度问题的措施有A.实行推恩令B.实行二府三司制C.任命文臣为地方长官D.分割宰相权力23.魏晋时期,弘农杨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杨氏、袁氏世代占据高官主要依靠A.战事立功B.门第出身C.才学品德D.皇亲国戚24.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A.世袭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25.汉武帝时代,全国划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其主要目的是A.防范宰相擅权B.选拔地方官员C.监察地方政治D.提高行政效率26.“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B.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27.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公民大会是雅典实行民主的具体体现,它每年要召开40次.他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A.雅典是城邦小国 B.雅典公民高涨的参政热情C.国家发放参政津贴 D.必须参政的法律强制28.翻阅《城邦》这部著作,你不可能看到的论述是A.城邦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B.城邦是具有共同地域的公民团体C.城邦的狭小阻碍公民直接参与城邦政治D.城邦的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29.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雅典。最终雅典决定放弃雅典城,全体公民上船与波斯军队决战。作出这一决定的应该是-10-\nA.公民大会B.五百人议事会C.执政官D.陪审法庭30.苏格拉底曾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苏格拉底这些话的主要政治意图是A.提倡妇女参政B.主张人民主权C.反对轮番而治D.重建道德价值观31.伯利克里曾在演说中说到“任何人(雅典公民),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就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为此他采取的改革措施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B.财产等级制C.津贴制D.比例代表制32.“在雅典,公职津贴制实行后,特别是给出席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的公民津贴,使穷人也能从政。公民大会和公民法庭中的人数较前大为增加。”材料表明公职津贴制的实行A.提高了公民的参政热情B.使雅典公民摆脱了贫困地位C.扩大了雅典的公民范围D.基本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33.在雅典的民主制下,下列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①一个中亚成年男子为躲避国内政治迫害来到雅典,取得了各种民主权利②公民帕德玛因为邻里纠纷而向公民大会申述③雅典的民主制激发了每个人建设国家的积极性④公民阿萨德和妻子一起参加了公民大会A.①②③B.②③C.②D.③④34.《十二铜表法》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平民的利益,因为它A.使案件的审理有法可依B.是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C.明确规定限制贵族特权D.是由平民代表制定的法律35.《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36.罗马的私法制度是现代民法的源头,其私法体系包罗了权利主体资格、家庭与婚姻、监护与保佐、物权、继承、债权等详细而周密的制度,以及权利的各种保护措施等内容。出现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A.城邦民主体制健全B.私有制度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迅速C.罗马帝国的侵略扩张D.公共利益和公共权力意识淡薄37.“在共和国晚期,特别是在罗马帝国时期,司法者……建立起一项原则,即报告在被确认犯罪之前是无罪的,被告有权利在法庭的法官面前同原告对质。”这反映罗马法( )A.追求司法公平公正B.保护罪犯人权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维护贵族利益38.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一书中写道:“真正的法律应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和永恒的。力图变更这一做法是一种恶,试图废止其中一部分的做法也是不能容许的,而要想完全废除它的做法则是不可能的。”他认为的“真正的法律”应是A.习惯法B.自然法C.公民法D.万民法39.伏尔泰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某种制度“一个受人尊敬且富裕的君主,有无限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伏尔泰描述的是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B.法国的君主制C.德国的二元君主制D.美国的共和制-10-\n40.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曾建立了共和制,但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对这一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革命具有曲折性和反复性B.符合英国的国情C.封建势力在英国复辟的成功 D.是各阶级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41.你肩负着让现代人更了解近代英国的使命去采访1721年的罗伯特·沃波尔,他会告诉你①现代政治制度起源于英国②他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任内阁首相③“光荣革命”后英国实行议会与国王集体统治④他领导的内阁只对国王负责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2.“英国的革命实际上是议会的变革,革命前是国王的议会,革命后是议会的国王.”这说明A.革命前后国王地位没变,议会发生了变化B.革命后议会和国王共同掌权C.革命前后议会和国王互换位置且发生质变D.革命只改形式未变本质43.2022年7月,保守党领袖特蕾莎·梅组建英国新一届政府。特蕾莎·梅成为继玛格丽特·撒切尔之后英国历史上第二位女首相。其出任英国首相是因为A.英国国民选举B.前任首相推荐C.国王直接任命D.她是下院多数党领袖44.2022年,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原型的电影《女王》里面有一个镜头:私人秘书罗宾通知女王新首相布莱尔正在来拜见时,女王对他用词的纠正:“是准首相,罗宾。”运用历史知识对这个镜头解读正确的是①布莱尔所在政党已经赢得议会大选②布莱尔的执政权力受到女王的制约③布莱尔担任首相需要女王形式任命④女王实际上仍掌控至高无上的大权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5.中国古代曾出现内阁,近代英国形成内阁制。二者都()A.标志着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B.是法定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C.对君权构成了有效的制约D.可参与国家的重大事务46.英国工业家弗赖尔说:“50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一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易,我国商业的伟大纪元就要结束了。”材料说明( )A.英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B.英国的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C.议会中的议员代表工业资产阶级利益D.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表达自身的利益和要求47.“我不相信我们作为一个国家能够存在下去,除非我们拥有一个中央政府来管理这个国家,正如一个州政府管理自己的州那样。”这描述的是A.独立前的美国B.独立之初的美国C.统一前的德国D.统一后的的德国48.美国既避免了各州的松散状态,又防止中央权利过分集中的体制,美国确立了()A.邦联制B.共和制C.联邦制D.总统制49.1787年9月17日,美国实现了由“头脑听从四肢指挥”向“四肢听从头脑指挥”的转变。对此,以下正确的理解为( )①美国由邦联制走向联邦制②体现了中央集权原则③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④“四肢”指美国的州政府,“头脑”指美国的联邦政府⑤“四肢”指联邦政府,“头脑”指美国总统A.①②③B.②③⑤C.①②④D.③④⑤-10-\n50.