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2022-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答案不全)(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属于太阳系的天体有①月球 ②吉林一号陨石 ③待发射的“神舟十号”飞船 ④哈雷彗星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读“太阳系局部图”(右图),A为地球,回答2~3题。2.行星D是A.火星B.木星C.土星D.金星3.关于图中C处说法错误的是A.C是指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B.C处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C.在C处的小行星各有各的运行轨道,都围绕太阳运转D.在C处的小行星运行时杂乱无章读日食照片图(甲图)和太阳大气结构图(乙图),回答4~5题。-9-\n甲图乙图4.甲图中闪亮的部分是乙图中的A.光球 B.光球、色球C.光球、日冕 D.色球、日冕5.关于乙图中太阳大气层中的太阳活动及其影响,正确的是A.大量高能带电粒子使地球两极及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B.长波、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C.产生太阳风暴,但不会对航天器造成影响D.太阳活动高峰年,全球许多国家出现强烈地震6.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所示的是90°E经线的一段。读图完成第7~8题。7.若某时刻,晨线与90°E重合,则北京时间为A.4点B.6点C.8点D.20点8.夏至日,甲、乙两地的正午日影 A.都朝北B.都朝南C.甲地朝北,乙地朝南D.甲地朝南,乙地朝北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和16:40,据此回答9~10题。9.该地的经度约为A.120°EB.125°EC.115°ED.110°E10.该日可能在A.11月B.9月C.7月D.5月-9-\n右下图中太阳光从右侧照射过来,读图完成11~12题。11.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值 B.赤道上昼夜平分 C.南半球各地正处于冬季 D.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12.当晨昏线从CD移向EF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南半球极昼范围增大B.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C.福州昼变短、夜变长D.福州由冬季进入夏季13.地球上自西向东的河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河流两岸中受侵蚀较大的河岸是A.都在北岸B.都在南岸C.靠近低纬度的河岸D.靠近高纬度的河岸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完成14~15题。14.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变化规律,判断该地点可能位于A.北温带B.南温带C.北半球热带D.南半球热带15.C处所表示的这一天,该地A.黑夜最短B.正午太阳高度最大C.气温最高D.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长为了冬季采光,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对不同纬度带的住宅间的合理间距有明确规定。分析下表(表中H是住宅的高度),完成16~18题。我国部分城市住宅的日照间距城市冬至正午太阳高度日照间距理论实际采用①24°45′2.02H1.7H②40°28′1.18H1.2H-9-\n③35°21′1.41H1.1—1.2H④26°36′1.86H1.6—1.7H16.上表中的四个城市中所处纬度从低到高依次是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17.根据表中信息,在北京(40°N)修建两栋20米高的住宅楼,其理论日照间距约为A.23米 B.28米 C.37米 D.40米18.上表反映出我国建筑物的日照间距A.由南向北逐渐缩小 B.由西向东逐渐扩大C.由西向东逐渐缩小 D.由南向北逐渐扩大19.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2°时A.热带范围缩小,寒带范围扩大,温带扩大B.热带范围缩小,寒带范围缩小,温带扩大C.热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扩大,温带缩小D.热带范围扩大,寒带范围缩小,温带缩小分析地震波波速的变化可以了解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读图回答20~21题。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地壳,②是地幔,③是地核B.在①层中的地震波波速随深度增加而增快C.甲波由①层进入②层波速急剧上升D.乙波无法通过地幔21.如图中的X处为A.莫霍界面B.岩石圈与软流层交界C.古登堡界面D.内核与外核交界甲、乙两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海陆环流图”和“气温变化特征图”。据此回答21~22题。-9-\n22.甲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气温最高的是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23.该滨海地区吹海风的时间段是A.16时至次日8时 B.8时至16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下图示意某一水平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力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据此回答24~25题。24.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A.⑥或⑦ B.②或⑥ C.④或⑧ D.③或④25.若此图表示高空水平面,PM<PN,则O点风向为A.③或④ B.②或⑧ C.③或⑦ D.⑥或⑦第Ⅱ卷(综合题50分)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每空2分)-9-\n(1)在太阳光照示意图(甲图)上画出晨昏线,并用阴影斜线表示夜半球。(2)甲图所示这一天,A、B、C三地的白昼长短关系是。(3)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的范围是。(4)如甲图所示的这一天,在乙图上太阳直射在______位置上。(5)当我们欢度2022年春节(2022年2月8日)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乙图中和之间(填序号),此时地球公转速度________(填变化趋势)。27.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图中的度数为经度,箭头表示地球公转方向。回答问题。(12分)(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说明该图所示日全球昼长分布规律以及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3)比较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转角速度和自转线速度的大小。。(4)计算此刻地球上与甲地处于同一天的经度范围。。2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3分,每空1分)-9-\n(1)图中①、②、③表示的辐射名称:①________辐射,②________辐射,③________辐射。(2)图中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________作用。(3)地面增温主要来自图中的(以下填数码)________;大气受热主要来自图中的________。(4)大气把________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又以________的形式把大部分能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________作用。(5)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增多,是如何增强大气“温室效应”的?(4分)。29.读“北半球某地的气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共9分)(1)判断甲、乙、丙、丁四地气压的大小关系(2分);并在图中用箭头标出环流模式。(2分)(2)甲乙两处冷热不均,甲、乙两处中受热的是_______处,冷却的是_______处。假若此时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则甲、乙两处中的_______处位于海洋。(每空1分)(3)若此图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环流侧视图,则_______处是城市中心。(1分)(4)若丙处为绿地,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1分)A.净化、增湿B.增温、增湿C.减湿、减温D.净化、增温-9-\n26.(16分,每空2分)(1)绘图(右半部分为夜半球)(2)C>A=B(3)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南半球各地区(4)④(5)④和⑤;逐渐减慢。27.太阳光照图(12分)(1)0°、120°E(2分)(2)全球昼长相等,均为12小时(2分);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1分),赤道处正午太阳高度为90°(1分)。(3)线速度从大到小依次是丁、乙、甲、丙(2分);角速度四地相等(2分)(4)60°W—0°—180°(日界线)(2分)28.(13分,每空1分,最后一问4分)(1)太阳 地面 大气逆(2)削弱(3)① ②(4)地面 大气逆辐射 保温(5)更多的吸收了地面长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强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29.(9分)(1)甲>乙>丙>丁如右图(每空2分)-9-\n(2)乙;甲;甲。(每空1分)(4)乙(1分)(5)A(1分)-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