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盘湾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总分:120分时间:10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它选出来,并把它前面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3分,共60分。)1、明太祖朱元璋读《论语》非常敬仰孔子,但读《孟子》就很厌恶孟子,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A、“君君、臣臣、父父、子子”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智,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关于《诗经》,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精华的部分是“风”B、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C、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D、其中“颂”是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雅”是祭神和祭祀祖先时演唱的乐歌3、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说过:“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独元人之曲,为时既近,托体稍卑,故两朝史志与《四库》集部,均不著于录;后世儒硕,皆鄙弃不复道。”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①离骚、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兴盛,后来就都消亡了 ②元曲“托体稍卑”可以理解为元曲源于民间通俗文学,开始时文学地位比较低下 ③元曲在明清两朝没有得到正史和学者的承认和重视-10-\n④王国维认为,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都是一个时代文学成就的代表,赋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学地位()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4、马克思曾说:“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用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适合评价A、毛泽东思想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D、新文化前期的指导思想5、某报报道:“若夫别尊卑,重阶级,主张人治,反对民权之思想之学说,实为制造专制帝王之根本恶因未铲除殆尽,则有因必有果,无数废共和复帝制之人(人或事)……当然接踵而生,毫不足怪。”这则报道应出自下列哪一份报刊?()A、《国闻报》B、《时务报》C、《民报》D、《新青年》6、毛泽东思想是一个庞大的理论,包括一系列的理论与观点,毛泽东提出下列理论与观点的先后顺序是()①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以恢复和发展生产为一切工作的中心②中国革命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④农民问题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A、④③②①B、①②③④C、④③①②D、③④①②7、“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①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②再次强调了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④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嫦娥一号”奔月成功,实现了中国人民的千年梦想,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关于我国航天事业的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现在的“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B、1964所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C、1970年,“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D、2022年9月“神舟7号”发射升空9、右图为上海世博会的徽标,有关该徽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表现了中西合壁、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②用中国的国粹书法表达出世博会的精神③体现了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10-\n④表达了中国人民在融入世界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的不懈努力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0、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欧洲有一句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中国人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之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11、胡适原名胡嗣糜,后来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的“适”字,将名字改为胡适。表明胡适接受了()A、进化论B、人文主义C、理性主义D、马克思主义12、我们称古希腊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发源地,主要是因为()A、希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B、希腊涌现出众多的人文大师C、希腊人最早开始研究自然哲学D、希腊先哲们最早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强调人的价值14、2022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2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15、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后,引起了宗教势力的强烈反对,他们叫嚣“打倒进化论”“拯救心灵”“粉碎达尔文”等。这说明了①达尔文的进化论给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使的一击②达尔文的进化论动摇了宗教神学的根基③达尔文的进化论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④达尔文的进化论具有严密的科学性()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6、飞机,自从它诞生之日起,便受到世人的高度重视。这种全新的交通工具,在当时采用的先进科技成果有①蒸汽机的改进②内燃机的发明③炼钢技术的突破④石油的广泛运用()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②③④17、雕塑家罗丹(1840~1947年)在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10-\n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A、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C、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18、科技史专家认为,以前的发明主要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展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下图所示发明,属于后者的是()D①蒸汽机②飞机③手机④磁悬浮列车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③④19、法国艺术评论家丹纳曾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要理解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我们应了解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文艺复兴B、法国大革命C、工业革命D、1929年经济危机20、下边的艺术作品中,从创作风格看,最早受到近代科技成就影响的是A《人间喜剧》B《向日葵》C《巴黎圣母院》D《日出·印象》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胆小怕事),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材料二(李斯上奏)“非秦纪皆烧之,……天下敢藏有《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今非古者族……”书者弃市;以今非古者族……”-10-\n——司马迁《史记》材料三(董仲舒建议)“《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宜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对策》材料四言论一:“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应“遏人欲而存天理。”