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托马斯·杰斐逊指出:“世界上每一个政府中都有人类弱点的痕迹,都有腐败蜕化的苗子……一个政府如果仅仅是委托给人民的统治者,必然会蜕化变质。”他强调了()A.腐败是政府的天性B.权力制衡的必要性C.政府主权归属人民D.实行代议制的局限51.2022年10月,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的针对部分伊斯兰国家的入境禁令因涉嫌违宪已被两个州上诉至最高法院。材料反映出美国政体的原则是A.中央集权制B.分权与制衡原则C.联邦制原则D.议会权力至上52.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53.有学者认为:“如果估计到当时世界上包括欧洲在内正在盛行君主制度的话,……不能不说美国联邦宪法是一个伟大的创举。”这一“伟大的创举”是A.实行政党政治B.实行联邦制C.实行民主共和制D.创立内阁制54.有学者评价,法国的共和制是一个"早产儿",便是一个"难产儿",这是针对法国政体发展过程中A.发生了大革命B.曲折反复特点C.君主派势力大D.共和派势力小55.1875年法国宪法的一项修正条文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制定这一条文的目的在于A.为平民的参政创造条件B.防止外国势力干预法国内政C.防止君主派的复辟企图D.打击家族势力加强中央集权5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57.某宪法实现了将“民族的政治统一、自由主义的诉求、工业化的起飞、军人的国家传统与专制集权的法统”融为一体。该宪法是A.《权利法案》B.《美利坚合众国宪法》C.《德意志帝国宪法》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58.以你的理解,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A.规定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 B.议会只有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C.体现出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D.具有一定的民主性59.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确立责任内阁制 B.确立君主立宪制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60.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主要的共同点是A.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C.议会都拥有立法权D.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61.阅读下列材料:(14分)材料一:丞相、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10-\n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玉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议。”制曰:“可。”——《史记》材料二:材料三: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中国古代史资料库材料四:(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问而己。……成祖即位,特简解络、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明史》卷72《职官志》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概述秦始皇的历史功绩?(5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有什么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5分)(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朝是如何“鉴秦设相之患”的?(2分)为什么?(2分)62.希腊和罗马是近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就某项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繁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雅典议事成员经抽签选举产生,名额根据每个基层行政单位的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10-\n……雅典各法庭审理的案件是通过抽签选定的,各庭的房间、法庭主持人、水时计监督人、监票人的产生,也由抽签决定,其责任是一次性的,下次开庭需再次抽签。(1)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历程。材料一体现了雅典了民主制度具有哪些特征?(6分)材料二起初,《十二铜表法》以及其他的法律规范仅仅适用于罗马公民,……随着罗马对外扩张以及国际交往和商业的发展,罗马公民同外邦人和被征服地区居民在法律上的矛盾和纠纷日益增多,……于是,执政官按照罗马奴隶主统治阶级的意志和愿望,在审理一切涉及外邦人讼争案件中,有意识地推动罗马法进一步发展……——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有意识地推动罗马法进一步发展主要是指什么?具体发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其原因是什么?(6分)63.17—19世纪,英美法德四国先后建立起近代的资本主义政体,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14分)据此回答:(1)上述四国分别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4分)(2)上述四国分别建立起哪一种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标志是什么?(6分)(3)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4分)-10-\n62.(2)从公民法演变为万民法适用范围扩大,由罗马公民到罗马境内各族自由民,私法完善,程序简洁灵活实用有效。对外扩张,疆域扩展,民族矛盾,商品经济发展,经济矛盾和纠纷增多。61.(1)统一六国;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皇帝制度(或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任答四点8分)(2)变化:由三公九卿制变为三省六部制。(4分)影响: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分工合作,提高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史上的重大创造,以后历代基本沿袭。(任答两点4分)(3)废除宰相制度,设内阁。(2分)相权威胁皇权。(2分)63.【答案】(1)方式: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德国:德意志的统一(2)英国建立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标志是《权利法案》的颁布;法国建立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制,标志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美国建立的政体是民主共和制,标志是1787年宪法的颁布;德国建立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标志是《德意志帝国宪法》(3)以议会形式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实行分权制衡原则、实行民主原则、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n材料一材料二美国前总统小布什在演进中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英美两国的政体。与这两种政体形成相关的重要法律文献分别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3)综上所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归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典型特征。【答案】(1)政治:英国是君主立宪制,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文献:英国是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美国是1787年宪法。(2)说明:总统只掌握国家行政大权;总统权力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总统有任期限制。(3)特征:选举制;议会制;权力制衡;政党政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