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关于运动学的基本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质点没有大小,所以与几何中的点没有区别B.质点通过一段路程,位移可能是零C.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15.《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已经正式施行,司机闯黄灯要扣6分,被称为“史上最严交规”.某小轿车驾驶员看到绿灯开始闪时,经短暂思考后开始刹车,小轿车在黄灯刚亮时恰停在停车线上,v﹣t图线如图所示.若绿灯开始闪烁时小轿车距停车线距离L=10.5m,则绿灯开始闪烁到黄灯刚亮的时间t0为 A.0.5sB.1.5sC.3sD.3.5s16.如图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时间图象。在0~t2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增大,Ⅱ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断减小B.在第一次相遇之前,t1时刻两物体相距最远C.t1时刻两物体相遇D.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17.如图所示,倾角为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A、B并跨过滑轮,起初A悬空,B静止于斜面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上的一点,使A从竖直缓慢移动到虚线位置,在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B始终保持静止,则A.绳子的张力一直减小B.物块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沿斜面向上C.斜面体对地面的压力减小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增大18.质量分别为m、2m的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设两物块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当用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共同向右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1,如图甲所示;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竖直共同加速提升两物块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如图乙所示;当用同样大小的力F沿固定斜面向上拉两物块使之共同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3,如图丙所示,则x1∶x2∶x3等于A.1∶1∶1-6-\nB.1∶2∶3C.1∶2∶1D.无法确定19.如图甲所示,静止在水平面C上足够长的木板B左端放着小物块A.某时刻,A受到水平向右的外力F作用,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已知A、B间最大静摩擦力大于B、C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在拉力逐渐增大的过程中,下列反映A、B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及A与B间摩擦力f1、B与C间摩擦力f2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中正确的是20.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2m和m,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B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1;若撤去拉力F,换成大小仍为F的水平推力向右推A,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弹簧长度为l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弹簧的原长为B.两种情况下稳定时弹簧的形变量相等C.两种情况下稳定时两物块的加速度相等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1.如图甲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地面上的A处滑上传送带.若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小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v-t图象(以地面为参考系)如图乙所示.已知v2>v1,则A.t2时刻,小物块离A处的距离达到最大B.t2时刻,小物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距离达到最大C.0~t2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向右D.0~t3时间内,小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始终不变-6-\n第II卷三、非选择题:22.(6分)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2)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及对应遗漏的内容分别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9分)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点下面标明A,第六个点下面标明B,第十一个点下面标明C,第十六个点下面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下面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14.56cm,CD=11.15cm,DE=13.73cm,则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2,AB间的距离应为________cm.(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6-\n24.(13分)设宇航员在某行星表面上从高32m处自由释放一重物(不计阻力),测得在下落最后1s内所通过的距离为14m,则重物下落的时间是多少?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多大?25.(19分)如图甲所示,有一块木板静止在足够长的粗糙水平面上,木板质量为M=4kg,长为L=1.4m,木板右端放着一小滑块,小滑块质量为m=1kg,可视为质点,现用水平恒力F作用在木板M右端,恒力F取不同数值时,小滑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对应不同数值,两者的a—F图像如图乙所示,取g=10m/s2,求:(1)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数μ1以及木板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μ2;(2)若水平恒力F=27.8N,且始终作用在木板M上,当小滑块m从木板上滑落时,经历时间为多长?选考题:3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五选三,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两个得4分,选对三个得5分,错一个扣3分)如图所示表示两列相干水波的叠加情况,图中的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设两列波的振幅均为5cm,且在图示的范围内振幅不变,波速为1m/s,波长为0.5m.C点是BE连线的中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E两点始终位于波峰位置B.图示时刻A、B两点的竖直高度差为20cmC.图示时刻C点正处于平衡位置且向下运动D.从图示时刻起经1s,B点通过的路程为80cmE.D点振动频率为2Hz(2)(10分)一列简谐横波沿直线传播,在这条直线上相距d=1.5m的A、B两点,其振动图象分别如图中甲、乙所示.已知波长λ>1m,求这列波的波速v.-6-\n物理答案一、选择题:14.B15.C16.B17.D18.A19.AC20.CD21.BC22.(每空2分,共计6分)F′①步骤C,遗漏掉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方向;②步骤E,遗漏掉将结点任然拉到位置O。23.(每空3分,共计9分)0.986m/s,2.58m/s2,5.99cm.(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4.(13分)解析:设物体下落的时间为t,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h=gt2①(5分)h-14=g(t-1)2②(5分)由题意知h=32m,由①②解得t1=4s,t2=s(舍去),所以t=t1=4s,g=4m/s2.(3分)25.(19分)-6-\n34.(15分)(1)(5分)BDE(2)(10分)解析:由A、B两点振动图象可知,该波的振动周期T=4×10-3s若波由A向B传播d=nλ1+λ1=1.5m(2分)又λ>1m所以λ1==2m(1分)传播速度v1==m/s=500m/s(1分)若波由B向A传播d=nλ2+λ2=1.5m(2分)又λ>1m所以λ2=6m(1分)或λ2′=1.2m(1分)传播速度v2==1500m/s(1分)或v2′==300m/s.(1分)-6-