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2-1期中试卷高二地理第I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1—30题,每题1分,31—45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随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学者提出中国宏观区域经济的“新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案,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读图,完成第1~2题。1.区域的划分应依据一定的指标。以下不属于区域划分的自然因素指标的是( )A.气候 B.地形C.洋流D.植被2.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B.农业基础薄弱C.水土流失严重D.自然资源不足读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3—5题。3.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最大的是()A.AB.BC.CD.D4.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A——洪涝灾害B.B——土壤肥力C.C——灌溉水源D.D——生长积温5.C区从东往西,植被依次为()A.草原—森林—荒漠草原—荒漠B.森林—森林草原—草原—森林C.森林草原—荒漠—绿洲—草原D.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6.下面各项中,适宜应用遥感技术的是()A.人口普查B.森林普查C.交通定位导航D.确定某点高程7.GIS的全称是()A.地理信息系统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地球卫星导航8.根据“因地制宜”的方针,下列地区与应种植农作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A.山东半岛——水稻、花生、橡胶 B.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C.洞庭湖平原——春小麦、油菜、水稻 9\nD.松嫩平原——春小麦、大豆、甜菜读图,回答9~10题。9.图中圆内裸地表示沙层裸露或固定沙丘活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过度樵采B.过度开垦C.过度放牧D.过度砍伐10.A、B两图的荒漠化分别表现为( )A.斑点状水土流失 大面积水土流失B.大面积草场被破坏 斑点状荒漠化圈C.斑点状荒漠化圈 大面积草场被破坏D.大面积水土流失 斑点状水土流失据报道,我国江西省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土地裸露的“红色荒漠”,据此判断回答11—12题。1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蚀作用 B.水蚀作用 C.沉积作用 D.溶蚀作用1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 B.开山取石 C.过度放牧 D.风化作用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回答13—16题。13.下面哪一条铁路线是山西煤炭外运专运干线()A.哈大线 B.陇海线 C.大秦线 D.宝成线14.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C.石油取代煤成为我国主要能源,煤炭开采开工不足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15.山西正在建设我国最大炼铝厂,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A.山西铝土储量丰富B.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价格低廉C.山西冶金工业技术水平高D.山西劳动力资源丰富16.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C.增加经济产值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亚马孙流域分布着面积很广的雨林,回答第17—19题。17.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18.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关于破坏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B.商业性伐木C.采矿修路、城镇建设D.建立自然保护区19.对于雨林的未来,应坚持的观点是()9\nA.一边开发,一边保护B.首先开发,再作保护C.保护第一并进行保护性开发D.不能开发,禁止人类在林区任何活动20.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B.碳氧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上升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①②③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读我国部分能源调配线路图,回答21~22题。21.能源调配线路②输送的是A.石油B.天然气C.煤炭D.水电22.西电东送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C.解决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读我国局部地区图,回答23~24题。23.该地区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是因为具有A.光热资源优势 B.交通优势 C.土地资源优势 D.劳动力优势24.该地区今后实现粮食增产的根本途径是A.扩大耕地面积 B.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C.控制人口增长D.改良土壤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25—29题。 25.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农牧活动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6.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A.①②B.②③C.①④ D.②④27.东北地区不是我国重要的()A.商品粮基地B.林业生产基地C.畜牧业生产基地D.商品棉基地28.有关松嫩平原地理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29.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三江平原上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A.三江平原土壤肥力低B.垦荒难度大,成本高9\nC.粮食过剩,不必再开发D.保护湿地、维护生态环境30.右图中,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 )A.热量的不同B.水分的差异C.土壤的不同D.植被差异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物种的灭绝速度,右图为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图。据此完成31~32题。栖息地的丧失其他原因外来物种入侵偷猎31.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A.偷猎B.栖息地的丧失C.外来物种入侵D.其他原因32.虽然世界物种灭绝速度在加快,但由于洞庭湖生态环境的改善,近年来,到湖区越冬的鸟类种群及数量增加明显。这主要体现了洞庭湖湿地的价值是A.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B.调蓄洪水C.维护生物多样性D.航运读世界主要森林分布示意图,回答33~34题。33.对目前世界森林主要分布区,叙述正确的有( )①低纬度 ②中纬度 ③中高纬度 ④高纬度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34.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原始森林面积最大的两种类型分别是( )①热带雨林 ②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③温带落叶阔叶林 ④亚寒带针叶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右图中甲位于华北平原,乙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读图回答35~38题。