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阳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段考试高二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原班级、试室、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回答第Ⅰ卷和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按科目分开交回。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对于中国而言,最能体现这一特征的现象是A.百家争鸣B.焚书坑儒C.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25.“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26.“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此诗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27、唐诗“慢束罗裙半露胸”、“绮罗纤缕见肌肤”,描写了唐朝服饰的艳丽奢华和开放。但宋朝时的服饰却简洁质朴,女装拘谨、保守,色彩淡雅恬静。唐宋服饰的演变,反映了人们审美观的变化,此种审美观的转变主要是由于A.封建经济的衰退B.专制集权的强化C.程朱理学的盛行D.审美意识的觉醒28.明末清初出现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三大进步思想家。其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A.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一种彻底否定B.完全拘泥于传统儒学的藩篱 C.是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D.从根本上动摇了儒学思想的主导地位29.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A.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B.国家控制一切经济命脉C.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D.在一定限度内恢复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30.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31.有学者提出:“从一定意义上说,赫鲁晓夫既是斯大林模式的掘墓人,但最终还是扮演了守墓人的角色。”主是指赫鲁晓夫 A.揭露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不够实事求是B.改革缺乏正确指导思想C.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但仍未从根本上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D.坚持斯大林模式,不愿进行改革32.二战后,欧洲联合与合作的愿望比任何时候都强烈,这一愿望是建立在惨痛的历史教训基础之上的,历史教训是A.欧洲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B.自近代以来,各国冲突和战争连绵不断-4-\nC.西欧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不大D.二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33.下面三幅图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欧元成为世界通用货币B.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明显C.世界银行主宰世界经济D.世界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34.到1980年欧共体能成为超过美国和日本的世界第一大贸易集团,主要得益于A.《罗马条约》的签署B.关税同盟的建成C.共同的农业政策的实施D.统一的欧洲货币的制定及启用35.亚太经合组织实行APEC方式的依据是A.团结一致才能应对欧洲的挑战B.成员国数目众多难以团结C.亚太地区地域广阔,各国差异性强D.强制性措施遭到了发展中国家的反对阅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22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1)指出孔子的思想核心及政治、教育上的主要主张分别是什么?(6分)材料二: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董仲舒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独尊儒术后,官吏主要出自儒生,儒家逐步发展,成为此后二千年间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三:理学,亦称为新儒学,又称为“道学”或“宋学”。所以称为理学,是因为两宋诸子所创建的思想体系以“理”为宇宙最高本体,以“理”为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所以称为新儒学,是因为理学虽以儒家礼法、伦理思想为核心,但其张扬的孔孟传统已在融合佛、道思想精粹中被加以改造,具有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2)材料二中的核心主张对于西汉王朝统治有何意义?(4分)依据材料三分析,“理学”是怎样形成的?(4分)材料四:明清时期……面对理学的渐趋没落,一部分士大夫转而寻求新的思想理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挑战,陆续出现了许多进步思想家,成为反理学的先驱。……他们倡扬民族气节,批判君主专制,反对空谈性理,向专制制度和宋明理学发起猛烈的攻击,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蒙思想的早期民主主义思想。——《中国通史教程·古代卷》(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进步思想家的主要主张。(6分)材料五: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统计资料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科技发明世界其他国家科技发明件数百分比件数百分比-4-\n公元l-400年452862%1738%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材料六:作为官方正统思想的儒学,强调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安天立命、修已安人,缺乏研究、开发自然的传统。当科学技术处于以总结经验、收集材料为主的传统科技阶段时,其影响尚不明显,因此中国古代还有可能在技术方面做出领先于西方的贡献。但一旦进入理论升华阶段,哲学观和自然观的影响就至关重要。——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必修三》(4)依据材料五,简要归纳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阶段性特点。(4分)依据材料六,概括中国古代科技在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2分)41.(26分)阅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世界近代史上,欧洲是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热点地区之一,半个世纪以来,欧洲人为了实现“统一的欧洲”,一直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从欧洲煤钢共同体到欧洲联盟,从20世纪50年代的6国到2022年的27国,从最初仅局限于经济合作到目前的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大欧洲”的宏伟蓝图正在一步一步成为现实。——《世界现代史》材料二:1971年尼克松说: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世界现代史参考资料》(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过程有何显著特征?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什么趋势?(6分)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一体化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4分)材料三:技术进步和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国际市场经济有效地把亚马逊河流域的橡胶、印度的黄麻、西非的棕油、澳大利亚的羊毛和埃及的棉花等等都利用于欧美的工业。材料四:经营全球性公司的人在历史上第一次令人信服地试图依靠组织、技术和金钱把世界当作一个完整的单位来管理。材料五:德国经济学家卡尔·海因茨·巴奎曾指出“当谈论经济意义上的全球化的时候,具体指的究竟是什么?最贴切的概念理解是以贸易联系的密切程度为基准的。”——以上三段材料出自《世界近现代史》(2)依据材料三、四、五,分析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有哪些?(6分)其根本动力是什么?(2分)(3)依据材料三、四、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2分)“二战”后初期,为重建国际经济秩序、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而成立了哪些国际性经济组织?(6分)-4-\n2022届高二第一学期中段考试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客观题24-35ABCCCDACBBBC二.主观题:采点与采意相结合,言之有理符合史实即酌情给分。40.(1).思想核心:仁。(或仁和礼)(2分)政治:为政以德。(或德政、礼治)(2分)教育:有教无类(或因材施教)。(2分)(2).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国家;西汉鼎盛。(4分)形成:理学是继承了孔孟“仁”的思想的前提下;融合佛教、道教思想经过改造而形成的新儒学。(4分)(3).批判君主专制;提倡学以致用;工商皆本;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6分答3点即可)(4)特点:长期领先世界;明清逐步衰落。(4分)原因: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2分)41(1).特征:由经济上的联合到政治上联合;规模不断扩大;合作程度不断加深。(4分、答任意两点即可)趋势:区域经济集团化。(2分)影响: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促进世界向多极化发展;增强了欧洲国家的经济实力,冲击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4分)(2)要素:工业革命(技术进步)、殖民掠夺、跨国(生产)公司、国际贸易。(6分、答任意三点即可)根本动力:生产力的发展。(2分)(3)实质:由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的新一轮扩张(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全球的扩张)。(2分)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6分)。-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