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2022届高三地理第一次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2.请将第Ⅰ卷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答案用黑色钢笔直接书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3、请填好自己的姓名与考号,填写不正确,视为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22年8月6日13时31分,美国航天局发射的“好奇”号探测车登陆火星表面。据此回答第1-3题。1.当“好奇号”探测车登陆火星表面时,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28°30′N,80°42′W)区时是A.8月5日13时31分B.8月6日0时31分C.8月7日2时31分D.8月7日13时31分2.图1是“好奇号”登陆火星时地球表面的昼半球侧视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是北极B.b在赤道上C.c是太阳直射点D.d在南回归线上3.“好奇”号探测车用于探索地外生命可能存在的环境,主要目标是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A.大气和云雾B.山脉和平原C.太阳辐射和火星引力D.液态水和有机物读某岛屿地质地貌结构示意图,回答4~5题。4.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5.能反映甲处地层剖面的示意图是9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大坝建成后不久,工程的负面作用就逐渐显现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这些当初未预见到的后果不仅使沿岸的生态和环境持续恶化,而且给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据此回答6~8题。6.埃及阿斯旺大坝对沿岸生态和环境的影响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环境的平衡性D.地理环境的地域性7.尼罗河沿岸的生态和环境持续恶化,是由下列哪一要素的变化引起的A.气候B.土壤C.水文D.生物8.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①土壤肥力下降②产生土壤盐碱化③洪涝灾害加剧④渔业产量减小⑤三角洲面积扩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读我国东南某地等高线图(单位:m),回答9~10题。9.图中湖泊的①②③④四地地形最为平坦的是A.①B.②C.③D.④910.关于图示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处能欣赏到瀑布景观B.乙处位于分水岭C.6月份湖水补给河水D.图中最高处海拔为550~600米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为某地区某年4月11日~13日锋线移动情况。读图完成第11~12题。11.该锋面属于A.北半球冷锋B.南半球暖锋C.北半球暖锋D.南半球冷锋12.11日~13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A.11日的深夜B.12日的深夜C.11日的日出前后D.13日的日出前后下图是江苏省建国以来六次人口普查关于总人口、65岁以上人口比例变动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13~14题。13.从1982年到2022年,江苏省总人口约增加了A.1000万 B.1500万C.2000万D.2500万14.从1964年以来,图中②线持续上升,其主要原因是①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 ②医疗条件进步,死亡率下降 ③青少年人口大量外迁 ④出生率下降 ⑤男女比例不平衡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下图是我国西南地区某中等城市的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15题。15.随着城市发展,Y住宅区较X住宅区更有利于居民的居住和生活,理由是9①依山傍水,风景优美 ②远离铁路,噪音污染轻 ③交通便利,方便居民上下班 ④远离工业区,空气清洁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某特大城市某干道(市区↔郊区)双向车道车速变化曲线图,完成16~17题。16.下列关于a、b两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a曲线反映8~10时汽车流量较小,道路畅通B.a曲线反映由郊外住宅区向市中心工作区的车速变化C.b曲线反映以上班、上学活动为主的车速变化D.a、b曲线反映城市道路交通流量的突变性17.为解决该特大城市市区至郊区的交通拥堵问题,从长远角度来讲,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在中心城区外围大力建设以居住为主的卫星城B.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建设环形放射式道路网C.严格控制私家车数量,实行限行措施D.在中心城区外围建设集生产、居住和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新区18.下图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四种运输方式优劣评价等级图,其中鲜花种植业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是A.a B.b C.c D.d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读下图,判断19--20题。919.图示时期A.罗马正值干季B.上海盛行偏北风C.孟买正值雨季D.伦敦盛行偏西风20.下列叙述正确的有A.等温线①的数值大于②B.图示区域为海洋C.等温线①的数值小于②D.图示区域为陆地内蒙古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牧区,其东部的草场载畜量远高于西部。据此回答21—22题。21.导致内蒙古草原草场载畜量东西部差异的因素主要有A.年降水量B.海拔高度C.荒漠化程度D.人口密度22.合理利用内蒙古草场资源的措施有A.实行划区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B.减少人工草地,提高天然草地的比重C.大力发展种植业,控制畜牧业比重D.实施轮牧和轮流打草制度下图中图甲和图乙是同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23~24题。23.有关此时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正午太阳高度Q地大于M地B.自转线速度Q地小于M地C.M地的白昼长度为14小时D.Q地位于M地的西北方向24.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北半球旗杆正午日影最短B.美国洛杉矶处于低温多雨季节C.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季节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最低下图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25.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A.①B.②C.③D.④926.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A.兴建污水处理厂B.疏浚河道C.加强道路建设D.完善排水系统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三、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29题)和选做题(第30、31题),共60分。