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中2022—202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学科试卷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第I卷1至2页,第II卷2至3页。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答题纸或答题卡的规定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本卷共14道题,单选题3分,多选题4分,共48分)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不可见光照射金属一定比用可见光照射同种金属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大B.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但原子的能量增大C.在中子轰击下生成和的过程中,原子核中的平均核子质量变大D.放射性探伤是利用了放射性元素的示踪本领2.如图,A、B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θ。图甲中A、B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A、B两球用轻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C与斜面垂直,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A.两图中A球加速度均为gsinθB.两图中A球的加速度均为零C.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是为2gsinθD.图乙中B球的加速度为零3.2022年10月11日,温州乐清市一家公司的专家楼B幢发生惊险一幕,一个小男孩从楼上窗台突然坠落.但幸运的是,楼下老伯高高举起双手接住了孩子,孩子安然无恙。假设从楼上窗台到老伯接触男孩的位置高度差为h=20m,老伯接男孩的整个过程时间约为0.2s,则(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A.男孩接触老伯手臂时的速度大小为25m/sB.男孩自由下落时间约为4sC.老伯接男孩的整个过程,男孩处于失重状态D.老伯手臂受到的平均作用力是男孩体重的11倍4.迄今发现的二百余颗太阳系外行星大多不适宜人类居住,绕恒星“Gliese581”运行的行星“G1-58lc”却很值得我们期待。该行星的温度在OoC到40oC之间、质量是地球的6倍、直径是地球的1.5倍、公转周期为13个地球日。“Gliese581”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0.31倍。设该行星与地球均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绕其中心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在该行星和地球上发射卫星的第一宇宙速度相同-10-\nB.如果人到了该行星,其体重是地球上的倍C.该行星的公转半径与日地距离相等D.该行星公转速率是地球的5.质量为m1=1kg和m2(未知)的两个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正碰,碰撞时间极短,其x-t图象如图所示,则()A.此碰撞一定为弹性碰撞B.被碰物体质量为2kgC.碰后两物体速度相同D.此过程有机械能损失6.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也为m的小球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hA.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动量始终守恒B.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C.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都做速率不变的直线运动D.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小球能回到槽高h处7.质量为m的小球被系在轻绳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如图所示,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在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是( )A.mgRB.mgRC.mgRD.mgR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L型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的右端有一质量为m的小铜块,现给铜块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v0,铜块向左滑行并与固定在木板左端的长度为L的轻弹簧相碰,碰后返回且恰好停在木板右端,根据以上条件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是下列中的()①整个过程中轻弹簧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②整个过程中转化为内能的机械能③整个过程中长木板速度的最大值④铜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10-\n9.如图,小球C置于光滑的半球形凹槽B内,B放在长木板A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在缓慢减小木板的倾角θ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对B的压力逐渐变大B.C受到三个力的作用C.B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D.A受到的压力逐渐减小10.如图所示,斜劈劈尖顶着竖直墙壁静止于水平面上,现将一小球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不计一切摩擦,则在小球从释放到落至地面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斜劈对小球的弹力不做功B.小球对斜劈做正功C.斜劈与小球、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D.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斜劈动能的增加量11.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υ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牵引力为F0,t1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t2时刻,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能正确表示这一过程中汽车牵引力F和速度υ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是()12.如图所示,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圆环与竖直放置的轻质弹簧一端相连,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点,弹簧处于原长h。让圆环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时速度为零。则在圆环下滑过程中()A.圆环、弹簧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弹簧的弹性势能变化了mghD.弹簧与光滑杆垂直时圆环动能最大13.如图所示,物体放在轻弹簧上,沿竖直方向在A、B之间做简谐振动在物体沿DC方向由D点运动到C点(D、C两点未在图上标出)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减少了3.0J,物体的重力势能-10-\n增加了1.0J,则在这段过程中()A.物体经过D点时的运动方向是指向平衡位置的B.物体的动能增加了4.0JC.D点的位置一定在平衡位置以上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向上的14.在竖直平面内,一根光滑金属杆弯成图示形状,相应的曲线方程为y=2.5cos(kx+)(单位:m),式中k=1m-1。