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2-1期末考试卷高二地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1—30题,每题1分,31—45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所给经纬网图,回答1~2题。1.从B地到C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东走B.一直向西走C.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D.先向东南,再向东,最后向东北走2.读经纬网图,纬线AB约是DE长度的( )A.一半 B.等长C.1.5倍D.2倍读下图完成3~4题。3.下列关于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②点的位置是110°E,10°SB.④点的位置是40°N,100°EC.⑥点的位置是135°W,70°ND.⑧点的位置是100°E,50°N4.下列关于两点之间相对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点在②点的东北方向B.②点在④点的西南方向C.⑤点在⑥点的正南方向D.⑦点在⑧点的东北方向读下面四幅图,回答5~6题:5.①~④四地中位于北京(116°E,40°N)东南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6.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面积最大的是A.甲B.乙C.丙D.丁如图为地球局部经纬网图。读图,回答7~8题:7.图中P地位于X地的方向是( )A.南方B.北方C.西北方D.东南方8.从X地到P地经过( )A.东、西两半球B.西半球C.东半球D.南、北两半球9.右图为两极地区示意图,黄河站在长城站的( )A.西北方向 B.西南方向8\nC.东北方向 D.东南方向 下图为某岛屿简图,该岛的最高峰海拔为1424米。读图,完成10~11题。10.该岛屿南北约为( )A.30千米B.80千米C.150千米D.500千米11.下列关于该岛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势四周高中间低B.常年盛行东北风 C.水能资源较丰富D.位于南半球、东半球读“某地等高线图”(等高距:100米),回答12~13题。12.图中河流的流向是( )A.东北流向西南B.东南流向西北C.西南流向东北D.西北流向东南13.X点和Y点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290米B.550米C.385米D.632米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14~15题。14.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中,平均坡度最大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15.甲、乙、丙、丁四河段中,径流受L湖调节最明显的是( )A.甲河段B.乙河段C.丙河段D.丁河段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6~18题。16.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B.CD是山谷,EF是山脊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D.H地比B地降水多17.B点此时的温度为18℃,如果只考虑高度因素,那么甲峰与乙峰的温度分别为( )A.13.5℃,12.5℃B.22.5℃,13.5℃C.22.5℃,14.5℃D.13.5℃,14.5℃18.上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A.101米B.198米C.298米D.601米读图完成19—20题19.图中两条小河的流量相当。进入小镇的引水线最合理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0.小镇通过上述线路引水,由于过度引用河水将导致A.甲河流域水土流失加剧B.甲河下游方向河段水量锐减C.乙河下游方向河段净化能力下降D.乙河下游方向河段河水季节变化加大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21~22题:21.D点的海拔可能为( )A.142mB.192mC.98mD.298m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A处地势落差大,宜建水电站B.观察者在B处可直接观察到C处C.图中的湖泊是外流湖、咸水湖8\nD.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读宁波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23~24题。23.该地计划在海拔100米以上区域种植杨梅,按3株/100m2标准种植,图示范围内需要( )。A.100株B.1000株C.3500株D.9600株24.A段村道比B段村道更曲折,是为了( )。A.少占杨梅林的规划用地B.减缓坡度,减小工程难度C.监测高速公路车流量D.开发旅游资源,方便游客观赏读我国某地区简图,图中实线表示1月气温(℃),虚线表示降雪天数。回答25~26题。25.图中等值线P值为(B )。A.5B.10 C.15 D.2026.图中西侧地区降雪天数少于东侧的原因是( )。A.地势较高,气温低 B.纬度较低,气温高C.离海洋远,水汽少 D.西北风强,成雪难图Ⅰ是台湾—江西—四川—青海一线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图,图Ⅱ是图Ⅰ中乙地的相关信息。读图,回答27~28题。27.图Ⅰ中的曲线在甲地出现明显转折,反映出此处( )。A.临海,受海洋影响大B.是阶梯交界处,受地形抬升作用的影响,降水量增多C.河道弯曲,排水不畅D.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28.乙区域要对E、F、G、H四个区进行绿化,选择了4种植物进行种植,测得4种植物的根深见下表,假设根部不能达到地下水位,植物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植物abcd根深1米1.2米3.6米4.1米A.a植物在E区可以良好生长B.b植物在各个区都能种植C.c植物在F区不能成活D.d植物在H区会因为缺水而死亡读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完成29~30题。29.甲、乙两地降水量的差值可能是( A )。A.80mm B.190mmC.310mm D.430mm30.甲处附近年等降水量线密集的原因是( B )。A.河流提供大量水汽 B.地形抬升作用明显C.冷暖气团频繁相遇 D.森林植被覆盖率高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某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31—32题。8\n31.关于此时A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雨水汇集,泛滥成灾B.受冷锋影响C.气压将不断升高D.吹偏南风32.当地政府拟将B村外迁,其可能的原因是 ( )A.修建大型水库B.耕地面积不足C.避免台风威胁D.海平面上升下图示意某地区年均温的分布。读图,完成33—34题。33.影响该地区年均温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台风B.海陆分布C.地形D.大气环流34.图示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低的是 (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下图为日本1月气温.