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2022—202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化学学科试卷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1至3页,第II卷3至4页。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答题纸或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本卷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Ca:40Fe:56Cu:64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14C可用于文物的年代鉴定,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B.食用一定量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某些维生素的吸收C.“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D.服用铬含量超标的药用胶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10NA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生成0.1mol氧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C.2L0.5mol/L亚硫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2NAD.密闭容器中2molNO与1molO2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2NA3.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Na2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C+NO2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胶体)+3H+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CxHy+(x+)O2xCO2+H2O4.合成氨所需的氢气可用煤和水作原料经多步反应制得,其中的一步反应为:CO(g)+H2O(g)CO2(g)+H2(g)△H<0反应达到平衡后,为提高CO的转化率,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增加压强B.降低温度C.增大CO的浓度D.更换催化剂5.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B.X+、Y3+C.Y3+、Z2-D.X+、Z2-6.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A.银氨溶液:Na+、K+、NO3-、NH3·H2OB.空气:C2H2、CO2、SO2、NOC.氢氧化铁胶体:H+、K+、S2-、Br-D.高锰酸钾溶液:H+、Na+、SO42-、葡萄糖分子-8-\n7.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XYZ①NaOH溶液Al(OH)3稀硫酸②KOH溶液SiO2浓盐酸③O2N2H2④FeCl3溶液Cu浓硝酸A.①③B.①④C.②④D.①③④8.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下表:元素代号XYZW原子半径/pm1601437066主要化合价+2+3+3、+5、-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Y元素的金属性 X<Y B.一定条件下,Z单质与W的常见单质直接生成ZW2C.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稀氨水D.一定条件下,W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氢化物中置换出来9.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Z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rXB.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C.化合物YX、ZX2、WX3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D.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弱10.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pH=1的NaHSO4溶液:c(H+)=c(SO42-)十c(OH-)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1-)=c(I-)C.CO2的水溶液:c(H+)>c(HCO3-)=2c(CO32-)D.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O4-)+c(C2O42-)+c(H2C2O4)]11.有关下图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氧化剂与还原剂必须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反应B.乙池中电极反应式为NO3--+4H++e--=NO2↑+2H2OC.当铜棒质量减少6.4g时,甲池溶液质量增加6.4gD.当铜棒质量减少6.4g时,向乙池密封管中通入标准状况下1.12LO2,将使气体全部溶于水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B.等物质的量的MgCl2、Ba(OH)2和HC1溶液混合:Mg2++3OH-+H+=Mg(OH)2↓+H2O-8-\nC.铅蓄电池充电时的阴极反应:PbSO4+2H2O-2e-=PbO2+4H++SO42-D.以金属银为阳极电解饱和NaCl溶液:2Cl-+2H2OH2+Cl2+2OH-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若在海轮外壳上附着一些铜块,则可以减缓海轮外壳的腐蚀B.一定条件下反应N2+3H22NH3达到平衡时,3v正(H2)=2v逆(NH3)C.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根据这一理论,Al(OH)3、NaHCO3都是两性物质。D.对于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H<0),加入少量浓硫酸并加热,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均增大14.准确移取20.00mL某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1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15.据悉,奥运会上使用的发令枪所用的“火药”成分是氯酸钾和红磷,经撞击发出响声,同时产生白色烟雾.撞击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KClO3+6P=3P2O5+5KCl,则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上述反应是放热反应B.产生白色烟雾的原因是生成的P2O5白色固体小颗粒(烟)吸水性很强,吸收空气中的水分,生成磷酸小液滴(雾)C.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6:5D.上述反应中消耗3molP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B.用乙醇和浓H2SO4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C.氯离子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品不宜直接放在铝制容器中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17.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蒸馏水中滴加浓H2SO4,KW不变B.CaCO3难溶于稀硫酸,也难溶于醋酸C.在Na2S稀溶液中,c(H+)=c(OH-)-2c(H2S)-c(HS-)D.NaCl溶液和CH3COONH4溶液均显中性,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18.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选项①中物质②中物质预测②中的现象A.稀盐酸碳酸钠与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立即产生气泡B.浓硝酸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产生红棕色气体C.氯化铝溶液浓氢氧化钠溶液产生大量白色沉淀D.草酸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溶液逐渐褪色19.右图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8-\nA.a、b不可能是同种材料的电极B.该装置可能是电解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C.该装置可能是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盐酸D.该装置可看作是铜-锌原电池,电解质溶液是稀硫酸20.某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X(g)和2molY(g)发生反应:X(g)+mY(g)3Z(g),平衡时,X、Y、Z的体积分数分别为30%、60%、10%。在此平衡体系中加入1molZ(g),再次达到平衡后,X、Y、Z的体积分数不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m=2B.两次平衡的平衡常数相同C.X与Y的平衡转化率之比为1:1D.第二次平衡时,Z的浓度为0.4mol·L-121.室温下向10mL0.1mol·溶液中加入0.1mol·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所示溶液中c()>c(A—)>c()>c(HA)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C.pH=7时,c()=c(A—)+c(HA)D.b点所示溶液中c(A—)>c(HA)22.1L某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如下表:离子Cu2+Al3+NOCl-物质的量浓度(mol/L)11a1用惰性电极电解该溶液,当电路中有3mole-通过时(忽略电解时溶液体积的变化及电极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解后溶液的pH=0B.a=3C.阳极生成1.5molCl2D.