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一中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高三地理(文)第Ⅰ卷(选择题,44分)本卷共22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示意甲、乙两岛屿位置,读下图,完成1~2题。1.图示信息表明A.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北方向B.乙图的比例尺比甲图小C.乙岛河流众多航运价值高D.乙岛东南部降水少于西北部2.甲岛植被茂密,多河流、湖沼,有“绿宝石岛”之称,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光照 C.水分 D.土壤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3.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4.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5.关于图中a、b、c、d四点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判定,正确的是A.a>b>c>dB.a<b<c<dC.a=b=c=dD.a>c=d>b开都河是新疆的大河之一,也是一条著名的内陆河。下图为“开都河流域地形图”8\n,读图,回答6~7题。6.开都河水能最丰富的河段在A.源头B.上游C.中游D.下游7.开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较中下游小的主要原因有①水量较大 ②水流较平缓③降水较少 ④植被保存较好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8~9题。8.此时,A点的区时是A.7月8日12时B.7月7日24时C.7月8日6时D.7月8日16时9.此时,北京时间是A.7月8日15时B.7月8日14时C.7月8日20时D.7月8日18时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2022年3月16日17时某区域地面天气图”,据此完成9~11题。10.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值最低的是A.①B.②C.③D.④11.对图示虚线范围内该天气形势下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冷气团过境,气温骤降B.冷锋锋后,带来强降水C.冷锋过境,风力强劲,扬起沙石D.高压系统控制,降水偏少地膜覆盖是一种现代农业生产技术,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水、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读图,完成12~13题。8\n12.我国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主要原理是A.减弱了地面辐射B.增强了大气逆辐射C.增强了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13.山东胶东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主要的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C.反射太阳辐射,降低地温D.吸收太阳辐射,增加地温某地煤炭资源丰富,该地中学生在考察古生物化石的过程中绘制了一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14~15题。14.B处地貌为A.断块山B.火山C.背斜山D.向斜山15.下列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B处地下采煤易发生瓦斯爆炸B.D处地下适合修建隧道C.该地岩层主要由岩浆岩构成D.该处地质构造受东西方向的挤压作用而成读沿36°N附近穿过死亡谷的地形剖面图以及中央谷地局部水系分布图,完成16~19题。16.死亡谷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落基山脉和内华达山脉之间,最低点海拔低于海平面86m。形成死亡谷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风力侵蚀 B.流水侵蚀 C.冰川侵蚀D.断层下陷17.死亡谷不仅极度干旱,而且是地球上夏季最热的地区之一,夏季有少量降雨。这里夏季高温的主要原因是A. 暖流的增温效应B. 处于低纬度地区,气温高8\nC.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 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18.中央谷地是美国著名的农业区,其最可能的地质成因是A. 板块张裂,地壳水平错断B. 板块张裂,地壳褶皱凹陷C. 板块俯冲,地壳水平张裂D. 板块挤压,地壳断裂陷落19.与谷地西侧河流相比较,东侧河流的主要特征是A. 结冰期较短B. 夏季有大量雨水补给C. 水能资源丰富D. 径流量季节变化较大2022年11月我国宣布自2022年1月1日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图甲示意2022年我国人口金字塔,图乙示意1980~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数,据此完成20~22题。图甲图乙20.如果我国仍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推测2022年之后我国出生人口变化趋势为A.缓慢持续增加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D.快速减少21.目前,我国城市人口的生育率低于农村,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迅速上升。2022年后制约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是A.生育政策B.城市化C.育龄人口D.资源状况22.针对我国的人口问题,我国政府今后可能不会采取的措施是A.实施全面自主生育政策B.适度延缓退休年龄C.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D.大量接纳外来移民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6分)本卷共4个小道。考生根据要求做答。23.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8\n(1)描述图中地形特征。(4分)(2)图中拟建一火情瞭望台,最佳位置应在A、B、C、D中的何处,为什么?(3分)同学们为什么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2分)(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图示地区聚落的分布特征。(3分)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材料一河西走廊是古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每年玉米收获后,9月底—10月初戈壁滩成为天然晾晒场,使玉米种子在短时间内完全脱水干燥。8\n材料二河西走廊及附近地区是贫困区之一,我国未来5年,“精准扶贫”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偏远山区,完善基础设施,找准发展方向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基础。(1)说明祁连山对区域绿洲形成的作用。(6分)(2)说出戈壁滩成为种子天然晾晒场的优越自然条件。(6分)(3)我国正在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说明其对河西走廊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4分)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钻石是高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单质晶体。A国被称为“钻石之国”,约有1/3的人口从事钻石采集,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河滩地带,河流汛期之后往往是钻石采集的高峰。钻石的出口为该国带来了财富,而这个国家却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1)每年5~10月为A国的雨季,降水丰富,说明此时降水形成的条件。(6分)(2)写出钻石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并分析该国钻石采集区主要分布在河流下游的自然原因。(6分)(3)当地人在河流汛期之后进行钻石的采集,说明这样做的理由。(6分)8\n26.【旅游地理】(10分)读“江淮城市群旅游景点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说明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6分)(2)针对本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为游客提出几项合理的游览建议。(4分)8\n高三地理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CAACCBCBACABDB题号16171819202122答案DCDCCBD23.(1)整体来说地形以山地为主,东南部有平原;(2分)地势中部偏高,向四周降低。(2分)(2)D处(1分),原因:海拔最高,视野范围最大。(2分)鞍部,地形相对平坦开阔。(2分)(3)山区聚落规模小且数量少,平原地带聚落规模大且数量多。(3分)24.(1)祁连山海拔高,气温低,发育了众多的冰川;山地阻挡了水汽,形成山地降水;冰川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河流,为绿洲的形成提供了水源条件;夏季汇聚的洪流携带泥沙在山前沉积,为绿洲的形成提供了土壤条件(6分)(2)河西走廊降雨量小,气候干燥,光照充足;风力较大;戈壁滩平坦开阔;地表温度高(升温快);土质疏松干燥,透气性好(6分)(3)提供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带动旅游、能源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搭建对外贸易平台;提高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增加收入等。(4分)25.(1)5~10月,随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国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此时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南季风,水汽充足;地势西低东高,地形抬升,形成迎风坡;受几内亚湾暖流影响。(6分)(2)内力作用(岩浆活动,岩浆冷却、凝固)。位于河流上游含有钻石的岩石,被风化(侵蚀)破碎;钻石被流水搬运到下游地带;比重大的钻石沉积下来,被埋在沙砾中。(6分)(3)河流从上游带来大量新的沉积物;水位下降,河滩出露;有河水便于筛洗。(6分)26.(1)旅游资源分布不平衡,南部丰富,北部匮乏;山水组合分布;景点布局于铁路、公路及水路等组成的交通网之中。(6分)(2)适宜夏季游览,景观丰富;湖泊、河流等水景众多,乘船沿水路欣赏;人文景观众多、文化内涵丰厚,查阅资料,做相关知识准备;夏季气象景观多变,雨水云雾日较多,备好雨具。(必须据当地旅游资源的特点作答)(4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