27.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14分)(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②地④地气候类型特点分布规律(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3)②地常年盛行________风,该地的盛行风是________(填字母)。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4)与③地比较,①地水循环活跃,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等主要环节上。(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28.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在河西走廊建成了风电场,黄河上游实现水能的梯级开发。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1)河西走廊号称“风电走廊”,请分析其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2)说出右图所示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3)简述该地区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对区域发展的有利影响。29.读欧洲部分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颍。(15分)9a(1)冬季a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_________,说明其主要原因。(3分)(2)图中A、B两国均以农业地域类型为主,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3)中国的烟台张裕葡萄酒公司要在B国建设一个大型葡萄种植基地,①、②两地中较适合的是地,试从气候角度分析此地发展葡萄种植的有利条件。(5分)(4)图中c地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说出其主导工业部门。(2分)30.【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作为全国重点旅游省份之一,江苏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这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众多,截止到2022年,江苏共有2项世界文化遗产及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20处,有5A级景区9家、4A级景区101家、历史文化名城9座(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徐州、淮安、常熟、无锡、南通),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在发展国内旅游的同时,国际旅游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材料二下图为江苏旅游景点分布图(1)简述江苏省旅游业发展的优势条件。(6分)(2)请说明大力发展国际旅游对江苏省经济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4分)31.【环境保护】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9材料一我国某地区化肥消费量与小麦单产变化图(图甲)材料二农民生产施肥习惯表(图乙)甲乙(1)结合资料,说明我国化肥消费量与谷物单产的变化趋势。(4分)(2)若该地区农民施肥习惯不变,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在今后生产中应采取什么措施?(6分)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答案BCDADBCDD题号101112131415161718答案BADCDDBDA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项且全选对者得3分,错选、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题号1920212223242526答案BDADACADBCBDACBD三.综合题: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31题),计60分。27.(共14分)(1)(6分)②地④地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特点终年温和湿润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低温)少雨分布规律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2)② 地形(2分)(3)西南(西) D(2分)(4)降水 陆地径流(答“地表径流”也可)(2分)(5)④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介于世界最大大洋和世界最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2分)28.(共11分)(1)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地形平坦,植被覆盖率低,风力大;由于地形影响导致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强盛。(4分,任答两点得4分)(2)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或矿产资源丰富);铁路运输便利;水能、风能资源丰富。(4分,任答两点得4分)(3)9把该地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清洁能源使用减轻了环境污染;缓解了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3分)29.(共15分)(1)高;原因: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使西欧沿海地区增温。(3分)(2)乳畜业两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光热不足,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本区人口、城市众多,经济发达,及人们的饮奶习惯,市场需求量大。(5分)(3)①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果树越冬;夏季高温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5分)(4)煤炭、钢铁工业(2分)30.(共10分)(1)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距经济发达地区近,市场距离短;交通便利,各景点交通通达度好;经济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地区接待能力强。(每个要点2分,答出3个要点即可,共6分)(2)增加外汇收入;扩大就业;带动其他部门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每个要点2分,答出2个要点即可,共4分)31.(共10分)(1)随着化肥消费量的增加,小麦单产提高(2分),但小麦单产增幅减缓(2分)。(2)致使土壤板结硬化,土壤肥力下降,农作物减产;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危害人体健康等(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解决的措施是控制化肥的施用量,增施有机肥(农家肥或绿肥)(2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