35.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B.海拔C.水分D.土壤36.甲、乙两地共同的地理现象是( )A.广泛种植水稻B.雨热同期C.河流结冰期长D.水运发达9\n37.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A.河流流向B.海陆位置C.盛行风向D.纬度位置38.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B.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C.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D.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资源的大型管道工程。读图回答39~40题。39.干线沿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我国的( )A.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B.阴山、秦岭、南岭地形区C.寒带、温带、热带气候区D.黄河、长江、珠江流域40.该工程建设对地理环境产生的显著影响是( )A.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D.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国家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2022年5月21日,中俄两国在上海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根据双方商定,从2022年起,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向中国供气。读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示意图,完成41—42题。41.中俄天然气东线管道在俄罗斯境内向北弯曲,最主要原因是A.绕过冻土区域,便于施工B.缓解该地区能源紧缺状况9\nC.该地区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充足D.保护贝加尔湖地区的生态环境42.图示天然气跨区域调配工程对中俄两国的影响,正确的是A.促进俄罗斯能源开发,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B.减轻俄罗斯就业压力,可优化产业结构C.增加我国清洁能源比重,消除大气环境污染D.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读“雨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示意图”,回答43~45题。43.雨林系统中最主要也是最关键的部位是图中的( )A.aB.BC.cD.d44.上图中a、b、c、d表示的地理事物,对应正确的是( )A.a—枯枝落叶B.b—土壤C.c—生物D.d—供给养分45.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第II卷非选择题座位号______二、综合题(共40分)46.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1)写出下列自然区的名称:(2分)A,B,C东部季风区。(2)A区与C区的界线与哪些地理分界线大致吻合?(2分)(3)填写下表,比较A、C两区自然特征的差异。(4分)AC主要地貌单元高原、盆地、山地气候大陆性气候为主,气候干旱9\n植被草原、荒漠河流较多,水量较大47.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塔里木河位于新疆的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流河,全长2179千米。“漫卷风沙埋河道,欲哭无泪哀胡杨”是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干涸20多年的真实写照。这里不仅是中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新疆特色果品的生产基地,而且是我国石油化基地。材料二 东方网2022年5月26日消息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经过综合治理,首次实现自1988年以来全年不断流。(1)该区域发展经济的主要制约性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塔里木河流域开发的有利自然条件主要有那些?(4分)(3)塔里木河流域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有哪些?(4分)(4)简述对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开发的措施。(6分)4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1)图中箭头①②③所代表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名称分别:(6分)①②③(2)我国南水北调的原因是;(2分)西气东输与西电东送的原因是。(2分)9\n(3)暑假时期沿④路线旅游,沿途可以看到下图所示景观,该景观的变化体现了。(2分)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纬度地带)分异B.垂直地域分异C.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经度地带)分异D.非地带性地域分异(4)图中A所在地区近几十年来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该地区荒漠化严重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回答4条)(4分)9\n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2-1期中试卷高二地理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1—30题,每题1分,31—45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CADBDBADC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ACDBDCDCB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CCBBDDBDB 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BCC DA BDCD C 题号4142434445答案CDAB A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46.(8分)(1)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青藏高寒区 (2分)(2)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半干旱与半湿润区分界线、草原带与森林带的分界线、农耕区与牧区的分界线。(任意两点得2分)(3)填写下表,比较A、C两区自然特征的差异。(每空1分,共4分)AC主要地貌单元平原、丘陵、高原气候季风气候为主,气候湿润植被森林河流较少,水量小47.(16分)(1)水资源(2分)(2)深居我国内陆,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照充足,有利于发展特色果品农业;有丰富的石油等矿产资源(4分)(3)水资源稀缺,河流断流 林木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小 土地荒漠化 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答任意两点得4分)(4)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节约用水,依法冶水。上游实施老灌区节水防渗改造,修建水库;中游修建堤坝,减小浪费;下游跨流域调水。(答任意三点得6分)48.(16分)(1)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6分)(2)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南多北少能源东少西多(4分)(3)C(2分)(4)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盲目开垦(答出任意4点即可)(4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