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甸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计48分,1-7小题为单选题;8-12为多选题。每小题4分,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当作质点B.“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C.“第3秒初”就是第2秒末,指的是时刻;D.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的,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无关B.任何几何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必与几何中心重合C.质点某时刻的加速度不为零,但该时刻的速度可能为零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3.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第1s内和第3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第2s内和第4s内的加速度相同C.第1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等D.0~2s内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4.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2,甲乙两物体所在位置高度之比为4:l,它们做自由落体运动,则()A.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之比是1:2B.下落过程中的位移之比是1:2C.下落时间之比为2:1D.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15.将物体所受重力按力的效果进行分解,下列图中错误的是( )6.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共同作用的效果相同B.两个分力的作用效果与它们合力的作用效果不一定相同C.两个分力的大小之和就是合力的大小D.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任意大小的两个分力7.如图所示,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力F作用在物体C上后,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C不受摩擦力作用B.B不受摩擦力作用C.A受的各个摩擦力的和不为零4\nD.A与地面之间没有摩擦力作用8.如图所示,a、b两条曲线分别为汽车A、B行驶在同一公路上的v-t图象,a、b曲线交点的连线与时间轴平行,且a、b曲线关于它们两交点的连线对称.已知在t2时刻两车相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t1~t2这段时间内,两车位移相等B.t1时刻A车在前,B车在后C.在t1~t2这段时间内的同一时刻,A、B两车的加速度相同D.在t1~t2这段时间内的同一时间段,A、B两车的速度改变量的大小均相等9.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v时,改为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速度为零.在匀加速和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物体的位移大小和所用时间分别为x1、x2和t1、t2,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B.=C.==D.v=10.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分别为vb、vc,则()A.vb=m/sB.vc=3m/sC.de=4mD.从d到e所用时间为2s11.如图所示,一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木板B的上面,木块A的右端通过轻质弹簧固定在竖直墙壁上.用力F向左拉木板B,使B以速度v运动,稳定后,弹簧的拉力为T.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板B受到A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B.地面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TC.若木板B以2v的速度运动,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2TD.若用力2F拉木板B,木块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仍等于T12.2022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事故,导致33名矿工被困.10月14日0时32分,“凤凰二号”救生舱搭载最后一名救援人员到达地面,33名矿工被困69天全部获救.如图所示,救援通道高度624m,假设“凤凰二号”救生舱上升时间为20分钟48秒,为保证矿工生命安全,救生舱的最大加速度不大于0.01m/s2,则( )A.“凤凰二号”救生舱上升时可能是一直加速B.“凤凰二号”救生舱上升的平均速度为0.5m/sC.“凤凰二号”救生舱上升的最大速度为10m/sD.“凤凰二号”救生舱上升的加速时间一定大于50s二、实验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相应的横线上。每空格3分,共计15分)13.(6分)某同学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时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每两点之间还有四点没有画出来,图中上面的数字为相邻两点间的距离,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Hz。(答案保留三位有效数字)4\n①打第4个计数点时纸带的速度v4=。②0—6点间的加速度为a=。14.(9分)“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3)本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夹角必须取90°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7分.解答需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计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9分)如图所示,小滑块在较长的斜面顶端,以初速度v0=3m/s从顶端匀加速向下滑,3s末到达底端,已知斜面的长度L=18m,求:(1)下滑过程的平均速度;(2)到达底端时的速度;(3)第3秒内的位移。16.(9分)A、B两物体(均视为质点)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出发向同一方向运动,物体A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a=2m/s2,物体B在A的后面相距L=16m处,以v1=1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两物体相遇时,互从近旁通过,不会相碰。求:
(1)经过多长时间物体B追上物体A?
(2)经过多长时间A、B两物体再次相遇?
(3)A、B两物体两次相遇之间相距最远的距离是多少?
17.(9分)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A、mB4\n,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物体B放在水平面上。开始时,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对A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力F,缓慢将A提起,直到使B恰好离开地面,求这一过程中物体A上移的距离。18.(10分)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质量为2kg,管长为24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竖直向上的拉力作用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加速度大小为2m/s2的加速运动,同时在M处一个大小不计的小球沿管的轴线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不计一切阻力,取g=10m/s2。求:(1)若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10m/s,经过多长时间从管的N端穿出?(2)若此空管的N端距离地面64m高,欲使在空管刚到达地面时小球必须落到管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求小球的初速度v0大小的范围。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