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2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Na-23S-32Al-27N-14第Ⅰ卷(选择题,共5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各种仪器:①漏斗;②容量瓶;③温度计;④分液漏斗;⑤天平;⑥量筒;⑦胶头滴管;⑧蒸馏烧瓶。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A.①③⑦B.②⑥⑦C.①④⑧D.④⑥⑧2.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molH2O的质量为18g/molB.CH4的摩尔质量为16gC.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D.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为22.4L/mol4.下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200mL2mol/LMgCl2溶液B.1000mL2.5mol/LNaCl溶液C.250mL1mol/LAlCl3溶液D.300mL5mol/LKClO3溶液5.某盐的混合物中含有0.2molNa+,0.4molMg2+,0.4molCl-和SO42-,则其含有的SO42--9-\n为()A、0.1molB、0.3molC、0.5molD、0.15mol6.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一定有CO32-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则一定有SO42-C.分别含有Mg2+、Cu2+和Na+的三种盐酸盐溶液,用NaOH溶液就能一次鉴别开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7.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2气体和CO2气体,下列有关比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密度比为16∶11 ②摩尔质量比为11∶16 ③物质的量比为16∶11 ④体积比为11∶16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若50滴水正好是mL,则1滴水所含的分子数是( ) A.×50×18×6.02×1023 B.×6.02×1023 C.×6.02×1023 D.9.现有三组溶液:①含有水份的植物油中除去水份②回收碘的CCl4溶液中的CCl4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份。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1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萃取操作可在普通漏斗中完成B.浓烧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盐酸冲洗C.闻未知液体或气体的气味时,应该将试剂瓶口距离口鼻远一些,用手轻轻扇动D.用容量瓶配制好一定浓度的某溶液后,将溶液保存在容量瓶中并贴上标签11.用10mL的0.1mol·L-1BaCl2溶液恰好可使相同体积的硫酸铁、硫酸锌和硫酸钾三种溶液中的硫酸根离子完全转化为硫酸钡沉淀,则三种硫酸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A.3∶2∶2B.1∶2∶3C.1∶3∶3D.3∶1∶1-9-\n12.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刚好是后者两倍的是( )A.2mol水的摩尔质量和1mol水的摩尔质量B.200mL1mol/L氯化钙溶液中c(Cl-)和100mL2mol/L氯化钾溶液中c(Cl-)C.64g二氧化硫中氧原子数和标准状况下22.4L一氧化碳中氧原子数D.2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和10%NaOH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铁跟稀硫酸反应Fe+2H+===Fe2++H2↑B.碳酸氢钙溶液跟盐酸反应Ca(HCO3)2+2H+===Ca2++2H2O+2CO2↑C.醋酸跟氢氧化钾溶液反应CH3COOH+OH-===CH3COO-+H2OD.碳酸镁跟硫酸反应MgCO3+2H+===Mg2++H2O+CO2↑14.下列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分析中合理的是()A.Mg变为MgO时化合价升高,因此,Mg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B.KMnO4受热分解时,Mn元素化合价一方面升高一方面降低,因此,在该反应中Mn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C.凡是氧化还原反应都能造福人类D.在反应2H2O2H2↑+O2↑中H2O是还原剂15.赤铜矿的成分是Cu2O,辉铜矿的成分是Cu2S,将赤铜矿与辉铜矿混合加热有以下反应:Cu2S+2Cu2O6Cu+SO2↑;对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的氧化剂只有Cu2OB.Cu2S在反应中只作还原剂C.Cu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D.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616.有一无色未知溶液中检验出有Ba2+、Ag+,同时又测得其酸性很强。某学生还要鉴定此溶液中是否大量存在①Cu2+ ②Fe3+ ③Cl- ④NO ⑤S2- ⑥CO⑦NH ⑧Mg2+ ⑨Al3+,而事实上有部分离子不用鉴定就能加以否定,你认为不必鉴定的是( )A.③⑤⑥⑦⑨ B.①②⑤⑥⑧C.③④⑦⑧⑨D.①②③⑤⑥-9-\n17.下列反应中,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在同一元素间进行的是()A.Cl2+2NaOH==NaCl+NaClO+H2OB.Fe+CuSO4==FeSO4+CuC.2KClO32KCl+3O2↑D.2H2O2H2↑+O2↑18.硫代硫酸钠可用作脱氯剂,已知25.0mL0.1mol·L-1的Na2S2O3溶液恰好把标准状况下112mLCl2完全转化为Cl-时,S2O32-转化成( )A.S2-B.SC.SO32-D.SO42-19.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氧化镁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C.生锈的铁钉;高锰酸钾充分加热后的剩余固体D.氯化钾;液氧20.下列化学反应,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来表示的是( )A.稀硝酸和碳酸钡的反应B.稀硝酸和碳酸钾溶液的反应C.石灰石和盐酸的反应D.盐酸和NaHCO3溶液的反应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的单质一定由氧化或还原该元素的化合物制得B.在化学反应中,得电子越多的氧化剂,其氧化性就越强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D.含有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22.金属加工后的废切削液中含2%~5%的NaNO2,它是一种环境污染物。人们用NH4Cl溶液来处理此废切削液,使NaNO2转化为无毒物质。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NaNO2+NH4Cl===NaCl+NH4NO2第二步:NH4NO2N2↑+2H2O下列对第二步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NH4NO2只是氧化剂②NH4NO2只是还原剂-9-\n③NH4NO2发生了分解反应④只有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⑤NH4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A.①③B.①④C.③④⑤D.②③④23.