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地理第四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卷的相应位置,共50分)右图示意我国某科考基地及其附近区域,该区域有冰川分布,R河2月份流量最大。读图完成1~2题。1、“站在这里向北看去,山丘下的湖泊,就像一块碧玉一般,镶嵌在大地上;而湖泊北部和东部两座延伸出来的长长山脊,如同一双温柔的手,以无限的深情呵护着这熟睡的精灵”。文中的“这里”最可能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该科考基地位于A.青藏高原B.北极黄河站C.格陵兰岛D.南极长城站吴先生在株洲(28°N,113°E)工作,在7月份某天早晨8点(北京时间)当他走进单位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回答3~4题。3、单位大楼有甲、乙、丙、丁四个大门,吴先生走进的大门可能是哪一个?()A.甲B.乙C.丙D.丁4、吴先生走进的大门约在地方时几点时结束阳光照射?()A.13:32B.13:48C.14:00D.14:32古北岳恒山--神仙山(又称大茂山),雄驻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869.8米。山上布满长满神眼的奇异巨石,当地人称之为“天眼石”,偶见巨石中镶嵌黑白泥岩和大理岩,当地人称之为“黑白妖石”。下图是某地理课外小组绘制的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5、该区域在沉积岩Ⅱ形成后先后发生了()A.地形褶皱、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火山喷发B.地形褶皱、外力侵蚀、沉积作用、火山喷发C.沉积作用、地形褶皱、火山喷发、外力侵蚀D.火山喷发、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形褶皱6、关于该地区地质成因说法正确的是()A.“天眼石”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天眼石”是侵入岩表面气体挥发形成的C.“黑白妖石”是火山喷发时携带的谷底沉积物D.“黑白妖石”属于沉积岩下图是从南极上空观察到的地球局部洋流示意图,图中箭头代表洋流流向。读图回答7~8题。7、我国去南极的考察船,通常都要驶过咆哮的西风带,该带强大的西风漂流常使船员感觉非常不舒服,该带的位置在()A.①地附近B.②地附近C.③地附近D.④地附近8、以③为中心的环流圈()A.其中的一支是西澳大利亚暖流B.是南半球的副热带环流C.是南半球的中高纬环流D.位于印度洋,洋流流向会随季节而改变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右图是邯郸某地理学习小组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回答9~10题。89、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A.作物品种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因素10、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棉花试验田浇湿与喷水。与不浇湿喷水的麦田相比()A.花期不变B.霜冻发生机率增加C.霜冻发生机率减少D.花期滞后右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图完成11~12题。11、下列与图中沙漠形成主导原因相同的地区是()①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的沙漠②阿拉伯半岛的沙漠③澳大利亚中西部的沙漠④塔里木盆地沙漠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12、图示季节,沿河流各段及周边区域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②河段正值枯水期B.②→③河段水量增大C.③→④河段沿岸草木枯黄D.④→⑤河段森林茂密风化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大类,其中生物在物理和化学风化中起到主要作用。读图,完成13~14题。关于岩石风化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①到②生物的物理风化作用逐步减弱B.从②到③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减弱C.从③到④化学风化作用逐渐加强D.从④到①物理风化作用逐渐减弱14、地表风化壳厚度最大的是( )A.①B.②C.③D.④读“某山地南北坡垂直带谱图”,回答15~16题。15、关于该山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是断块山B.该山位于南半球C.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G分布的海拔高度下限上升D.该山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16、关于该山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带谱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带谱比北坡丰富,因为南坡海拔高B.G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高度下限低于北坡,说明南坡气温低C.E自然带在北坡分布的海拔高度下限低于南坡,说明南坡水热条件优于北坡D.与F相似的水平自然带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的海拔会更高8下图为河水中颗粒物质所受外力作用类型与河流流速、颗粒物直径之间的关系图。读图回答17~18题。17、欲使直径为0.1mm处于搬运状态的颗粒物堆积至河床,河流流速至少应降为( )A.0.1cm/sB.0.5cm/sC.0.7cm/sD.30cm/s18、下表中P、Q两颗粒物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颗粒直径(mm)河流流速(cm/s)P0.02200Q207A.侵蚀搬运B.搬运堆积C.侵蚀堆积D.搬运侵蚀华西秋雨是我国西部地区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气现象。主要指渭水流域、汉水流域、重庆、川东、川南东部等地区的秋雨。秋季频繁南下的空气与滞留在该地区的暖湿空气相遇,使锋面活动加剧而产生较长时间的阴雨。2022年9月7日至16日,陕西、甘肃、四川、重庆、湖南、湖北等地出现持续降雨,这次降雨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强度大等特点,属于典型的华西秋雨天气。