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依据西周时期的宗法制,诸侯国的国君死后,其继任者是A.嫡长子B.兄弟C.功臣D.庶子2.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礼乐制度3.秦朝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郡、县长官全部由皇帝直接任命,不得世袭B.郡、县都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组织C.郡县制的建立是贵族政治取代官僚政治的重要标志D.秦朝与西汉都实行了郡县制与分封制并存的地方行政制度4.“中国式建筑是凝固的思想意识形态,…….太和殿内皇帝所用的御座,安置在一个高约2米的基座上,使御座从平地生起,犹如须弥座托着的太和殿的缩影。”这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民贵君轻B.以法治国C.皇权至上D.天人感应5.顾名思义是概念研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中国历史上,某一朝代的地方一级行政机构同时具有中央派出机构的特点,体现了古人的制度创新。该制度是A.西周的分封制B.秦朝的郡县制C.唐代的三省六部制D.元朝的行省制6.赵匡胤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再也未发生藩镇割据,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A.文官取代武将为地方长官B.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9-\nC.削减地方节度使的权力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7.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迅速调度粮草。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部门执行。这一现象应当发生在A.秦朝B.唐朝C.宋朝D.明朝8.下图反映了我国古代不同封建王朝官员上朝的礼仪,实际上代表了君臣关系的变化。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9.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不断完善,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最主要积极影响是A.发展社会经济B.抵御侵略C.加强交流D.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0.“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段话充分反映了A.两汉时期察举制的弊端B.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腐朽C.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影响D.明清时期八股取士的危害11.雅典人有这样一种观念:既然每个公民都是自由的,那么任何人就不应受他人统治;人人都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为此,雅典城邦A.轮番而治,抽签担任一定官职B.制约权力,制定陶片放逐法C.实行法治,树立法律至上意识D.殖民扩张,增加公民的数量12.下图是古罗马人在观看某法律的情景,从适用范围看,该法是罗马国家制定的-9-\nA.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的法律B.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C.调整公民内部关系的法律D.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的法律13.公元前367年,罗马设立内事最高裁判官。公元前242年,又设置了最高外事裁判官,有针对性地调整新出现的社会问题。最高外事裁判官的设立推动了A.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B.贵族与平民矛盾的缓和C.《十二铜表法》的颁布D.罗马万民法的逐渐形成14.梭伦改革的措施中,最能起到打击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的措施A.建立十个地区部落B.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C.废除债奴制D.建立陪审法庭15.罗马帝国虽然瓦解了,但罗马人却把他们的文明留给了欧洲人。这主要是指A.它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B.它深刻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C.它最先建立了民主的政治制度D.它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源头16.“近来以国王权威擅自废除法律……为非法权力。”“凡未经国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这些引文应出自A.卢梭的《社会契约论》B.英国的《权利法案》C.美国的《独立宣言》D.法国的《人权宣言》17.历史学家在评论大英帝国的盛衰时说:“维多利亚女王(1837—1901)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出了多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没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A、“统而不治”B、掌控议会C、领导内阁D、碌碌无为18.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由民选产生”“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A.以德治国B.自由、联邦制原则C.民主、分权制衡原则D.联邦制、平等原则-9-\n19.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此语主要是针对A.各州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少控制力D.美国享有高度的民主制度20.“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上述内容出自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独立宣言》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21.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A.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B.确立责任内阁制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22.在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的“禁穆令”引发了个人、民权组织乃至州政府的起诉。有数据统计,自特朗普2022年1月20日就职至2月3日,他的名字已经出现在17个州的52起联邦法律诉讼之中,其中多起诉讼都缘于这一入境限制令。这反映了A.联邦司法程序混乱B.州权主义重新抬头C.个人自由高于一切D.分权制衡政治特点23.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A.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B.议会至上,依法治国C.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4.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她立刻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B.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C.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D.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9-\n25.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在西方代议制确立的过程中,没有被真正“关在笼子里”的是A.英国国王B.美国总统C.德意志帝国皇帝D.法国总统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题(共3题,26题16分,27题16分,28题18分,共50分)26.(16分)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反映了秦代开创了什么政治制度?简述该制度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6分)(2)图2反映的是什么政治制度?指出图4中机构设立的影响。(4分)(3)与图2相比,图3所示是统治阶级内部哪一矛盾激化的反映?并说明这一矛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上演变的趋势。(6分)-9-\n27.(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是平等的。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段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精彩演说材料二:亚里士多德指出平民主义立法能扩大政治参与,把体制外的反对要素纳入体制内,消弭抵触心理。轮番任期原则通过立法尽力防患权力腐变,对那些“损公自肥”的官员进行严惩,对为政清廉者立法嘉奖,体现了用良法对权力进行法律监督和制约的民权思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民权思想对政府公信力建设之启示》材料三:公元前367年和公元前242年,罗马相继确立了内务大法官和外务大法官,处理罗马市民相互间、外国人相互间的民事纠纷。……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安托尼亚那敕令》,废除市民与臣民的区别,准予居住在罗马帝国境内的居民或臣民一般都可取得市民权。——《罗马法原论》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简要概括伯利克里所阐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三个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民主对近代欧美产生较大影响的原因。(4分)(3)材料三反映的四五百年间罗马法有什么变化?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28.(18分)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9-\n材料一: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材料二: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材料三:美国历史学家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院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美国的历程》(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6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6分)(3)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型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6分)-9-\n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25题,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ABACDBDCDAACD141516171819202122232425BDBACCDADBBC二,材料题(50分)26.(16分)(1)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答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均可)影响: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6分)(2)图2:三省六部制。图4影响: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4分)(3)皇权和相权的矛盾。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丞相被废除。(6分)27.(16分)(1)特点:城邦的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或答主权在民);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或答法律至上);公民无论贫富(或者有才干)均可担任公职(或答公民内部相对平等)(6分)(2)原因:古希腊主权在民和以法治形式实现权力监督的思想有利于维护民主制度,这符合了近代欧美各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的需要。(4分)(3)转变:由公民法转向万民法。原因:罗马人不断对外扩张,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突现;原来的罗马法无法应对新变化(6分)28.(18分)(1)表现: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6分)(2)完美之处:不流血、妥协。-9-\n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6分)(3)建立联邦政府,加强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实行分权;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分权制衡原则和相应的民主原则。(6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