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题1分,31-40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C.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D.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2、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B.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3-5题:3、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A.aB.bC.cD.d4、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a-洪涝灾害B.b-土壤肥力C.c-灌溉水源D.d-生长积温5、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 )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6、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全国最重要的小麦、玉米产区B.粮食种植业精耕细作C.与东北平原相比,更利于大型农业机械化操作D.人口多,粮食消费量大,长期以来需要从区域外调入粮食7、下面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A.人口普查B.森林普查C.交通定位导航D.确定某点高程8、GIS的全称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球卫星导航9、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C.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D.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时间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10-11题:10、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11、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8\n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推进退耕还草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2-13题:12、“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溶蚀作用13、“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14-17题:14、下面哪一条铁路线是山西煤炭外运专运干线()A.哈大线B.陇海线C.大秦线D.宝成线15、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16、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17、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18、下面植被最稀疏的地区是()A.东南亚地区B.刚果河流域C.埃塞俄比亚高原D.东非高原亚马孙流域分布着面积很广的雨林,回答第19-21题:19、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20、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关于破坏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B.商业性伐木C.采矿修路、城镇建设D.建立自然保护区21、对于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B.首先开发,再作保护C.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D.不能开发,禁止人类在林区任何活动22、20世纪末,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成为日本企业的主要投资地区,其主要原因是()A.东亚、东南亚地区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B.东亚、东南亚地区改善了投资环境C.西欧、北美对日本企业的排斥D.东亚和东南亚因经济增长强劲,市场需求量大23.关于田纳西河流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流域内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资源丰富,但航运作用小B.流域内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C.田纳西河流域水量丰富,但不稳定D.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等24.田纳西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核心是()A.河流的利用和治理B.梯级开发C.生态环境进行恢复和治理D.对资源进行综合开发25、珠江三角洲一些城市也有水资源紧张之感,其主要原因是()A.近年来温室效应加剧,气候变得干旱B.珠江上中游流域修建众多大中型水库,使流入下游水量明显减少8\nC.立体农业及大棚农业兴起,用水量大增D.水体污染及咸潮导致水质性缺水26.西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的天然牧场和畜牧业基地的原因是()A.牧草质量好,载畜量高B.温带草原和山地草场广阔C.居民以肉食为主D.沙漠和戈壁滩广布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27-28题:27、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农牧活动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8、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②④29、东北地区不是我国重要的()A.商品粮基地B.林业生产基地C.畜牧业生产基地D.商品棉基地30、有关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31、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低B.垦荒难度大,成本高C.粮食过剩,不必再开发D.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环境32、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3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A.原料导向型产业、动力导向型产业 B.劳动力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下图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完成34-35题:34、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8\nA.a原料、b市场、c劳动力B.a劳动力、b市场、c原料C.a劳动力、b政策、c原料D.a市场、b政策、c交通35、三家企业对厂址地点选择所考虑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A.a交通优势、b市场优势、c劳动力价格B.a技术优势、b劳动者素质、c交通优势C.a劳动力优势、b市场优势、c能源优势D.a技术优势、b交通优势、c政策优势36、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不足之处是()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③科技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A.①②③B.③④C.①④D.②③④37、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有效的措施是()①引长江水进入华北②引珠江水进入华北③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④大量开采地下水⑤开挖入海新河⑥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搬走A.①③B.②⑤⑥C.③⑤D.①④⑤38、造成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是()①工业废水②生活污水③生活垃圾④家庭炉灶⑤水土流失⑥酸雨A.①②⑥B.①②③C.②④⑥D.④⑤⑥39、下列符合目前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①大力开发使用海水淡化持术②南水北调③黄河小浪底工程④农业节水灌溉⑤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⑥限制用水量大的企业的用水量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②④⑥D.①②③④40、人类目前为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实施的工程措施是()A.采用滴灌技术,科学用水B.修建水库,积蓄降水C.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D.加大开采深层地下水工程建设第Ⅱ卷非选择题座位号______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41、读“我国的西北地区荒漠化”及“荒漠化发展与结果”图,回答问题:(9分) (1)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_____。随距海里程的增加,本区自东向西降水量_____,干旱程度_____。(2)很大程度上决定西北地区成为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地区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3)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4)从“荒漠化的发展与结果”8\n图中看出,土地荒漠化的最终结果是_______下降,其实质是____的退化。42、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8分)(1)__________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其中60%分布在___(国家)境内。(2)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是世界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3)右图中,字母A代表的地理事物是_______;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___。雨林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几乎全部储存在___________,而土壤中的养分却很少,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淋洗而很快丧失,雨林系统则很难恢复。43、读我国某省区图,回答问题:(9分)(1)右图中A为___省,该省___资源丰富,为了向外界输送该资源,修建的铁路线B是____线、C是____、D是焦-兖-日铁路线。(2)该省该中资源的开发条件是:①____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②_____广阔;③位置适中,交通便利。(3)为了加强能源的综合利用,该省从“六五”时期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本区铁矿、铝土矿等资源优势,围绕能源开发,主要构建了______、______、______三条产业链,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44、读某河流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8\n⑴右图中河流A为____(国家)的_____河,B为____河,C为____山脉、B河为A河的___(一级/二级)支流。⑵为了加强C河流域的综合开发和治理,该国政府在C河的干、支流上修建了大小水坝71座,这些水坝在___、___、___、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养殖、灌溉等方面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45、读“东北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图中的山脉名称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2)图中的平原名称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3)图中的河流名称是:E________,F________。46、读“西气东输线路”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1)西气东输8\n一线工程西起新疆塔里木盆地的___油气田,东至___;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南至___和___。(2)西气东输工程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是:可将西部地区的___优势转化为___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西气东输工程的大量投资,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对东部地区的影响是:缓解东部地区____紧张的状况,优化东部地区的______,缓解因能源供应不足而引起的停工停产;可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8\n2022-13-1高二地理参考答案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50分)42、(1)亚马孙热带雨林巴西(2)东南亚地区非洲刚果河流域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3)生物A地上的植物体内43、(1)山西煤炭大秦线神黄线(2)煤炭市场(3)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46、(1)轮南上海广州香港(2)资源经济(3)能源能源消费结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