言论二:“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不知吾身之疾痛,无是非之心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孔子的政治主张。孔子当时是怎样传播自己的思想主张的?(4分)(2)材料二和材料三对待孔子学说(儒家)的态度各是什么?当代史学家冯天瑜称董仲舒为当时的“群儒之首”董仲舒对儒家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4分)(3)指出材料四中言论一、二各是谁的观点,并概括各自的核心思想。(4分)(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长盛不衰的原因。(2分)22、每逢重大节日,孙中山先生的巨幅画像总会摆在天安门广场,与天安门城楼正中的毛泽东主席的巨幅画像遥相面对。这既是永恒的纪念,更是崇高的敬仰。因为孙中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杰出代表,而毛泽东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杰出代表。(14分)(1)1905年,孙中山先生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是哪三大主义?为什么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4分)(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每一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这在孙中山先生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理论认识方面对三民主义进行了哪些改造和发展?(3分)(3)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关于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毛泽东的主要贡献是什么?什么著作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完整的体系?(3分)(4)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邓小平理论。相比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主要是创造性地解决了什么核心问题?(2分)23、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10-\n材料二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艺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材料一作者提出的核心主张是什么?该主张代表了中国哪一学派的观点?(2分)(2)材料二中的作者代表了中国哪一派别的政治主张?为实现其“变官制”的政治理想,该顶派别提出怎样的政治主张?(2分)(3)材料三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依据材料三和教材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具体内容。(3分)(4)据上述材料,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4分)24、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材料二“一个公民的政治自由是一种心境的平安状态。这种心境的平安状态是从人人都认为他本人是安全的这个看法产生的。要享有这种自由,就必须建立一种政府。在它的统治下一个公民不惧怕另一个公民。”——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材料三“人由于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他的自然的自由和他试图取得的每一件事物的无限制的权利;而他得到的是公民自由和他所有财产的所有权。……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上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我将是合法的破坏。”——卢梭《论法的精神》材料四“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将所有压迫者的力量。”——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请回答:(1)材料一的内容是否矛盾?为什么?(2分)(2)材料二、三中的“公民”的含义是什么?(1分)(3)你对材料二中的“政治自由”有什么看法?(2分)-10-\n(4)材料三中的“自然的自由”是什么含义?你怎样理解“社会契约”?材料三有哪些不足?(4分)(5)材料四提出的是什么政体?核心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3分)25、(1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一一恩格斯材料二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也。一一一列宁材料三进化者,宇宙之大法也。人类社会即本于进化之理,国家亦何莫不然?一一土海《翻译世界》-10-\n一、单项选择题:(将答案填涂在机读)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1)(2)(3)(4)22.(1)(2)(3)(4)(5)23.(1)(2)-10-\n(3)(4)24.(1)(2)(3)(4)(5)25.(1)(2)(3)(4)-10-\n选择题:1~5DDDBD6~10ABAAC11~15ADBBA16~20ACCCD21、(1)实施德政;礼治。兴办私学;编撰书籍。(写周游列国宣传主张也可)(4分)(2)反对和肯定;发展儒家学说;提升儒家地位。(4分)(3)言论一:朱熹:“存天理、灭人欲”;言论二:王阳明:“致良知”。(4分)(4)不断吸收发展(或答具有包容性);符合时代需求。(2分)22、(1)民族、民权、民生。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经济和政治上的利益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富强的愿望;推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5分)(2)明确提出了反帝要求;强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提出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保护劳工权利等。(3分)(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体系的形成。(1分)(4)发表《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报告,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2分)(5)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2分)核心是权利的相互制约与平衡。(1分)积极意义:在当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任一点,1分)25、(1)1859年,达尔文创立进化论,指出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生物不是不变的,而是会发生变异的,生物界现存的物种具有共同的原始起源,不同物种的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2)否定了封建神学创世说,对欧洲思想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对欧洲科学界和宗教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有利于打破神学对生物学的束缚。(3)积极宣传和介绍。原因:中国民族危亡加剧,他们宣传进化,唤醒国人,以避免亡国灭种之灾。-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