降水分布图,回答35—36题。35.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A.①>②>③B.①<②<③C.①<②>③D.不能确定36.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①首都东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②降水高度集中在夏季③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④年降水量太平洋沿岸多于日本海沿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等值线图,已知c>b>a,完成37—39题。37.如果该等值线为等高线,则()A.OA、OB、OC可能有河流发育。B.从甲到顶点O和从乙到O观测到的景观。一定相同。C.该区域中肯定没有河流发育。D.从地势上看,整体上表现为中间高四周低。38.如果等值线为等温线,则()。A.从地形上看,该地可能为山地。B.在地形上看,OA、OB、OC是山脊。C.若该区域中心为城市,则甲地盛行西南风。8\nD.如果该等温线分布形态是非自然因素造成的,则其成因可能是人口稠密,生产和生活排放出大量热能造成的。39.如果该等值线为等压线,则()。A.OA、OB、OC为锋面B.OA是冷锋,OB是暖锋C.O为晴朗天气D.如果该系统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可能会给我国沿海带来强风、暴雨天气下图是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回答40~41题。40.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中,平均坡度最大的是( )A.① B.②C.③D.④41.甲、乙、丙、丁四河段中,径流受L湖调节最明显的是( )A.甲河段B.乙河段C.丙河段D.丁河段下图为欧洲局部区域某月气压分布图(单位:hPa)。读图完成42~43题。42.此时,甲、乙两地相比( )A.风力甲地等于乙地B.甲地天空中云量多于乙地C.甲乙两地都吹偏西风D.气温日较差甲地大于乙地43.此图所处的时间最不可能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下图是山西省基于某要素下的土地生产潜力(克/平方米·年)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44~45题。44.图中M、N两地土地生产潜力的数值分别是( )A.1015、875B.1015、825C.965、795D.875、82545.影响图中土地生产潜力高低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气候C.土壤D.水源二、综合题(共40分)46.2022年7月18日,中国第五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考船穿过北极圈,开始实施北冰洋科学考察。结合我国极地科考站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7分)8\n(1)南极中山站(69°22′24″S,76°22′40″E)是昆仑站(80°25′01″S,77°06′58″E)的物资补给中转站,其与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2)比较甲乙两图比例尺,甲________乙。12月22日,两图中四个科考站昼长相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运送物资的飞机从长城站(62°13′S,58°57′W)飞往中山站,其最短的航线是________________(飞行方向)。(4)图示的四个科考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__________方向,昆仑站位于长城站的__________方向。47.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问题:(11分)(1)在海边兴建油港码头,应建在A处还是B处?为什么?(3分)(2)港口用电,计划在C处或D处利用水力发电,你认为建在哪一处更合理?试分析原因。(4分)(3)计划在E处或F处建一个石化工业区,哪一处更为合理?试分析原因。(4分)48.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1)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2)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3)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请说明原因。(4)从自然条件的角度,说明甲处成为该区域中心城镇的主要原因。8\n49.读甲、乙两岛略图,其中甲岛地势低平。完成下列要求。(13分)(1)按东、西半球划分,甲岛位于半球。乙岛周围的水域属于洋。(2分)(2)两岛相比,实际面积较大的是岛。我国处在隆冬季节,甲岛盛行风向为风。(2分)(3)乙岛的地势特点是,判断依据是。(3分)(4)甲、乙两岛中,公路密度较低的是岛,导致该岛公路密度较低的主要自然因素是。(2分)(5)用文字描述出甲岛最大城镇应该所在的位置,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8\n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2-1期末试卷高二地理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5小题,1—30题,每题1分,31—45题,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答案CBBAACDAC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CBCDACDC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BDCD BC BAAB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DACAACDDCB 题号4142434445答案CBBAB二、综合题(共40分)46.(7分)(1)1220 (2)小于 昆仑站和中山站 (3)先向东南方向飞,再向东北方向飞(4)长城站 西北 东南47.(11分)(1)A处。A处等深线密集,水深,是小港湾,易于避风;离油矿近,运输方便。(3分)(2)C处更合理。原因:上游有两条支流,地处迎风坡,水量较大;离油港近,架设线路短。(D处更合理。原因:等高线密集,落差大;从D处到油港坡度平缓,架线容易。(4分)(3)F处更合理。原因:地处主要公路交会地区,对外联系方便;地处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小;地处河流下游,对城区水源污染小。(4分)48.(9分)(1)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1分)(2)看不到丁村。原因:有山脊阻挡视线。(2分)(3)丁处。原因: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该处的山体坡度较大,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2分)(4)地势平坦开阔,有利于城镇的建设和发展;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资源充足,城镇供水方便。(4分)49.(13分)(1)西印度(2分)(2)乙东南(2分)(3)中间高,四周低;(1分)河流由中部流向四周。(2分)(4)乙地形(2分)(5)甲岛西侧中部交通线交点处为该岛最大的城镇。理由:①位于环岛公路与横穿岛屿公路的交点(交通枢纽);②附近有机场;③地处海滨。(4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