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一中2022级2022-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学段段中考试试题物理一、选择题(每道题4分,共4×12=48分,1-8题为单项选择,9-12题是多项选择外)1.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随着加速度的减小而减小B.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C.加速度为正,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不发生变化2.关于物体重心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点B.物体的重心都在其几何中心上C.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D.物体的重心是物体的各个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3.如图所示为两个物体A和B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做匀加速运动的v-t图线。已知在第3s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两个物体出发点的关系是() A.从同一地点出发 B.A在B前3m处 C.B在A前3m处 D.B在A前5m处4.如图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对C有向下的压力作用B.物体A和B对地面都有压力作用C.地面对C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D.物体A对B的压力是由于B物体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5.如图所示,用力F将一个木块压在倾斜板上静止不动,则木块( )A.有可能只受两个力作用B.有可能只受三个力作用C.必定受四个力作用-7-D.以上说法都不对6.水平桌面上静置一重200N的物体,物体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0.2,当依次用15N,30N,80N的水平拉力拉此物体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依次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15N,30N,40N B.0N,15N,15N C.0N,20N,40N D.15N,40N,40N7.下述关于静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B.静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正压力成正比C.静摩擦力只能在物体静止时产生D.静摩擦力的方向与接触物体相对运动的趋势方向相反8.关于弹力的方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压物B.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支持面,并指向被支持物C.绳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并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着杆,并指向杆收缩的方向9.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的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均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小球在位置“2”的2倍C.小球在位置“4”的速度为D.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10.三个共点力作用于一个物体,下列每一组力中合力可以为零的是()A.2N,3N,4NB.4N,5N,10NC.10N,12N,21ND.10N,10N,10N11.对两个大小不等的共点力进行合成,则()A.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B.合力可能同时垂直于两个分力-7-C.合力的方向可能与一个分力的方向相反D.两个分力的夹角在0°到180°之间变化时,夹角越小,合力越大12.五个共点力的情况如图所示。已知F1=F2=F3=F4=F且这四个力恰好为一个正方形,是其对角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1和F5的合力与F3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F1和F2的合力与F3和F4的合力大小相等且相互垂直C.除F5以外的4个力的合力的大小为D.这5个力的合力恰好为,方向与F1和F3的合力方向相同二、实验题:(每空4分,共4×6=24分,做图必须使用尺规和黑色中性笔)13.李明同学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筋的结点位置O点以及两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如图(a)所示,(1)试在图(a)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F1和F2的合力图示,并用F表示此力.(2)本实验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两弹簧秤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C.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D.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即可(4)图(b-7-)所示是李明和张华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实验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一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对其施加30N的拉力时,其长为20cm,对其施30N压力时,其长为14cm,则该弹簧原长为 cm,劲度系数为 N/m。三、计算题(解题过程中需有必要的受力分析图和文字说明)15.(8分)如图所示,一个悬挂重物的系统,其中AO、BO、CO都是最多能承受100N的细绳,已知BO处于水平位置,角AOB为150°。欲使绳子不致断裂,所悬挂的重物m的重力不能超过多少? 16.(10)如图所示,人重600N,木板重400N,人与木板,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系数均为0.2,现在,人用一水平恒力拉绳子,使他与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绳子的拉力及人与木块间的摩擦力分别是多少? 17.(10分)如图所示,在两块木板中间夹着一个重50N中的木块A,左右两边对木板的压力F均为150N,木板和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如果想从下面把这木块拉出来,至少需要多大的力?如果想从上面把他拉出来,至少需要多大的力?(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四、附加题(该题不限班级,成绩计入总分)18.(20分)甲物体从阳台自由下落,已知物体在下落过程中最后2秒的位移是60m。(g=10m/s2,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7-(1)阳台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2)最后1s的平均速度为多少?(3)若甲释放2s后,乙也从阳台释放,要甲、乙同时落地,需给乙多大的向下的初速度?-7-高一物理第一学期第二次段中考试卷答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D3.C4.C5.C 6.A7.D8.D9.AC10.ACD11.CD12.AD二、实验题:13.(1)如图(2)B(3)AC(3)张华做的符合实验事实14..17cm,1000N/m三、计算题(解题过程中需有必要的受力分析图和文字说明)15.50N16.100N,100N 17.解析:(1)从下面把木块拉出来,受力如图(a)所示,这时摩擦力f向上左右两侧各等于:,得出:(2)从上面把木块拉出来,受力如图(b)所示,这时摩擦力向下,左右两侧各等于。所以有:。附加题:【解析】(1)设运动的总时间为,则:最后内的位移为:解得:-7-所以总高度:。最后的位移则平均速度。甲释放后,乙也从阳台释放,要甲、乙同时落地,则乙运动的时间为,乙做匀加速运动,则解得:。-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