将一光滑小环套在该金属杆上,并从x=0处以v0=5m/s的初速度沿杆向下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环沿金属杆运动过程中,小球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B.小环运动到x=时的速度大小是5m/sC.小环运动到x=m时的速度大小是5m/sD.该小环在x轴方向最远能运动到x=m处。第Ⅱ卷(本卷共6道题,共52分)一、填空题:15.如图所示,一单摆摆长为L,摆球质量为m,悬挂于O点,现将小球拉至P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小球偏离竖直方向的最大角度为θ,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在小球由P点运动到最低点P’的过程中,小球所受重力冲量大小为,合力冲量大小为。16.如图1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及数字化信息系统获得了小车加速度a与钩码的质量及小车和砝码的质量对应关系图。钩码的质量为m1,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为m2,重力加速度为g。-10-\n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每次在小车上加减砝码时,应重新平衡摩擦力B.实验时若用打点计时器应先释放小车后接通电源C.本实验m2应远小于m1D.在用图象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应作图象⑵实验时,某同学由于疏忽,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测得,作出图像,他可能作出图2中_______(选填“甲”、“乙”、“丙”)图线。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太大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⑶实验时,某同学遗漏了平衡摩擦力这一步骤,若轨道水平,他测量得到的图像,如图3。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则小车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钩码的质量_______。17.“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10-\n(1)比较这两种方案,________(填“甲”或“乙”)方案好些.(2)该同学开始实验时情形如图丙所示,接通电源释放纸带.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的地方: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四、计算题:18.质量为M、长L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上表面中心O左侧光滑右侧粗糙.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在光滑恒力F作用下从木板的左端B由静止开始运动,到达O点时撤去F,最终B刚好停留在木板的右端点A,求:(1)滑块的最大速度;(2)滑块与木板右半段间的动摩擦因数.19.如下图所示,质量为3kg的长木板B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右端与半径R=1m的粗糙的圆弧相切,左端上方放一质量为1kg物块C,物块C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现将一质量为1kg的物体A从距圆弧上端h=5m处静止释放,沿着圆弧到达水平轨道与B碰撞后粘在一起运动,再经1s物块C刚好运动到BhRACBO的右端且不会掉下.取g=10m/s.求:(1)物体A刚进入圆弧时对轨道的压力;(2)长木板B的长度;(3)物体A经过圆弧时克服阻力所做的功.-10-\n20.如图所示,在粗糙水平台阶上静止放置一质量m=0.5kg的小物块,它与水平台阶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0.5,且与台阶边缘O点的距离s=5m.在台阶右侧固定了一个1/4圆弧挡板,圆弧半径R=1m,今以O点为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现用F=5N的水平恒力拉动小物块,一段时间后撤去拉力,小物块最终水平抛出并击中挡板.(1)若小物块恰能击中档板上的P点(OP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7°,已知 , ),则其离开O点时的速度大小;(2)为使小物块击中档板,求拉力F作用的最短时间;(3)改变拉力F的作用时间,使小物块击中挡板的不同位置.求击中挡板时小物块动能的最小值.21.如图所示,水平轨道左端与长L=1.25m的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逆时针匀速运动的速度v0=1m/s。轻弹簧右端固定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现用质量m=0.1kg的小物块(视为质点)将弹簧压缩后由静止释放,到达水平传送带左端B点后,立即沿切线进入竖直固定的光滑半圆轨道最高点并恰好做圆周运动,经圆周最低点C后滑上质量为M=0.9kg的长木板上.竖直半圆轨道的半径R=0.4m,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μ1=0.8,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2=0.25,g取10m/s2。求:(1)物块到达B点时速度vB的大小;(2)弹簧被压缩时的弹性势能EP;(3)若长木板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0.016≤μ3≤0.026,要使小物块恰好不会从长木板上掉下,木板长度S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设最大静动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10-\n天津一中2022—202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物理学科试卷答案1234567BCDBACC891011121314AABDBCADACADAD15.,16.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D________。⑵______丙_______(选填“甲”、“乙”、“丙”)图线。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C________。⑶,17.(1)_______甲______(填“甲”或“乙”)(2) ;①打点计时器接了直流电;②重物离打点计时器太远18.,19.【答案】(1)2m/s(2)(3)(N)竖直向下20.解:(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2)物块被弹簧弹出的过程中,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物体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减速运动物块在传送带上滑行过程由动能定理得:-—-10-\n联立解得:(3)物块从B到C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2R=mvC2−mvB2,联立解得:vC=2m/s讨论:Ⅰ.当μ3=0时,小物块恰好不会从长木板上掉下长度为s1,小物块和长木板共速为v,s=3.6mⅡ.当μ3=0.026时,小物块恰好不会从长木板上掉下长度为s2,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过程中,对长木板受力分析: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f2=μ2mg=0.25×1N=0.25N.下表面受到的摩擦力f3≤μ3(M+m)g=0.026×10N=0.26N所以长木板静止不动,对物块在长木板上滑行过程由动能定理得:-f2s2=0−mvC2代入数据解得s2=4m所以木板长度的范围是3.6m≤s≤4m21.解:(1)小物块从O到P,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解得: (2)为使小物块击中档板,小物块必须能运动到O点,由动能定理得: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由运动学公式得:, (3)设小物块击中挡板的任意点坐标为(x,y),则 -10-\n 由机械能守恒得: 化简得: 由数学方法求得-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