下图为华西秋雨成因示意图。完成19~20题。19、“华西秋雨”天气的形成,属于( )A.气旋B.暖锋C.反气旋D.冷锋20、关于“华西秋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秋作物容易遭受冻害霉害B.严重时可能造成洪涝灾害8C.有利于水库蓄水缓解来年的春旱D.不可能缓解河西走廊的旱情21、比拉姆每年有两个相对多雨期和两个相对少雨期,其影响因素是( )A.太阳直射点移动B.洋流C.地势D.人类活动22、由比拉姆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多雨期与少雨期的变化是( )A.两个多雨期的时间间隔变长B.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一个少雨期C.过渡成一个多雨期和两个少雨期D.两个少雨期时间间隔变长图中甲图为非洲和欧洲大陆由赤道到两极以及山地从山麓向山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示意图,乙图为亚欧大陆从沿海向内陆以及山地从山麓向山顶自然带的地域分异示意图。据此完成23~25题。23、甲图中,A处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A.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B.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C.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24、乙图中,大陆东部和西部沿岸地区都是森林,但森林的种类不同,其影响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水源D.地形25、乙图中,E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A.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能滋润草的生长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C.受到夏季风的影响较为湿润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88株洲市二中202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地理答卷二、综合题(共50分)26、(14分)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材料二该岛大部分地区经济落后,许多森林地带尚未开发。经济开发限于河流下游及海滨地带。(1)比较分析岛屿东西两侧海域的海底地形特征。(4分)东侧:海底地形较陡,多海沟,自西向东倾斜(2分);西侧:海底地形较平坦,大陆架面积较广,自东向西倾斜(2分)。(2)分析该岛能源开发中,水能优于风能的原因。(4分)该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径流量大;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2分);该岛处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风能资源贫乏(2分)。(3)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提出该岛发展的方向。(6分)上游开发水电;合理开采石油资源;利用丰富的水热资源种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对粮食、热带经济作物、林业等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利用海运的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山区和滨海风光发展旅游业。(每点2分,任答其中三点得6分)827、(20分)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某国及其周边地区图材料二:B城附近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如右图蘑菇石)。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材料三:2022年1月17日中国铁建总城堡建设的AB两城市之间的高速铁路二期主题工程宣告完工,预计今年上半年将全线正式通车运营。工程项目全长158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我国武广高铁和沪宁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全线桥梁和隧道长度占线路总长的42%。材料四:该国农业生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沿海地区以园艺业(柑桔、油橄榄、蔬菜等)为主,而中、东部内陆以放牧业为主。横跨亚、欧两洲的A市是甲国最大的工业中心,人口约1350万。(1)试分析卡帕多奇亚蘑菇石形成的地质过程。(6分)①地质时期卡帕多奇亚地区沉积作用明显,形成了明显分层的沉积岩②后来板块运动下,火山喷发的岩浆覆盖沉积岩③后来经过日晒雨林和高原强烈的温差等外力风化、侵蚀,形成了今天的奇观(6分)(2)试分析AB两城市之间的高速铁路设计时速远低于我国武广高铁和沪宁高铁的原因。(6分)AB两城市之间的高速铁路穿越高原、山地,经过的地区起伏大②跨越河谷和海峡,多桥梁和隧道③冬季的风比较大④我国的武广和沪宁高铁经过地区,地形相对平坦,自然障碍少。(8分)28、(16分)结合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受国际市场大豆价格猛涨的影响,近些年来下图中甲地区大面积种植耐除草剂转基因大豆和有机大豆。8材料二生物柴油是指以油料作物、野生油料植物和工程微藻等水生植物油脂以及动物油脂、餐饮垃圾油等为原料油通过酯交换工艺制成的可代替石化柴油的再生性柴油燃料。2022~2022年,甲地所在国生物柴油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能力增加了22.5倍,并大量远销欧盟。(1)评价B处建设大型水电站的条件。(8分)有利条件:①该区域降水丰富,径流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②流经峡谷,筑坝工程量较小;③大坝上游人口密度和资产密度小,淹没损失小;④距离城市近,输电损耗较小。(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不利条件:地形起伏大,交通不便。(2分)(2)分析甲国大力发展生物柴油的主要原因。(8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