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它们能发生下列变化:①A2++B===B2++A ②A2++C===C2++A③B2++C===C2++B ④C2++D===D2++C由此可推知,各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①氧化性:A2+>B2+>C2+>D2+②氧化性:D2+>C2+>B2+>A2+③还原性:A>B>C>D④还原性:D>C>B>A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24.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Ca2+、Na+、NO3-、CO32-B.Mg2+、Cl-、NH4+、SO42-C.K+、Cl-、HCO3-、NO3-D.Ca2+、Na+、Fe3+、NO3-25.亚硝酸盐中毒,又名乌鸦病、紫绀病、肠源性青紫病。亚硝酸盐可将正常的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红蛋白中的铁元素由二价变为三价,失去携氧能力,使组织出现缺氧现象。美蓝是亚硝酸盐中毒的有效解毒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中毒过程中血红蛋白被氧化B.解毒时血红蛋白被还原C.药品美蓝应具有还原性D.中毒时亚硝酸盐发生氧化反应26.Na2O、NaOH、Na2CO3、NaCl、Na2SO4可按某种标准划分为同一类物质,下列分类标准正确的是( )①钠的化合物 ②能与硝酸反应的物质 ③电解质 ④钠盐 ⑤钠的含氧化合物A.①④B.③④C.②⑤D.①③27.H-可以跟NH3反应,H-+NH3===NH+H2,根据该反应事实,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NH3具有还原性B.H-是很强的还原剂C.H2是氧化产物,NH是还原产物D.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8.单质X和Y相互反应生成化合物X2+Y2-,有下列叙述:①X被氧化②X是氧化剂③X具有氧化性④XY既是氧化产物也是还原产物⑤XY中的Y2--9-\n具有还原性⑥XY中的X2+具有氧化性⑦Y的氧化性比XY中的X2+氧化性强。以上叙述正确的是()A.①④⑤⑥⑦B.①③④⑤C.②④⑤D.①②⑤⑥⑦Ⅱ卷(非选择题44分)一、填空题、29.(10分)A、B、C、D为四种可溶性的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Ba2+、Ag+、Na+、Cu2+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NO、SO、Cl-、CO中的一种。(离子在物质中不能重复出现)①若把四种盐分别溶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②若向①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盐酸,B盐的溶液有沉淀生成,D盐的溶液有无色无味的气体逸出。根据①②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1)A________,B________。(2)写出盐酸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C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溶液中阴离子的检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10分)(1)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2)等温等压下,等体积的O2和O3所含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3)在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中,氧化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被氧化与未被氧化的HCl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若有73gHCl被氧化,电子转移的总数为________。(4)配制100mL1mol·L-1的稀H2SO4溶液,需要用量筒量取浓H2SO4(密度为1.84g·mL-1,质量分数为98%)的体积为________mL。31.(10分)掌握仪器的名称、组装及使用方法是中学化学实验的基础,下图为两套实验装置。-9-\n(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若利用装置Ⅰ分离四氯化碳和酒精的混合物,还缺少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将仪器补充完整后进行的实验操作的名称为________;(3)用Na2CO3·10H2O晶体,配制0.2mol·L-1的Na2CO3溶液480mL。①应称取Na2CO3·10H2O晶体的质量:________。②所用仪器除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量筒外,还需要________(填仪器名称)。③根据下列操作对所配溶液的浓度产生的影响,完成下列要求:A.Na2CO3·10H2O晶体失去了部分结晶水B.用“左码右物”的称量方法称量晶体(使用游码)C.称量碳酸钠晶体时所用砝码生锈D.容量瓶未经干燥使用其中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有______________(填字母)④装置Ⅱ是某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14分)现有下列九种物质:①HCl气体②Cu ③蔗糖 ④CO2 ⑤H2SO4 ⑥Ba(OH)2固体 ⑦氯酸钾溶液 ⑧稀硝酸 ⑨熔融Al2(SO4)3(1)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②和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3Cu(NO3)2+2NO↑+4H2O 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是 。硝酸没有全部参加氧化还原反应,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硝酸占总硝酸的 。用双线桥法分析上述反应(只需标出电子得失的方向和数目)3Cu+8HNO3==3Cu(NO3)2+2NO↑+4H2O(3)上述九种物质中有两种物质之间可发生离子反应:H++OH-===H2O,该离子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n(4)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2g⑨溶于水配成1000mL溶液,SO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9-\n化学参考答案1-5CACAB6-10CBBCC11-15CCBAD16-20DACBB21-25DCBBD26-28DBA29.(10分)(每空2分)(1)BaCl2 AgNO3(2)CO+2H+===H2O+CO2↑(3)Cu2++SO+Ba2++2OH-===BaSO4↓+Cu(OH)2↓(4)取适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盐酸,再滴加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SO.30.(10分)(最后两空各2分,其余每空1分)(1)3∶2(2)1∶1 (3):KMnO4 Cl2 5:2 5∶3 2NA (4)5.431.(12分)(前四个空每个1分,其余每空2分)(1)①蒸馏烧瓶 ②锥形瓶 (2)温度计 蒸馏 (3)①28.6g ②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③AC④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500mL容量瓶 32.(12分)(前四个空每个1分,其余每空2分)(1) ①⑤⑥⑨ ③④(2)Cu(NO3)2或Cu2+;25%。 (3)Ba(OH)2+2HNO3===Ba(NO3)2+2H2O(4)Al2(SO4)3===2Al3++3SO 0.3mol/L-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