阴极析出的金属是铜与铝23.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的阳离子只有H+、Mg2+、Al3+B.n(H+):n(Al3+):n(Mg2+)=2:2:1C.溶液中一定不含CO32-,可能含有SO42-和NO3-D.溶液中n(NH4+)=0.1mol24.已知:将Cl2通入适量KOH溶液,产物中可能有KC1、KClO、KC1O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mol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amol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ne的范围:amol≤ne≤amol-8-\nD.改变温度,产物中KC1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amol25.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一定正确的是图1图2图3图4A.图1所示,反应:X(g)+2Y(g)3Z(g),b的压强一定比a大B.图2表示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图3表示反应CO+2H2CH3OH(g),其中温度T2>T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处于E点的体系的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平衡正向移动,氢气浓度增大D.图4所示,用水稀释pH相同的盐酸和醋酸,Ⅰ表示盐酸,Ⅱ表示醋酸,且溶液导电性:c>b>aⅡ卷(请将以下各题的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26.A、B、C、D、E、X是中学常见的无机物,存在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略去);已知A由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组成,B具有漂白性且光照易分解。(1)若A为单质,且常温下0.1mol.L-1C溶液的pH为1,请回答以下问题:①组成单质A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②A与H2O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X可能为_________(填代号).a.NaOHb.AlCl3c.Na2CO3d.NaAlO2(2)若A为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且E与水反应生成G的浓溶液遇C有白烟产生则:①A的电子式为________②A与H2O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7.双安妥明是一种降血脂药物,主要用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浓度,安全,副作用小,其结构简式为:已知:双安妥明的合成路线如下:-8-\n已知:C的摩尔质量是同温同压下氢气质量的28倍;I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molI能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K的结构具有对称性。试回答下列问题:(1)双安妥明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2)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②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3)③④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可用于检验A的溶液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浓溴水b.氢氧化钠溶液c.金属钠d.酸性KMnO4溶液并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G与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共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符合下列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写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能与FeCl3溶液显色;②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③1mol该物质最多可消耗3molNaOH;④氢原子共有五种不同环境28.某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研究(a、b、c表示止水夹).请评价或完善其方案:(1)将装置A、C、E相连接,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氯气,请回答:①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②E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___ 。 在C中加入适量的水可制得氯水.将所得氯水分成两份进行实验,其操作、现象和结论为:实验序号实验操作现象结论Ⅰ将氯水滴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氯气有漂白性Ⅱ氯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粉末有无色气泡产生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具有酸性③.实验Ⅰ推出的相应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④.实验Ⅱ推出相应的结论是否合理?_________,若不合理,请说明理由(若合理,无需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将B、D、E相连,在B中装浓硝酸和铜片,可制得NO2并进行有关实验.①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先若关闭c,当丁中充满红棕色的NO2时,再关闭止水夹a、b,微热试管丁, 丁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9.І。碘及其化合物在合成杀菌剂、药物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回答下列问题:-8-\n(1)服用含碘化钾的碘药片可抗核辐射。将碘片剥去糖衣皮研粹后置于试管中制得无色水溶液,并加入几滴淀粉试液,然后向试管中逐滴加入氯水,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若继续滴加氯水后蓝色溶液又褪为无色,试回答下列问题:完成并配平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无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果系数是1,不用填写):++→HIO3+。(2)大量的碘富集在海藻中,用水浸取后浓缩,再向浓缩液中加MnO2和H2SO4,即可得到I2,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____________。(3)上述浓缩液中含有I-、Cl-等离子,取一定量的浓缩液,向其中滴加AgNO3溶液,当AgCl开始沉淀时,溶液中为:_____________,已知Ksp(AgCl)=1.8×10-10,Ksp(AgI)=8.5×10-17。Ⅱ.碳、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人工固氮的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450℃时,往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6molH2和1molN2,反应过程中对NH3的浓度进行检测,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min51015202530c(NH3)/mol·L-10.080.140.180.20.20.2(1)5min内,消耗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条件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改变某一条件,达新平衡时n(H2)=1.6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A.平衡一定正向移动B.可能是降低了容器的温度C.可能是向容器中加入了一定量的H2气体D.可能是缩小了容器的体积(3)另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NH3和O2。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2H2(g)+O2(g)=2H2O(g)△H=-489kJ/mol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人工固氮新方法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也可在碱性溶液中通过电解的方法实现上述反应,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图1表示500℃、60.0MPa条件下,合成氨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5)通过NOx传感器可监测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2NH3(g)+CO2(g) NH2COONH4(s) ,-8-\n此反应温度越低越容易自发进行,则该反应正向为____ 热反应(填“吸”或“放”)。 若将一定量NH2COONH4(s)置于恒温密闭容器中,其分解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容器内压强为P1,混合气体的密度为ρ1。缩小容器的容积,再次达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P2,混合气体的密度为ρ2。则P1________P2(填“>”“=”或“<”),ρ1________ρ2(填“>”“=”或“<”)。Ⅲ.在恒容绝热(不与外界交换能量)条件下进行2A(g)+B(g)2C(g)+D(s)反应,按下表数据投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体系压强升高。简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变化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ABCD起始投料/mol2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